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国家数字图书馆NDL计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馆藏中的印刷和非印刷的资料。同时在1994年,美国NSF、NASA和DARPA联合启动了数字图书馆语言计划DLI,支持六所大学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数字图书馆的历史不断发展和变化,从数据库的利用和图书馆的电子化,发展到现在的无所不包的数字图书馆DLI-2目标,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

5.1.1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真正最早应用数字图书馆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以全文存储的格式,对法律和科学文档进行索引。使用OBAR(Ohio Bar Automated Research)来提供对法律资料的联机访问功能。美国空军研制的LITE(Legal Information through Electronics)系统可以对所有法律文件进行索引。但是,这些早期的文本存储和检索技术都是针对特定文档及其格式的,以专用变成方法实现,不便普遍推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通用的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存储、索引和检索程序。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IBM存储和信息检索系统STAIRS(Storage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原来是为大型机设计的,后来它们被数以百计的图书馆采用,用于图书馆流通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管理本身也在计算机化,这就是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典型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采编管理、编目管理、流通典藏管理、期刊管理和公共检索的功能,能够对图书预定、验收,图书编目,图书借还、预约、续借,典藏分布,期刊订阅进行计算机管理,也逐步提供远程的书目检索。

图书馆是最早采用信息检索系统的场所之一,并在信息检索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联机书目系统。早期的检索系统种类多,对存档资料进行检索的典型形式有两种:搜索远程的电子数据库,搜索图书馆内部的资料目录。

当时这两种类型的系统是独立发展的,我们把第一种系统简称为数据库检索,后一种系统称为联机公共访问目录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s)。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三个方面:系统开发的起源、文件和数据库的内容、用户。

远程数据库检索系统是以科研项目支持的形式,由政府的实验室承担发展起来的,它基于书目数据库,主要包含文本信息,通过受过训练的中间人来查询。而OPAC是由图书馆开发的系统,它一般采用标准化的记录格式(例如机读目录MARC),包含主题信息,例如书名、主题、分类号等。不像商业的远程数据库检索系统,它是为最终用户而设计的。由于这些设计和考虑的不同,使得这两种系统在使用方式和特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

然而,这些联机书目系统仍然有它们的限制,因为它们利用的仅仅是文本字符数据,没有文档的图像。虽然文献资料主要包含的是文字,但是作为图书馆资料,具有版面的“图像”,包括文字、图形和照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具有表现样式的多媒体文档存储和检索能力是数字图书馆的一个要素。因此需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文档资料以多媒体格式而不仅仅是文字格式来存储和被检索。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也在变化。1991年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和国家基金会NSF联合支持的计算机科学文献的数字图书馆原型系统Envision,它强调可用性(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高度结构化(SGML和对象数据库)和高度集成性(建立对象之间的超文本链)。

同年(1991年),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康奈尔大学等其他组织共同支持了电子图书馆原型CORE(Chemistry Online Retrieval Experiment)的建立,它保存的是化学方面的资料,每篇文摘包括扫描的图像和SGML文档,系统提供全文形式的布尔搜索。

1994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国家数字图书馆NDL(National Digital Library)计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馆藏中的印刷和非印刷的资料。NDL与其他组织合作,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广泛的与其他图书馆资源相通的大系统,并作为国家信息技术设施整体中的一部分。

同时在1994年,美国NSF、NASA和DARPA联合启动了数字图书馆语言计划DLI,支持六所大学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在1994~1999年期间,投资超过6800万美元。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二阶段的计划DLI-2。

数字图书馆的历史不断发展和变化,从数据库的利用和图书馆的电子化,发展到现在的无所不包的数字图书馆DLI-2目标,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