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思路

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思路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符合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应该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去确定课堂教学结构,这两者的规律必须是相适应的。一方面,必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去确定课堂教学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还有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因此课堂教学结构还须适应学生心理状态的需要,使教学的发展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相同步。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思路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的结构是课堂教学系统内部整体性的反映。课堂教学系统由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师生活动等方面构成,它们必须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诸因素能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对于课堂教学结构,我们必须发挥其整体效率,实现整体的优化。然而,当前大部分的课堂教学结构失之于呆板、单一,课堂教学结构的功能发挥得不够好,教学关系摆得不够正,因而教学效率,从总体上来说并不高。

“导学式教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也就是如何使我们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得更合理更优化。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意义与作用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赫穆托夫认为:“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事实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性是附丽于教学的科学性的,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才能在把握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揭示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掌握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总体功能并不是组合的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特定的功能。因此,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局部的优化,应着眼于整体的优化,而形成这样一个“整体”的关键便是“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当与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事实上,系统的结构影响着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结构和功能总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当教学处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之中,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如果我们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引导得法,点拨有方,就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原来死气沉沉的班级在这合理优化了的课堂教学结构中变得生气勃勃,学生的智能也会在“活”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

抓住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也就抓住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与此同时,它也必然会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这是因为,整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是系统的空间结构和过程的时间结构的统一。它不是线型的而是立体的,它不是单一的“环节”或“过程”,而是内涵极其丰富,涉及到许多教育教学因素的复杂结构,任何课堂教学结构都可以把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学生、设备、环境统统组装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体。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然会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因素的变革。

由此可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是变革陈腐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需要。

三、编制、确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确立课堂教学结构应从教育方针和新时期的教育目标出发,应站在“三个面向”的高度。它的基点,应是“教会学生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要使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实验。独立工作的能力。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课堂教学结构的本质属性,任何整体都是有结构的整体,任何结构都是特定的整体结构,只有将课堂教学结构中诸环节衔接自然,协调有序,有机结合,浑为一体,才能有效地发挥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效益,产生整体性的新功能。

3.规律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课堂教学结构必须符合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应该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去确定课堂教学结构,这两者的规律必须是相适应的。一方面,必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去确定课堂教学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还有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因此课堂教学结构还须适应学生心理状态的需要,使教学的发展与学生的心理活动相同步。

4.适应性原则。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现有理解接受能力以及思维反映的快慢相适应。以“适应”为前提,才能有效地把知识、能力、思想转化给学生,由此学生才能把知识、能力、思想溶化为自身的力量,去实践,去学习新的内容,促使学习成就的提高。

5.自主性原则。

课堂教学结构应贯彻教学民主的思想。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在安排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

6.可变性原则。

对于教学结构的某些环节,或是某个环节的某些步骤,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对原教学方案作随机处理,但在处理过程中,不能破坏结构的整体性,不能削弱结构的功能,不能降低教学的效果,必须涨落适时,调整得当,重组自然,结构完整。

7.反馈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调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需要在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基础上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控。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甚至是失控的教学。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在课堂教学结构上,必须从有利于教学反馈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环节,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结构的反馈性。例如,组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讨论,板演和作业,课内练习与评析等,都是有利于课堂教学双向反馈的环节,应重视运用。

四、课堂拉学的一般思路

导学式教学一般没有单一固定的模式,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内在联系及各种不同课型设计一定的思路。

1.按学生实际组织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堂课的成败以及它的效率如何,不是由教师的主观愿望决定,而是以学生实际的获取知识量为标准。因此设计、组织一堂课就应考虑所教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遵循各种层次的学生的认知过程、技能熟练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组织程式,进行教学。

2.按知识结构组织教学。

设计、组织课堂教学还必须按照各科各章的知识体系、层次以及地位作用实施教学。应针对各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两方面的情况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3.按不同课型组织教学。

根据课型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新授课型这一类课型的特点是概念性强,初次接触的内容多,解决问题论证的方法新。一般可采用“观察猜想解疑充实概括精讲演练巩固”进行教学。

(2)习题课型这一类课型的特点是以习题的形式出现,是用来巩固已学知识,以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为目的的。一般采用“示题研究演练归纳”进行教学。

(3)复习课型这一类课型的特点是将所学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通过复习去巩固已学知识,去培养概括综合、归纳总结的能力。一般采用“整理知识结构讨论抓出主线充实强化概念概括解题准则提出注意关键小型综合联系”进行教学。

五、问题与讨论

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首先取决于教学思想的革命。

1.课堂教学的结构,是受一定的教学思想支配的,因此,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能否向前发展,关键在于人们对教学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科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教学思想的研究,端正教学思想,改变不科学的教学观念。可见,教学思想如果不革命,那么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2.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必须以系统论为方法及武器。

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系统内部要素的有序集合。现代系统论强调事物的结构原理,重视系统和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应由决定系统量的一些基本要素组成。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必须以系统论为方法及武器,去决定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3.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等发展的根本因素,就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而教师的作用,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毕竟是外在的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就更需要相信学生,要以学为重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