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 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关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理论探讨和课改实验还未成气候。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其重要性在高校教学中势必凸显。“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本地生活学习实践出发,总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

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杨 显 陈晶瑞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摘 要 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关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的理论探讨和课改实验还未成气候。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其重要性在高校教学中势必凸显。本文结合高校教学的实际,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高校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及实践的具体途径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必要性;措施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要结合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选择课题,学生从本地生活学习实践出发,总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近代,研究性学习思想至少被倡导过三次。第一次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与启蒙运动相适应,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了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源于教育中对儿童的发现,视探究为儿童的自然天性,以培养儿童的独立人格为根本目的,围绕儿童的生活和实践展开,关注探究对儿童发展的内在价值,并洋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第二次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针对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纯知识灌输的美国传统教育,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未至70年代的美欧诸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主要倡导者为美国的布鲁纳、施瓦布、费尼克斯等人。他们开展了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理性。但运动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内容是学科结构,而且主要是理科的学科结构,这未免狭隘而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研究性学习的哲学基础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定的课程必然以一定的哲学精神为底蕴。研究性学习要想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获得完整的存在感,必须有坚实的哲学理论支撑。人的本质论说、人的存在方式、新知识观、知识类型观是研究性学习哲学基础的具体论说。

人性理论是教育的起点,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把德尔菲神庙中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作为人的基本职责和最高智慧。教育面对人,探索“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人性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个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无限的创造性活动。德国思想家卡西尔说:“人被宣称为应当不断探究它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存在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活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借用杜威的话说,学校教育要“让儿童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使命”,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己任。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选择探究主题,亲历社会实践,不断查问、审视和批判其生存环境和存在状态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构建必然要以对人性论的探讨为起点。

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亦即人是一个身体、情感和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有机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做出正确反应的。人的完整性根植于生活的完整性,人生活在世界中,人与世界的其他构成——自然、社会亦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因此,个体存在的完整性不仅需要个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化创造,表现丰富生命的内涵和质地;而且还需要个体以宽广的胸襟面向整体的生活世界,同自然、社会和自我作真实的对话和交流。而研究性学习的追求恰恰于此相吻合,它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和自我,从而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2.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实践奠定了心理学基础,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与人本主义的发展,使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获得了与学科课程同样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在《心智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对“智能”的概念作了全新的界定: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指出:首先,个体智能以多元的方式整体的存在,亦即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其次,个体智能的组合具有差异性;再次,个体智能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或特定环境中的表现;最后,个体智能的实质是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追求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重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与我国当前广泛开展的素质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高度契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选择自己的学习主题,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投入学习活动,展开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以各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之后,西方心理学的第三思潮。第三思潮关注人的潜能与价值问题,其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马斯洛罗杰斯的观点,“自我实现”(self-actualizing)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教育遵循人的本能需要,必须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即培养人成为一个知情合一的,有充分独立和创造性的,充满真实、信任和移情性理解的“完整的人”。关于“完整的人”的研究,为在教育中恢复“整体的人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研究性学习于此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人本主义心理学逐渐成为研究性学习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支撑。

3.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伴随着课程概念的重建,课程价值观发生转向,课程中人的地位得以凸显。这些变化在显著地改变课程形态的同时,亦悄然地期盼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的诞生。在20世纪下半叶,概念重建主义者披荆斩棘,以崭新的思想重构了课程领域。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秉承有机论与整体论的世界观,所开发的课程在本质上属于生成性课程。生成性课程视课程为转化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转化过程表现为:教师与学生通过主体性的探究生成课程,并通过探索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与生命价值,从而在转变课程的同时也转变了自身。课程统一了人与人的本质——创造性,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知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不再被视为需要确切把握的真理,而是创生新意义的素材和资本。这样,由于生成性课程指向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指向新意义的创生,因此,它在本质上是探索的、开放的。

