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科研创新机制拓宽科研发展路径

探索科研创新机制拓宽科研发展路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6—2006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科研工作始终坚持“为学科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基本方针,以建设重点学科为基本抓手,以取得世界前沿性研究为方向,发挥学校在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研究上的多学科合作力量和集团优势,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科研机制创新,拓宽科研发展路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持续高涨,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探索科研创新机制拓宽科研发展路径

上海财经大学

1996—2006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科研工作始终坚持“为学科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的基本方针,以建设重点学科为基本抓手,以取得世界前沿性研究为方向,发挥学校在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研究上的多学科合作力量和集团优势,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科研机制创新,拓宽科研发展路径,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持续高涨,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构筑新型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平台

十年来,学校积极构筑适宜团队形成和发展的组织架构和制度环境,通过整合各学科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校内外、国内外的研究资源,构筑新型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平台,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通过联合攻关,力争产出重大创新性成果。1999年,教育部推出了建设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积极的组织申报,2000年学校的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入选第二批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计划。在此基础上,参照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运作机制,到目前为止,学校共建成了12个校级重点研究基地。这些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等方面已颇显成效,成为推动我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新动力。2006年成立的“500强企业研究中心”,通过建立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的全面资料库,对500强企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进行指导。从2005年开始,学校经济学院开始建设“经济学创新平台”项目,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于2006年7月正式成立,该项目得到财政部和教育部4 00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被教育部认为是新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前所未有的单列建设项目。高等研究院的目标是通过建立跨国的研究平台、跨学科的研究基地、跨体制的研究创新,为政府机构的决策提供支持,为经济组织的咨询提供指导,为学术机构的交流提供合作,并进行数据资源的收集处理、学术人才的培养锻炼和学术思想的传播。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大部分成员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2004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世博经济研究院,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已产出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反响。

二、以完善科研评价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提高科研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激励体系

十年来,我校以推动科研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采用主流科研评价体系、倡导合作研究为基本理念,加大机制创新力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对发表在权威刊物上的论文、承接国家级的研究项目,给予更高的权重;对为党政决策机构提供重大决策咨询、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应用对策研究的科研成果予以同样的重视;对那些进行重大项目研究的跨学科合作项目和研究人员也给予更高的评价;从而有效地促成了我校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大规模涌现,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承接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的项目数。同时,不断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实施了“十大科研标兵”评选活动,对入选精品成果和教研人员进行奖励,在职称评定、学术休假、岗位聘任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1996年以来,我校共新增和修订科研管理条例近20项,使我校的科研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从制度上确保了我校科研工作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三、充分利用我校的特色优势,强化应用对策研究,把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使我校成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库和智囊团之一

十年来,我校有一大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相关领导和部委的重视,得到好评,并对其相关决策产生了影响。如王洪卫教授主持完成的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大课题《上海市住房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为防范住房金融风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引起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对此作了相应报道,该项成果荣获上海市决策咨询建议一等奖;由我校牵头完成的《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C方案研究课题,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制订发展规划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获得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由干春晖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报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中的主要观点和对策建议通过《成果要报》(2005年第17期)上报中央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给予了关注,认为成果所反映的问题和所提的对策建议很好,很有参考借鉴意义,要求调阅相关成果,以便详细研究和借鉴。由邵建利主持的《商务部产业损害预警数据挖掘分析系统:价位分析的数学建模研究》项目提升了我国反倾销预警系统的科学水平,对我国产业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商务部和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已采纳到实际应用中。此外,我校还有多项国家社科项目成果被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作为《成果要报》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参考;还有许多省部级项目和横向课题直接被采纳应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积极探索学术交流新模式,为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学术交流工作,从机制上积极探索推动学术交流的新途径。学校设立了“学术会议基金”,支持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对于各院系(所)举办的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给予资助。从2003年起,我校每年举办一次学术月活动,以此为交流平台,各院系(所)充分整合自身力量,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集中地、大批量地召开一些高层次的学术活动,从而活跃学术氛围,推进理论创新,较大强度地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通过学术月的举办,我校在举办学术活动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组织和管理经验,并从2006年开始,将这些好的经验引入日常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当中,以促进日常学术交流活动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常规式的推动机制。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各种重大专题活动,组织全校范围内的主题学术活动,不失时机地推动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如2007年我校结合校庆活动,组织了一系列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2008年我校又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制订了“上海财经大学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学术活动方案”,以充分发挥我校的特色和优势,切实把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巨大成就、成功经验、前进方向总结好、阐述好、宣传好。

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我校科研机制的改革与探索有力地提升了我校的科研创新水平,促成了一批高质量、高显示度、高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产生,提高了我校承接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一,学科建设继续向纵深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有所增强。我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得以继续保持和发展,不仅保持了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而且于2002年又新增了财政学和经济思想史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于2007年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继会计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于2001年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后,2007年又有统计学、区域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与此同时,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电子商务、金融数理和金融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承担并完成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研究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1996—2006年,学校获准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131项,获准立项的省部级科研项目有544项。在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评审中,我校的张雄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申报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研究》获得立项,这是我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中的历史性突破。10年间,我校总科研经费达到9 187.7万元,说明我校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的能力明显提高。

第三,研究成果丰富,精品成果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1996—2006年,完成各类教材、专著、译著约2 502部,发表论文9 437篇,其中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篇,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3篇,SCI/SSCI/EI检索论文14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3项,其中一等奖27项,二等奖87项,三等奖143项。近几年来,获奖成果总数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第四,学术交流层次大大提升。十年来,我校主办的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学术研讨会共300次左右,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四千多人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做学术报告1 000多场。1998年举办的“中国国际商务学术研讨会”,2000年举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市场体系的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举办的“21世纪的中国经济:制度变迁与增长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举办的“全球化与经济增长:开放、创新与人力资本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举办的“转型经济中的审计问题国际研讨会”等,都是相关学科领域内较高层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规模大、影响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已有的成绩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海财经大学科学研究的“十一五”规划中,学校将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指导原则,以全国和上海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对策研究,继续推动学校向着“一流三化”和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迈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