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

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博士后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取得显著成绩。截至目前,我国已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设立了136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企业等部门和单位设立了10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社会科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0多个一级学科,在站博士后超过1万人,年招收博士后规模已近5000人。伴随博士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博士后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和矛盾。

(二)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

博士后教育制度的创立和发展,顺应了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博士后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取得显著成绩。截至目前,我国已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设立了136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企业等部门和单位设立了101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社会科学等12个学科门类的80多个一级学科,在站博士后超过1万人,年招收博士后规模已近5000人。据介绍,我国已出站的博士后绝大多数出站后即被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许多人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有的已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作为博士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很快,逐渐成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站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伴随博士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博士后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和矛盾。

现行博士后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表现比较突出或反映比较强烈的有以下几种:

1.管理模式“计划"色彩过浓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现行以流动站审批、计划招收、指标分配、统一的招收条件限制、进出站集中上报审批等为主要特征的博士后制度,仍然带有“中央计划"、“平均主义"、“一刀切"等计划经济时期的浓重色彩。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工作激励市场化的大环境形成反差,而且与各设站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以竞争机制、成本收益核算、分散决策为导向的改革不相适应。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全国博管会和各设站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竞争机制,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易于出现相互攀比、盲目扩大招收规模,竞相争取计划指标,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市场竞争力弱的基础学科、传统专业得不到扶持,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得不到重点资助,或进一步促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外流等不良现象。随着人力资本配置的市场化和人才流动的自由化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西部地区),不但难已具备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而且会继续发生“孔雀东南飞",甚至如西部一位人事部门负责同志所言,出现“麻雀东南飞"的情况。统一的个人经费标准,不是多于而是少于发达地区的博士后公寓拨款和“计划指标",以及出站后的自由流动政策,实施的结果不只是难以增加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反而变成了促使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流失的因素。

2.对博士后如何定位的问题认识不统一

各设站单位和博士后联系导师,对博士后的定位问题意见不一。“培养",“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或“培养与使用并重",众说不一。一般情况是,希望选拔人才加强本单位学术队伍者,强调“培养"定位;有联系导师或课题组出全资或大部分经费招收者,强调“使用"定位;由国家计划指标、地方政府或单位出资招收者,强调“在使用中培养"或“培养与使用并重"的定位。总的倾向是强调“使用",即使兼顾“培养",也是只能是使用中的“培养"。

3.计划指标供需矛盾突出,国家投入和发展规模不相称

各设站单位对国家计划指标的需求,大大超过中国博士后基金会所能增加的供给。计划指标不足,是设站单位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由于博士后流动站的增长速度快于国家计划指标的增长速度,目前,平均每个流动站分配不到1个指标。据介绍,厦门大学化工学院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有4名院士,20多名博士生导师,对博士后研究人员有很大需求,但由于指标限制,每年只能招收2~3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105名博士生导师,但每年只有1个计划指标。此外,由于国家计划指标要求定人头上报,各单位每年都要面对向流动站和联系导师分配指标的难题。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各类人才提出了极大的需求,社会总体上对博士后这一高层次人才的兴趣也很大。但是,由于部分直接从事此项管理工作的部门和单位的人员对博士后教育性质、特点的认识较直观且表面,有些甚至不了解或误解,因而对博士后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认识和认同上的困难。以1998年为例,仅清华、北大的博士后在站人数就超过上海在站博士后的总人数;而上海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如上海博士后教育的平均增长率为20%,而有些高校的博士后招收计划平均增长率已达到50%。

1998年国家资助的名额为881名,是1986年的16.3倍,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以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的进站人数为例:国家下达的指标为15名,校自筹名额60名,两者比例已达1∶4。目前,自筹经费招收博士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政府投入与设站单位规模发展之间不相称的矛盾日益明显。

