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述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中高校教育的任务

试述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中高校教育的任务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重视经济发展,不断采取政策和措施进行推动。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危及国家发展。中国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随之又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从而进入社会主义。党和国家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也给高等教育提出重大任务。

试述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中高校教育的任务

阚孔璧

新年伊始,全国科技大会胜利召开,通过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还从五个方面作出战略部署,从十个方面进行具体规划。细读再三,感奋不已。如何按照此目标要求,结合高校实际付诸实施,就成为身在其中的教育工作者们的头等大事。

一、深刻认清时代大局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用15年时间,即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要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提高到60%左右,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提高到2.5%。这些指标既要求很高,又极为重要。对此我们要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首先,它是时代发展到当今的潮流要求。

我们追溯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始于17世纪的英国革命。这次革命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19世纪70年代,历经近200年曲折历程之后,资本主义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资源与环境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两者相互交错的结果加剧了竞争的激烈强度,并逐渐向创新领域转移,于是一手抓知识主导下的经济创新,一手抓科技成果的转化,一手抓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三抓”的结果,不仅使竞争空前加剧,而且造成竞争的日趋集中,加大力度制定新的创新政策,纷纷走上创新型发展道路。短短的十年左右时间,就有大约20个国家成为创新型国家,大至美国,小至以色列都成了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国家。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国家加入此行列。在这一时代滚滚潮流中,我们党和政府毅然奋起,作出相关重大决定,自是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之举。

其次,它是转型进程中难得的历史机遇。

经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重视经济发展,不断采取政策和措施进行推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了多方面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度增长态势,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广大群众满意,国际朋友称道,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是也存在着隐忧,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大,这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滞后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这种情况在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的条件下负面影响还不大。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速度的持续快进,问题就日渐增多,且有扩大加深之势。诸如能源、资源、资本、生态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与影响也逐步加大。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危及国家发展。有鉴于此,如果我们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的作用,提高创新能力,用高新科技手段,将丰富而现有的生产要素改造或转化为可替代物,如使煤炭的液化作为汽车的动力等等,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必将使我国经济沿着持续而高速的道路前进。

最后,它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其优越性的需要。

中国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随之又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从而进入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雇佣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导师们曾有不少论述。但由于缺乏具体实践经验和理论的阐述,必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不断地总结,因此在理论的概括、具体制度的完善、优越性的体现等方面,都要有一个长久的、反复的过程,特别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情况错综复杂的东方大国,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之后,要做的事情、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就要有充分的耐心、高度的智慧加以面对,认真处理,尤其要有创新的精神和胆识,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工作。正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崭新性,不够完善性,给人们的创新思维和活动带来巨大的空间,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有益于广大人民的事情都可以想,都可以做,都要做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

总之,从时代潮流看,创新已经成为强国的突出标志,从历史机遇看,创新正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从社会制度看,创新正是自我完善、发展的大好时机。党和国家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也给高等教育提出重大任务。正如中央所指出的:“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完成这项任务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明确高等教育任务

中央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同时,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作为高校教育,应当结合实际坚决贯彻这一目标。

第一,要有全局的观点,从总体战略的大局看教育。大局就是全党全国在15年内的伟大目标,就是致力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核心,推动跨越式发展科技这个基点,以此来认识自己的任务与责任

第二,要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创新型的单位。为实现这一目标,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加强系级和专业的建设。加强科技含量,特别是前沿性、领先性的科技成果注入其中。要把这点作为全体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要要求。其次,要积极更新教材。鼓励业有造诣的教师开设与世界先进科技接轨的、创新性程度高的课程,逐步废止那些陈旧的科目,推出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与就业创新迫切需要结合的选修课程。再次,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废除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强词夺理的教学方法。提倡讨论式、启发式、双向交流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气氛。

第三,要注意用创新思想武装干部和工作人员。从校长、院长到一般人员,都要懂得创新的意义,树立创新的观点,创新的意识,做创新的人,并使其逐步变成一种校风、院风、系风、班风,乃至个人的一种作风和一种精神。

三、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是千古名言。而教育之本,又在于培养人才。学校的事情很多,从兴建校舍、狠抓后勤、整饬教务,到购置图书、强化管理、聘师授课,无不纷繁杂呈。但所有这一切,无不围绕着学生运行,都落脚到培养人才这个基点上,离开了这个基点,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人才又是与时代和社会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对人才的解释与要求各不相同。就当今而言,即社会进入到知识经济居于主导地位的高新科技尽领风骚的时代,要求的人才必须是创新型的。它包括:拥有现代科学知识,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善于举一反三、一叶知秋的开拓反应,能够实现知识转化的能力等。

上述的人才从哪里来?不言而喻,从教育中来,特别是从高等院校中来,通过精心培养而造就。正因为如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在其纲要的各部分中多处提及并进行强调外,还专门在第十部分中,围绕“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作了5条重要规划,分别从培养高级专家、发挥教育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吸引外留人才回国服务和构建文化环境等方面作出说明,尤其是其中的第2、5两条,更引起作为老教育工作者的笔者高度关注。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充分发挥作用。回顾世界范围内,现代高等教育发展848年的历史进程,从以传授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成为主要任务,历经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己任之后,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成了既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心,又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中心,这样,“两个中心”论便是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再从其发展特点来看,由旧式的少数精英式教育转向现代的大众化教育,使科学技术的传播得到扩展和延伸。特别是因特网的惊人发展,使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效率更高,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知识的创新,推进了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比翼双飞。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则是影响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再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两者的紧密结合十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德国的洪堡(Von Humboldt)和阿尔托夫(Althoff)等学者很早就认为,高等院校的功能不只是传授知识,应重在发展知识,提出了以大学为研究中心的思想。时至今日,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地位已被确立,因之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并给科技传播体系注入了巨大活力。从此,高等学校既是科学技术的传播者,又是科学知识的创造者,两者的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加速发展。

正是基于这种辩证的关系,《规划纲要》专门规定:“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这对调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其中,献身科学创新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有感于此,较早时间就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子们加强结合,并在这一基础上编著出版了《新编大学论文写作》一书,作为教材使用。在前言中专门提到:“曾经争论多年的‘两个中心论’,即高校应否成为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问题,已随科学昌明,建设发展,人才辈出而得到解决,学生早日进入科研领域,科研活动推动人才成长,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开设论文写作课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据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2005年统计:在三个系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论文写作》课学习(选修)中,人数竟高达300多名,这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2006年7月,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在改革政治理论课考试方法的试点中,以基本观点为题写论文,引起学生们的深厚探索兴趣,收到很好效果,也可说明问题。

《规划纲要》还明确规定:“高等院校要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笔者根据近年来的亲身实践和思考,深感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设置学科而言,增加思维学、创造学、创新学、心理学、论文写作学方面的学科和课程实属必要;就调整专业结构而言,总体讲宜粗不宜细,以利于宽口径人才的成长、辈出,增强个人适应时代和国家未来发展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进退,人民的根本利益,子孙后代的全面发展,必须时刻牢记在心,躬身实践。但是,任何人才都不可能凭空而出,必须有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这有赖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的关心、培养、教育、提高。

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文化环境具有特殊的意义。对此,《规划纲要》专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集中概括为倡导三种精神,即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三种精神的大力倡导和一种良好文化环境的认真构建,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优秀创新人才成长、辈出的必备条件,这就有待于各个方面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张武城.创造创新方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李萍,秦勤.新编大学论文写作.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5] 21世纪经济报道2006.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