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建创新人才群体的必要性

组建创新人才群体的必要性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高校创新人才群体结构的不断优化,培养出研究型大学所必备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创造性和复杂性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个体与群体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高校创新人才群体运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群体中“个人自由创造”与“组织有效管理”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史表明,人才群体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形成的创新人才群体。

1.1.1 组建创新人才群体的必要性

1.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校创新人才作为知识的承载和传播者,在新经济的开拓和发展中具有关键的、主导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创新人才从事的是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这些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脑力劳动,它是以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对象和产业为工作和劳动根本点的,劳动的水平代表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和工作水平。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性人才的劳动不仅能够应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简单劳动不能解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能够运用不断增长着的智慧,把实践中新积累的、分散的、零碎的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和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测事物的发展趋势,阐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使生产过程从简单的劳动过程转化为驱使自然力为生产服务并为人类需要服务的科学过程,使社会发展过程从自发地盲目地发展过程转化为正确运用客观规律的自觉发展过程。创造性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离开创造性人才,知识经济就无法立足,更何谈发展。

一个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创新的掌握者是创新人才,知识经济时代要发展离不开作为人才高地的高校中的创新人才。高校创新人才才能的发挥更是高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没有创新人才的高校不可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因为高校缺乏发展的推动力,亦即缺乏创新人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由组成高校的内部组织、各个团体发展组成的,团体的发展是由个人的发展组成的。个人的发展需要社会和学校的支持,个人发展了,反过来促进高校的发展,而个人是否能得到发展主要看其是否有创新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可以说创新能力是立足社会的基础,若没有创新能力就得不到社会的重用,个人的发展就无从谈起,高校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可以说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有了创造力,发展就有了动力,创造力的掌握者是高校创新人才,高校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掌握在创新人才的手中,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推动力是创新人才。

2.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除了极个别领域外,没有较佳的群体结构,个人的才能是难以发挥的。一个好的群体结构是由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思想素质、各类人才的比例结构等构成的[2]。实践证明,科学文化史上许多风云人物,几乎都曾经在这种小型的学术团体中浸润熏陶,吸取丰富的养料,为日后长成参天大树准备了条件。脍炙人口的“奥林比亚科学院”,就是爱因斯坦、索洛文和哈比希特对他们青年时代经常在一起探讨各种科学和哲学问题而自然形成的小组的戏称。法国十六世纪的数学家中,以费尔玛、巴斯卡、罗伯法尔为代表的一方和以笛卡儿、笛沙格、米道其为代表的一方经常发生学术上的争论,以至在争论中奠定了现代高等数学许多分支的基础,最后以他们为核心建立了巴黎科学院。美国的维纳、甲农和罗森塔尔就是在合作中通过“无情的批评和嘲笑”来奠定《控制论》的基础。诺贝尔科学奖金自1901年设立以来到1972年为止的286名获奖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因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而获奖的。而且,因协作研究获奖占总获奖人数的比例逐渐上升。在诺贝尔奖金设立的第一个二十五年为41%;第二个二十五年跃升至65%;而现在则为79%,其中有师徒关系的比例高达40%。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先后培养出二十六位获奖者;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室,至少有七位获奖者出自这里;1906年荣获物理学奖的汤姆逊的学生中,出了八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08年获化学奖的卢瑟福,手下的学生中出了十二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遗传学家摩尔根培养出谈家桢、司徒芬、布立治、穆勒、皮特尔这样著名的学者。而谈家桢又培养了盛祖加、刘祖洞、施履吉、徐道觉这样的学生。他们分别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成为学科带头人。施履吉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早已有所建树,他与他的老师谈家桢教授同时被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苏步青和陈建功分别培养出谷超豪、夏道行那样的高徒;而谷超豪又培养出李大潜那样的人才……因此,对于任何科学研究来说,没有一个热心的、懂行的领导者,没有一个有远见的、有声望的带头人当然是不行的。同时,一个有活力的、亲密无间的群体,无疑更是高效率地取得成果的重要前提。在某些学科领域,应该提倡和支持中、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自愿的原则下结成研究团体,开展一些学术活动。提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科学工作者、经验丰富的老科学家和思路敏捷的青年人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让人才在融洽的气氛和创造的激情中茁壮成长。那么,人才必将层出不穷、源源而来[3]。