4.博士后进站条件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

多数设站单位认为,“年龄40岁以下",“博士毕业一年以内"的规定不合理。博士生入学年龄已放宽到45岁,博士后进站年龄应高于而不是低于45岁。由于此项规定,不少留学博士因为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超过一年而无法进站。不少单位希望招收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已取得副高级或正高级职称的博士进站,但由于年龄限制而只好放弃。

5.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问题的难度日益增加

由于设站单位普遍实行了定岗定编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博士后配偶的工作安排难度不断增加。博士后配偶到社会上自行求职,因为没有正式户口而困难重重。为此,大多数博士后配偶只能高职低就,或闲在家中。博士后子女,尤其是初中以上学龄子女的入学问题也越来越难以解决。根本原因是没有正式户口。

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种优惠政策(如户籍、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难以显示出其一度相对于其他方面的优惠性;且有不少优惠政策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成为博士后事业的阻碍而非促进因素。各种人为的资格限定条件,带来了实际工作中的摩擦,或阻碍了博士后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的宏观背景下,把一个固定的模式套在具有不同特点的所有单位上,难以适应环境变迁的要求。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社会化的就业、医疗保险、住房改革等),同目前的博士后制度难以完全兼容,或博士后制度未能作出迅速有效的回应和调整。

6.对博士后在站期间的身份不确定,管理不规范

尽管早在1985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报告的通知"(国发[1985]88号)中明文规定,博士后在站期间为“国家正式职工",1987年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发出通知([1987]博管发字004号),进一步明确博士后在站期间的身份,要求博士后的“一切待遇应按建站单位正式职工对待",“按规定享受建站单位同职级正式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但有许多设站单位并未执行国务院和博士后管委会的规定,把博士后研究人员当作非正式职工(类似“临时工"),或者“学生"看待。在发放奖酬金、申请科研资助、申报成果奖励、享受工会福利等方面,将博士后人员排除在外。在对博士后人员的管理方面,或放任自流,或增加非科研工作负担,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据调查,博士后在各设站单位领取的工资,平均不到1000元,加上家属补助300元及其他补贴,月均收入1000~1300元。低于在站单位同等资历职工的工资,享受不到分配给正式职工的奖金或其他福利待遇。经济发达地区的博士后收入较高,但通常仍然低于同等资历正式员工的收入。

7.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博士后制度在运行中普遍存在着国家投入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问题。这个问题是带有相当普遍性的,也是必须尽快予以解决的,这是关系博士后事业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人均经费太少,且多年没有随物价水平的增加作相应的调整。博士后科研人员每人每年3万元的经费,在扣除数百元管理费后,除去博士后本人工资、家属补贴开支,实际用于科研的经费只有大约10%,即3000元左右。对于理、工、农、医等专业来说,一年3000元只是杯水车薪。即使是文科专业,也只能满足基本的查阅、复制文献资料,购买少量图书资料的需要。至于外出调研、参加学术会议,根本无从谈起。第二年的经费,大部分将用于出站报告的打印和装订。二是国家资助博士后的名额太少,各单位普遍感到所分配的名额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8.“在站两年"的规定没有弹性,缺乏科学性

据设站单位反映,博士后进站后,由于生活及家属安排等问题的影响,通常半年之后方能安心于科研工作。出站前数月,又要为寻找固定工作岗位而奔波。因此,实际用于科研的时间仅有一年左右。一年不可能完成大型课题。承担联系导师的研究项目,往往在关键时刻被迫中断。有专家反映,由于时间不足,考核没有强度,不少博士后的出站报告达不到博士论文水平。

9.对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出站报告的要求不一

据了解,各设站单位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出站报告的要求,或严格或宽松、或高或低,没有规范化、制度化的标准。严格的单位,把出站报告当作博士论文来要求。有开题报告,有同行专家评阅,有公开答辩。宽松的单位,则基本上由博士后人员自行把关,联系导师或设站单位学术分会负责人签字出站。全国博士后工作管理机构,尚未明确制定博士后出站报告的统一学术标准和质量评价制度,无法形成对博士后研究人员提高出站报告水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0.对博士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定工作有待完善

