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教育的十大特性

素质教育的十大特性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把促进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和出发点。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目标等问题的确定上,素质教育强调社会要求与人的发展两方面的协调统一。总之,素质教育是侧重于未来的、动态的、更强调个性的教育。

第八节 素质教育的十大特性

一、发展性和主体性

素质教育就是把促进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和出发点。把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素质教育的发展性,主要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开发潜能、启迪心智、增强后劲上来。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善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育目标等问题的确定上,素质教育强调社会要求与人的发展两方面的协调统一。素质教育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个性发展问题是其学说的核心的内容,其精义在于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弊端,诸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学业负担过重等,其根源就在于忽视人的发展,无视儿童的存在。素质教育致力于扭转过去的教育在目标等问题的确定上,常常重视社会需要,轻视人的发展的需要这一急功近利倾向,恢复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强调不矫枉过正。在确定教育目标、制订课程、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时,必须考虑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而不能厚此薄彼。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二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各持一端都将导致片面性,这也是以往历次教育改革不断地出现反复的原因所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财富,人的个性愈是充分发展,就愈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与完善又为人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发展教育。在我们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劳动主要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人对功利的热衷大于对自身完善的追求。

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中国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我们还不能培养出各方面能力充分自由发展,把不同劳动职能当作相互交替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条件下,通过教育发掘人自身潜在的对发展有利的因素,并使之逐渐扩展与完善,以个体的发展促使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这同共产主义阶段的全面发展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把人的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育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就应具备时代性,而不是以升学或就业作为自己的直接目标。其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面向未来,预见整个世界的前景,使学生的素质适应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如前所述,素质教育所订的目标正是朝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的,因而其目标体系要具有超前性,而不只是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道德规范传递给下一代,让下一代人像老一代人那样思考、生活和工作,素质教育就是要克服这种教育上的“惰性”。未来世纪的发展速度将比以往所有世纪的总和还要快,因而今人在知识范围、能力系统、心理状态方面都在大大超过前人,成为时代的成功者。

总之,素质教育是侧重于未来的、动态的、更强调个性的教育。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较为全面的发展,以对人的深刻认识为基础去探索教育成功之路,从而促使人的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繁荣,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宗旨之所在。

二、内在性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外在的影响因素和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素质的内源性,决定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内化机制。

因为人的生理素质是内部的、与生俱来的,所以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一定要内化为人的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因此,素质教育模式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化机制,强调知识和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心理研究表明,生动活泼是少年儿童的本性特点,也是学生发展中较高层次的内因。基于这样的认识,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一切教育因素和教育要求,如政治要求、思想规范、道德准则、知识结构等等都是外部的,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主体的内化(即变客观经验为主观经验,并形成相应的能力,成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才能成为内部的主体东西,亦即转变为素质。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把形成学生内在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作为核心课题,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内化为每个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素质化”教育,即把外在各种教育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稳定的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全体性和集体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打基础的,而提高全体民族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素质不仅表现为个体,也表现为群体,提高民族素质不仅要提高每个公民的素质,而且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群体素质(即集体的精神面貌)。

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注重进行集体心理、风气和集体主义教育,把学生集体的精神风貌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

素质教育坚持“两全”方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所谓全体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全体性,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的全体性,则是为全体适龄儿童敞开接受正规的基础教育的大门。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对入学儿童按照种族、民族、性别、肤色、宗教、语言、经济地位等标准进行筛选,当然也包括纯粹以分数进行非正常的淘汰。这种广义的和狭义的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最本质的规定。世界上绝大多数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都把义务教育看作素质教育,或者说,推行素质教育的国家,往往把它同宣布实施义务教育联系在一起,就是因为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的特点。

正确认识并支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首先,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5,其中文盲占世界文盲的1/4。因此,根除文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刻不容缓。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所说:“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不应过分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少数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而应在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其次,贯彻社会主义的“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持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我国目前虽然还不能保证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儿童都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但接受基础教育后将使自身具备在客观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主观上作出合理选择的条件:或升学,或就业,就业的也已具备在职学习的能力。

四、整体性

合理的素质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构成素质结构的诸因素间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从素质功能的整体效应性来看,任何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性表现,是各因素的统一。因此,一个具体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应在构成因素的各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要把上述所列的各种素质都纳入设计思考的范围;二是在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各种素质之间的统一和交互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自觉地把学生素质的各个层次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各种素质发生全面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以某一方面教育培养为主,并辅以其他方面。