教学理论的思维取向指导着教学实践的重点。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规范,并逐渐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作为与教学理论相对应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兴起亦是教学理论革新的必然结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兴起引发了教学理论的深刻变革。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外在于人的心灵的存在,而是具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景中,通过与情景的相互作用建构生成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即对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理解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革新的教学理论是教学摆脱知识、纯粹理性对人的控制,回归生活的本原,这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人与教学之间的断裂,防止了教学过程中人的异化。教学一旦以生活世界为本原,就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心灵隔膜,使之以对话与合作的态度,以更具创意和开放的精神展开教学过程。学习亦不再只是对既有知识的接受,而是个体生活对意义创生的不断追求。这一寻求是以学生自主的探究为主要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因此成为革新的教学理论对学习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中,深化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和目的: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探究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要研究和探索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打破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范畴,以更加开放的育人观念和科学有效的手段,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我国现行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在中国的近现代以至当代,无论在自然科学界还是人文科学方面都无法跻身于世界第一流的行列,究其原因,除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之外,教育本身的落后,也是没有培养出大量的创新性人才的主要原因。

且看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之一:现在许多人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如中国,但现阶段美国的科技水平却超过中国。

现象之二:到2000年,全世界的455位诺贝尔获奖者中,美国有199人,而在我国本土上却无一人!

现象之三:一位留德归来的学者介绍说:如果老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都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答案。

现象之四:一位记者问杨振宁教授:“您在国外大学教书多年,您看中国留学生与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道:“在国外,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生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同一类题目,中国留学生在中学时已做过成百上千道题了,不少外国学生才知道皮毛;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

从以上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育的症结在于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而时代则需要不断发现和开掘人的创造力。当今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代替物质资源的最主要的新的生产要素,进入社会生产过程,并发挥着主导作用;这里的知识,并不是书本上的死知识,而必须是创新的知识。要掌握创新的知识,就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培养创新的精神,逐步形成创新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想象。只有创造力的不断挖掘,新方法的层出不穷,新产品的推陈出新,知识经济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不断地向前发展;知识创新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科技和教育将发挥决定国家、组织和个人贫富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和国家能否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先进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战略问题。

3.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模式和途径很多,研究性学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研究性学习把将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在这个总目标的指引下还有一个指向不同个体的目标群,即学生以培养创造力为最终目标,同时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能力水平等来确定研究课题,设定本课题研究的小目标,形成一个指向不同个体的目标群。学生可以自主设定研究目标,这会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选定的课题肯定是感兴趣的,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生的创造潜能、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均会得到尽情地展现。

第二,在学习内容上,研究性学习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研究型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统一的课程内容,强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也就是说,研究型课程的内容是开放的,这种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打破了以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被管教的局面。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因为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人只有在自主与主动的活动中才能进行思考,并赋予情感,获得经验。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其实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现也是如此,当人们的主体精神得到体现并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时,或多或少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第三,在学习方式上,研究性学习的程序与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是类似的。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明确目的任务,积累为认清和提出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调查研究,搜集文献资料,拟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②酝酿阶段(或称孕育阶段)。提出设想和假设,结合新旧知识与联想,产生新的联想和观念。③明朗阶段。经过前阶段精心孕育,时机一旦成熟,新观念、新形象或新作品会“突然”涌现,这就是灵感或顿悟产生的心理过程。④验证阶段。运用逻辑思维和科学程序进行校核,检验其功效。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是:①确定研究课题,包括开设科普讲座(目的是作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提供选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和确定选题。②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述,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设计。③实施研究。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可采用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现场观摩、讨论问题、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研究,并要求学生作好详细的工作记录,记下体会和感受。④撰写报告。通过对前一段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后,撰写研究报告。⑤成果展示。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有时还会引发对新的问题的探究。

从二者的进程上看,研究性学习与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有许多相似、交叉和相通的地方。因为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是一种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进行研究、探索、发现的过程,而人的创造力也就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第四,在组织形式上,研究型课程的组织形式除个体独立形式,还有小组自愿结合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创造性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性格特征等进行自由的选择、探索,学生的创造潜能容易被激发、唤醒;研究性学习为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了自由遨游的空间。

