首页 理论教育 逆反心理反应的避免与利用

逆反心理反应的避免与利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逆反心理的说法来自日常生活,泛指个人用反向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逆反心理并不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是一种心理的异常反应,它实质上是个人心理抗拒反应的特殊形式,是人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心理机能。逆反心理有很多种,最为典型的有以下三种。超限逆反是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它是有机会的自然的保护反应。禁果逆反是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七、逆反心理反应的避免与利用

逆反心理的说法来自日常生活,泛指个人用反向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逆反心理并不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是一种心理的异常反应,它实质上是个人心理抗拒反应的特殊形式,是人适应外在环境的一种正常心理机能。逆反心理有很多种,最为典型的有以下三种。

(一)超限逆反

超限逆反是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它是有机会的自然的保护反应。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已证明,对于任何刺激,包括能够给机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机体的接受性都是有限的。当刺激量超过一个最适当水平之后,刺激对于机体的意义就会从带来满足转向造成伤害,此时机体就必须逃避这种刺激。刺激量过大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刺激的反复呈现。一种刺激无论怎样富有意义,过多的重复就会引起消极的态度反应,导致人们的逆反心理反应,因此,教师在诱发学生态度改变过程中的说服和引导,一方面要注意信息的适当重复,但另一方面必须避免无意义的、过多的重复,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二)自主逆反

当外在的劝导或说服影响或威胁到人们的自主性或自我价值时,人们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主性的保护。因此,由于自主性保护动机的推动,人们对于外界的劝导或说服所作的反向反应称为自主逆反。一切被否定、被控制、被利用及“丢面子”等意识都有可能引发人们的自主逆反。中学生正是处于自我意识高涨的特殊时期,自尊心非常强,自主性也得到了空前的高涨,很容易产生自主逆反。当教师或家长站在权威或否定的立场上去批评他们时,他们会故意不按权威的引导去做,借此显示自己的独立和自尊,显示自己的自主性;或者当教师的说服是以一种咄咄逼人、自以为是、不容他人争辩的口气或态度进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自主性受到了威胁,也会引发学生的自主逆反。

(三)禁果逆反

禁果逆反是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古希腊的传说中,伊甸园中的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偷食了善恶树上的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禁食的果实分外甜,由于禁止,人们尝试的欲望反而更加强烈。禁果逆反正是因这一传说而得名。

心理学的大量经典研究表明,对一件事物不说明原因的简单禁止,会使这件事物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使人自然地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件事物之上。对一件东西的外部禁止越是严格,它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越大。

日常生活中有大量利用禁果逆反来改变人们态度的例证,如某些电影、书籍越禁止越走俏,因此,利用禁果逆反的心理作用,常常可以收到其他方法难以取得的效果。

专栏阅读

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与教育方法

1.提高道德认识,树立是非观念

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有限的认识水平,所以他们常常会曲解甚至拒绝道德要求。要消除学生的这种认知意义的心理障碍,教师可以通过启发、专题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用真实生活中的正反对比事件来帮助学生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是非观念与是非感。

2.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掉自卑心理,恢复自信

品德不良的学生因常受到成人、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的耻笑、歧视,大多比较心虚、敏感,而他们身上存在的自卑情绪,常常成为其树立良好品德的障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或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犯过错误的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成功后的自豪与满足,重塑自信心。

3.运用巧妙而机智的方法,与坏习惯作斗争

与坏习惯作斗争时除了要使学生了解坏习惯的害处外,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方法的选用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而且要及时把握教育时机,兼顾适当性、合理性和适时性。

4.加强监督管理,切断不良行为的诱因

在矫正不良行为的初期,除了注意学生内部观念的改变外,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切断不良行为的诱因。例如不良同伴、不良影视书刊等。但到了矫正的中后期,也不能一味回避诱因,而是要针对诱因培养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能力和对诱因的免疫力。

【温故知新】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包括三个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成分。态度和品德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识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包含两个阶段。

(3)斯金纳认为,道德行为是学习的产物。班杜拉认为儿童的大部分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和改变的,观察学习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

(4)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强调人际关系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两种认知或某种认知与某种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

(5)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等外部条件和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等内部条件。

(6)态度和品德形成的有效方法有:说服性沟通、条件反应法、提供榜样法、价值观辨析、群体引导、角色扮演等。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态度 品德 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 逆反心理

(2)态度和品德分别有着怎样的结构?

(3)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态度和品德形成及改变需要哪些条件?

(4)简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5)斯金纳和班杜拉是怎样说明道德行为的获得的?

(6)认知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7)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