五、基本性和奠基性

即在教育内容要求上要从最基本的、必需的、对今后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方面去培育人、发展人,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学习乃至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若将素质分为相对素质(专业素质)和绝对素质(一般基本素质)的话,那么素质教育培养的重点应放在绝对素质方面。因为基础教育不是直接出人才而是为未来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

素质是人的一种基础的、基本的品质,基础教育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具体地讲,要在三方面打好基础:一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一生的生活、做人着想,使他们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及体质各方面得到发展;二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包括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三是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这不仅是指普通教育中要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因素,而且要求从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就业打好基础,包括就业思想上的准备和知识技能的上准备。但是,素质教育向学生提供的只能是“基本素养”,而不是职业素养或专业素养,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成为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或某一行业的“小行家”,这和国际上“为人生做准备”的观点相吻合。在小学、初中阶段,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的“适切性”,采用“综合课程”、“主题教学”等方式,促使实现“学习与工作(劳动)、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的。即便是学校开设的劳技课,也主要是培养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念及最通用的劳动动作技能和对所学知识的某些应用等,决非以训练“小木匠”等为目的。在施行素质教育时以“创业教育”、“艺术教育”、“爱农教育”为突破口是可以的,但倘若以培养“小木匠”、“小企业家”、“小歌手”、“小农民”等为目标,难免在滑入另一种错误倾向之中。

素质教育的基本性与科技、社会发展的日益加速有关。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估计,50%的职业可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发生变化,甚至每3年至5年,就有约50%的职业需要更新。美国著名教育家艾德勒在一份改革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基础教育应为全体儿童提供“一般学识”的重要性。他认为,面临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社会,在基础教育水平上,对任何儿童进行任何专门化或为特定工作的训练都是无效的。一旦儿童进入社会职业领域,这种训练不得不重新进行,因为技术在他们接受训练时已经向前推进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育,要求经营者、劳动者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除了必须具备“以变应变”的能力外,还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这种不变的东西,就是一个劳动者在接受素质教育时奠定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摈弃用急功近利的眼光看待素质教育价值的做法,不以是否培养出“能工巧匠”的标准来评判它的效益。任何短期行为都将会贻误国家和个人的发展的。

六、因材性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强调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方针。这里还突出了因材性。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的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种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人素质的提高,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除了有共性的基础素质要求外,还有多种类、多层次的不同要求,社会的各种不同岗位,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千差万别的要求。因此,基础教育面对全体受教育者就应当以从每个人的实际出发,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七、实效性

素质教育的功能:

(1)通过素质教育促进遗传向优化方向变异,提高优生率;开发先天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2)素质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其教育分为对儿童、青少年的普通教育和对劳动者实施的专业性、更新性和岗位性的素质教育。

(3)素质教育能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其主要是通过劳动者和文化科学的再生产实现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人力资本,可以促进经济持续的繁荣。

(4)素质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工具。

教育能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要由教育对象在步入社会后发挥社会功能的性质与水平来决定。任何追求暂时的、片面的和表面的效果的教育,都不可能经受社会的和历史的检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过程。因为,人的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教育过程来实现的,没有过程就没有教育。许多素质提高的实效并不反映在对学生现状的测定指标上,而潜藏于教育过程对学生的实际影响之中。学校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活动中真正起能动作用的,主要并不是在学习期间考卷上曾回答出的东西,而是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积累并形成的稳定的品质。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础素质水平和个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应当说,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已经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了很大努力,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不少有成效的进展。

八、综合性

素质教育,其广度深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教育。首先它是社会大教育,要求全社会成员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社会更给予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纠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导学生片面发展、迫使学校进行片面教育的消极因素。素质教育也要求教育内部自觉克服短期意识,纠正简单化实用化的短期行为,树立为提高民族素质办教育的战略思想,对教育制度、内容和方法进行整体性的综合配套改革。

九、时代性

现代社会没有永恒不变的素质水准,素质教育是时代文明的教育,它要求教育活动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相连,满足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的水平和特征。当然,“时代”通常不是指三年五载的短时期,而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行为要有相对稳固的基本因素。

十、长期性

一个民族的素质是在动态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人的良好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进行素质教育要有长期规划,教育计划、内容要做长期安排;只有经过长期、有序的严格教育,良好素质才有可能形成。基础教育阶段,不能把办短训班的一套搬过来,用减少主课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取消外语课程的办法,来搞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阶段要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至于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的“一技之长教育”,可放到“初中后”、“高中后”进行。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整体发展,有利于国家兴旺发达,有利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