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亟待解决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两院院士的平均年龄很高,后继乏人问题严重。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所谓“动态管理”指的是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必须做到有进有出、优强汰弱、不断更新。比如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为政府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提供依据。二是以国家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为核心,实现与各地区、各部门所掌握的人才信息的链接和反馈,推动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规律是自然回归,没有良好的环境引不来高层次人才。

(二)我国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亟待解决

1.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关键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贡献上,而且体现在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上。高层次人才作为本部门、本领域的领军人物,是其他人才的发现者、培养者、使用者。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资源则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是关键资源和决定性资源。

(1)体制上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制度框架:一是建立了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为标志的高层次人才选拔、激励和使用制度;二是实施了以“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百人计划”为标志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制度;三是建立以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标志的优秀人才资助制度;四是建立以“863计划”和“973计划”为标志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使用制度;五是建立了博士后、海外留学人员、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等,但问题是这些制度缺乏统筹规划,选拔和培养对象重叠交叉,工作上力量分散,缺少协调,难以形成合力

(2)政策和措施上的问题。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尚未形成。比如在人才评价方面,有的地方过分强调发表论文的数量,致使科技人员急功近利,难有长远打算;符合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特点的选拔、使用、管理和激励的政策体系亟待建立;对人才投入偏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不到位。

(3)高层次人才队伍自身问题。一是杰出人才数量不多。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首席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大师级人物健在的已经很少。二是年龄老化。如两院院士的平均年龄很高,后继乏人问题严重。三是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领域多,工程技术人才少,在技术创新方面国际领先、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人才更少。

2.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建设的政策建议

(1)建立公正、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首先,要做到信息和政策公开;其次,要严格办事程序;再次,制度安排最关键。人才评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着大量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近年来,随着人才测评技术的发展,关于人才自身素质和潜能方面的评价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对人才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如何考量,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更科学的评价方法。当前一般都采取定性的方式,比如使用“国际领先”、“较大或突出贡献”、“为国际或国内同行公认”等等。这是一种原则的和概括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随机性和片面性。应抓紧研究建立一套体现各类高层次人才特点的,科学、准确、客观、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无论是对人才理论研究还是对人才实际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评价内容上,也要更新观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技术地位和实际作用,重视发展潜力,不以学历论高低,不以职位论短长,不以成败论英雄

(2)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所谓“动态管理”指的是对高层次人才的管理必须做到有进有出、优强汰弱、不断更新。为此,要建立健全两项制度:一是定期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其学术技术发展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或重大项目(课题)任务完成情况,并据此进行调整。二是建立“荣退制度”,比如在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制度中,对超过一定年龄以上的人员,除保留有关荣誉或待遇外,不再享有其他权利并承担有关义务。重要岗位和重大项目的领导人、首席科学家要有一定的任职年龄限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国家的人才队伍始终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同时,也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开出一条路来。

(3)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采取特殊重大政策和措施,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有效激励,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产生良好作用: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激励,不断增强高层次人才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持续创造潜能,发挥好带头作用,这是形成人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激励,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鼓励和倡导一流业绩、一流待遇,激活各类各级人才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这对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对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4)实现信息化管理。高层次人才的管理信息化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当前条件下,信息化建设要实现以下四个目标:一是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比如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为政府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提供依据。二是以国家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为核心,实现与各地区、各部门所掌握的人才信息的链接和反馈,推动人才资源共享。三是开辟网络联系和服务专家的“直通道”,实现“零距离”管理和服务。四是在切实维护高层次人才信息资源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开发高层次人才成果和项目信息库,推动智力成果转化和人才“柔性流动”,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5)完善人才工作环境。人才流动规律是自然回归,没有良好的环境引不来高层次人才。在人才环境建设中,人文环境比硬件建设更重要,要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险水平;改革人事制度,改变“档案袋”式的管理,使人才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形成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环境。一些单位率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但内部改革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支持往往与现行政策相矛盾,成为违规行为,引发纠纷后对单位也不利。如果大环境得不到改善,小环境的优化是很困难的。政府要完善政策,完善的政策才能使人才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