三、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引导

(1)提高教师的课程认识。研究性学习课是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保证课时,按时实施课程计划。

(2)提高教师的职责认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

(3)提高学生的主体认识。师生必须明确在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主要的研究人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当放手叫学生去研究,真正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保证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加强三级组织管理:校级领导小组负责对研究性学习宏观规划和全面领导;班级领导小组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对班级各课题组的组织和指导;课题组的组长负责组织本课题组同学的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实施三全管理:全面、全员、全程的管理。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多是分散的、开放的、变化的,所以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管理,既是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由统一管理到分散管理,由整体管理到局部管理,也是由教师管理为主到学生自己管理。

2.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

(1)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交替使用,教材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清楚,有些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叫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调查、讨论与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写作课堂教学上,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写作情感,激发写作的兴趣,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通过参观访问、组织实物观察、展示图表图片、放映幻灯等方式,增加大量感性材料,诱发学生的情感变化,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的好文章。同学们会在生活中想题材,在指导中选题材,在联想中写题材。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校园文化节、科技艺术节、中秋赏月、节日游园、学科知识竞赛、军训生活等活动都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

(2)专项课题研究和学科内容相结合。比如结合中文教材内容及绵阳特色,师生共同精选一个“绵阳文化”的专题。在此专题里研究绵阳文化的特点,同时又研究了绵阳的历史和发展的状况。

绵阳,古称涪郡,北倚剑门雄关,南接成都平原,西连黄龙九寨,东临巴渝、三峡,史称“蜀道咽喉”“川西北第一重镇”。是四川盆地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市区新皂乡安昌河畔的边堆山考古发掘,证明了该地是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早有绵阳的先民在此生活。

绵阳是人文荟萃的地方,黄帝元妃、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发明家嫘祖,治水英雄、先贤大禹,文昌帝君,诗仙李白,文豪欧阳修,文学家沙汀,武林奇人海灯,均为绵阳人氏;刘备、诸葛亮、唐明皇、司马相如、杜甫、苏轼、陆游都曾在这里留下过不朽诗文或精彩故事;当代的核科学家邓稼先更是功勋卓著。

绵阳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平武境内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最多的地方,超过现存大熊猫总数的四分之一;北川境内的小寨子沟,是目前亚洲最原始状态的自然保护区;窦团山、猿王洞、千佛山、七曲山古柏林、罗浮山温泉、仙海风景区、白马民俗风情、西蜀子云亭、三国古战场,山水园林城市风光,有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的风洞群、长虹商贸中心为代表的工科旅游,都极具魅力。正是由于绵阳文化具有深厚,博大,开阔,开放等特点,才造就了今天的绵阳——科技城!一个让每一个绵阳人都骄傲的称呼。

总之,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选择研究课题的重要依据。当然还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社会和自然现象筛选研究课题。

3.研究性学习和科技活动相结合

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已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科技创新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等内容。而科技活动又是研究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活动中能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性、主体性、灵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譬如教师在讲授深奥的高等数学时,可以和数学建模结合。通过组织数学建摸兴趣小组,使学生手脑并用,积极探索,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使数学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扩展了知识范围。

4.校企联合搞试验深化研究性学习

学校和企业联合可以优化教学模式,深化研究性学习方式。企业不仅可以为学生教学实习的场所,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开拓,创新的平台。与企业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西南科技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与长虹企业合作成立了长虹信息学院;与国防科工委联合,建立了国防科技学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开展联合招生,培养博士研究生。

倡导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牵涉到教学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要想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还需要一代又一代广大同仁和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研究。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讨,研究型课程的开展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钟启泉,安桂清编著.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87

[3][美]约翰·杜威,赵祥麟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3

[4]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

[5]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7]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4

[8]靳玉乐.探究性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

[9]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