大多数单位能够按照有关规定,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及时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根据本单位任职资格要求,在出站前为达到标准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评定相应的副高级或正高级职称,优秀者可以破格晋升。但是也有少数单位不予评审,或规定“对方单位要求评审"(对方单位指博士后签约的出站后工作单位),方予以审议。

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请困难,资助强度太小

博士后基金的资助力度太小、申请手续较为繁杂,使之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后研究人员一致反映,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十分困难,而且,即使获得资助,平均一万元的强度也显得非常不足。目前的基金评审,是“撒胡椒面”式的“面上评审"模式。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专业的科研工作来说,一万元经费基本起不到资助研究的作用。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有一定的作用,但强度仍然不足。

12.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与合作流动站之间的关系需要加强

据了解,多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与合作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间,从博士后的招收考核,在站学术、技术指导,到出站报告的审阅、评价,都有密切联系。但是,也有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与合作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间,只是挂靠性的松散关系。企业交一定数额的合作、指导费,或称“挂靠费",联系导师“光临"企业几次,以后便只保持必要的手续办理关系。

在一个各种制度结构逐步按照价格制度和竞争机制规律运行的制度环境中,维持一个主体结构仍然保持“计划化"僵化特征的博士后制度的成本将不断上升。如此下去,交易费用增加、寻租活动频发、运行效率低下将成为必然。随着教育制度、科研制度的改革和人力资本的需求、使用与供给的市场化,创新博士后制度不仅具备了可行性而且具有了必要性。

我们认为,上述问题及调研中发现的其他问题,绝大多数均可归结为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博士后制度产生的影响,且主要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对博士后制度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认为,尽管通过枝枝节节的修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目前的问题,但不可能予以完全的解决。我们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及其趋势状况,对博士后制度进行深入的思考,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例如,只要用计划和指标来分配资源的资助方式不变,各单位在争取计划指标时只有收益没有成本的状况不变,那么不论国家投入多少,而指标永远是短缺的。我们认为,国家增加投入固然重要,但就制度设计而言更重要的则是投入的方式和机制。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博士后制度的积极作用,并从根本上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针对博士后制度,对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状况和趋势作出分析和判断,并据此设计我们的博士后制度。

13.管理体制与规模发展不相适应

小平同志曾指出,要创造一种环境,才能使人才脱颖而出。博士后的管理目前仍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在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初期,我国的博士后工作既要冲破计划经济的约束与市场经济接轨,又要以“培养一批跨世纪的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为目标。国家人事部推出一系列博士后工作和生活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人才,使我国博士后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利用单一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设站单位必须在保证制度和政策统一的前提下,形成一种比较宽松、灵活的管理模式,由此,对博士后培养管理体系的建设、健全和发展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优秀的急需的博士后生源供需不足

博士后教育制度的建立从政策和物质上为博士毕业生提供了成才的条件。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资料显示,“九五”期间,我国博士生招生平均增长率为15%,全国每年有10000名以上博士生毕业,其中50%左右有意向选择搞博士后科研工作。主要原因是:①博士后毕业能找到好的科研单位和好的科研环境,能更深入地开展本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②博士阶段的科研属于边缘学科或属于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的学科,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突破。③博士后教育制度的优惠政策能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当前,一些行业缺乏高层次的科研人员,招收博士后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现有的研究课题。这与博士生的进站目的存在差距,优秀生源,尤其是急需专业的生源紧缺状况严重。以上海新确定的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因外资企业、三资企业的优越工作生活环境及高薪,吸纳了大量的优秀博士,而与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与某些朝阳产业相关的学科在招收博士后尤其是优秀博士后方面却少有问津。这些已成为博士后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后备不足的因素。

15.保障体系与规模发展相脱节

制约博士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投入不足和博士后家属安置困难。针对全国博士后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以及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如何保证高质量的博士后队伍,已成为博士后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