邓小平同志早在20多年前就强调过,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科研的中心。作为教育中心,高校处于教育体系的顶层,是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输出基地。作为科研中心,高校处于科研体系的核心,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体和高新技术的主要源泉。

现代科技创新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取得成果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和“载人航天”的实现,就是通过团队建设才会使整体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其成功的经验就是造就了一支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创新队伍。因此,创新人才群体的形成和高校创新团队组建的关键,不仅仅是要通过团队建设来塑造大师级学者,而且要通过人才群体运行机制建设,以“传、帮、带”的方法培养出一批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家学者。通过高校创新人才群体结构的不断优化,培养出研究型大学所必备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人才。

创新活动的创造性和复杂性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个体与群体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高校创新人才群体运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群体中“个人自由创造”与“组织有效管理”之间的矛盾。因此,可以认为,高等学校需要创新团队,适当的团队运作有助于此类高校产出高级创造型人才,攻克重大科技难题,完成重大工程,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真正的科技创新人才群体不是要统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思想,而是要“以有组织的形式”,使每个成员的创造性思想火花不断地涌现。

3.是创建并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

科学技术史表明,人才群体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形成的创新人才群体。这种人才群体人数并不多,成员也可以不固定,却是人才荟萃之所。追求科学真理是他们共同的愿望和最大的乐趣。这种充满活力、亲密无间的群体,正是孕育新秀和形成学派的沃土。

19世纪的欧洲,法国和德国在应用科学、实验物理方面发展迅速,使得曾经是理论物理“领头羊”的英国相形见绌。为了摆脱落后局面,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确立实验物理在英国科学研究中的相应地位。19世纪晚期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建立,正是这一变革的产物。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大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名言:主之所为,极其广大;凡乐之嗜,皆必考察[4]。从起步、完善到发展成熟,卡文迪什实验室取得了累累硕果。在这块“科学圣地”上,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先后有几十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被称为“诺贝尔奖的摇篮”。卡文迪什教授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麦克斯韦、瑞利、汤姆逊、卢瑟福、布拉格等著名科学家都曾担任过卡文迪什教授。大师们在卡文迪什实验室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科学精神,并且潜移默化为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优秀传统,滋润着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每一代人。

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旋律的今天,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高校创新团队。我国高校要想实现发展,提高竞争力,必须充分发挥创新群体的力量,这是客观事实。教育部实施的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计划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与支持体系。第一层次即为着眼于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重点实施“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是一个崭新的项目,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对优秀人才群体的支持项目,是一个重大创新举措,目的是为了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提高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群体力量,争创标志性重大成果。世界高水平的大学都在探索科学技术研究的新的组织模式,基本的规律是依靠团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比例越来越高。“学术大师”加“创新团队”的模式,这作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工作的战略抓手,符合我国高校的特色,发挥制度的优势所在。

高校创新团队不仅可以对整个高校领域的科技创新起到激活、带动和示范作用,而且通过群体之间的有序竞争能够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通过对群体或团队的有效监督与管理,重奖已经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团队,鼓励探索中的前沿科技研究团队,惩罚学术造假行为,有助于实现我国高校科研能力由“量”到“质”的增长方式的转变。无论是“211”“985”还是“973”工程建设,都为高校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高校要参照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通过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使中国高校切实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人才基地。

4.是现代科研发展的需要

科学的科研管理机制对科研工作具有引导、规范作用,可以使科研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现代科研发展需要通过人才群体、团队运作来完成重大科研项目,获得标志性科研成果。合理的团队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能有效激发创新团队及其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团队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发展,使高校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获取丰硕的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高校的自主创新同样需要发挥人才群体的优势。高校团队建设,作为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团队模式”打破原有的部门、行业界限,充分加强人才个体之间的协作,充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甚至包括与学校外部其他组织的协作,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充分共享。这是高校主动应对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校组织形式的一种自主变革,其目的在于知识的共享、传授、创新,提高知识应用、传播与贮存的效率,有助于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也是促进高校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土壤。为推进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