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工程发展的梦想是这样实现的

生物工程发展的梦想是这样实现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诞生,主要是以解决生产、工厂和工程问题为指导思想,目的是要实现工艺装备一体化。国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接待了这位专家,并与他进行建厂谈判。华东理工大学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建立生物工程专业的院校。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从1955年至1980年,为抗生素制造工学阶段。马教授一直为专业的发展奋斗,他不仅是我国生物专业发展的功臣,也是我们的好老师。

生物工程发展的梦想是这样实现的

口述:张嗣良       

采访、整理:王 珊 庄英萍

时间:2012年11月18日   

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华东化工学院,在1955年首次建立了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开创了新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先河。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诞生,主要是以解决生产、工厂和工程问题为指导思想,目的是要实现工艺装备一体化。专业在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发展、演变和壮大,经历了抗生素制造工学、生化工程和生物工程三个阶段。

一、生物工程,民族梦想

中国曾经不能生产青霉素,让我们的民族受尽屈辱。什么时候咱们中国自己也能够生产青霉素,曾经是一代人的梦想。

1948年,有个美国专家来到中国,说是要帮助中国建立青霉素工厂。国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接待了这位专家,并与他进行建厂谈判。在谈判中,美国专家提出帮助中国建厂的条件是:建厂设备要向美国订购;厂里的主要技术人员要由美国人担任;工厂投入生产后50%的利润归美方。美方如此苛刻的条件最终使建厂谈判成了泡影。临走时,美国专家留下一句话:“你们中国能制造青霉素的人还没有出生呢。”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中国的抗菌素专家终于有了实现理想和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1951年,新中国生产出了第一批青霉素,它标志着新中国抗菌素工业的诞生。1952年,上海第三制药厂投产了,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生产抗菌素药物的工厂。1953年,上海成立了抗菌素研究委员会,全国各地的科学家纷纷加入抗菌素研究队伍当中。1957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1961年2月13日更名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成立,所长陈善晃。化学工业部医药工业设计院也从石家庄迁来上海,这两家院所成为上海医药工业科技的骨干力量。1958年,童村调至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领导抗生素生产工艺和新抗生素的开发研究。1961年升任副院长,在他的领导下,金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新生霉素、头孢菌素C等抗生素生产工艺相继在工厂中推广应用。随着抗菌素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高等学校里也开始设置专门培养抗菌素研究人才的系、科。华东理工大学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建立生物工程专业的院校。

二、应势而生,艰苦创业

我们学校在1955年建立了这个专业。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从1955年至1980年,为抗生素制造工学阶段。我们学校这个专业成立的最大功臣,是院长张江树和有机化工系主任冯成湜两位教授。当时,高等教育部通知我们学校去北京参加会议。高教部副部长曾昭抡对张院长和冯教授说,我国要自力更生,大幅度增产抗生素,急需这方面的科技人才,所以决定新建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这个专业属于化学工学类。当时我国与苏联交好,国内还有苏联专家,所以他们建议把这个专业设置在华东化工学院。张江树、冯成湜两人返校后,向院党委汇报并经讨论后决定接受此任务。为此,冯成湜教授到北京化工部医药司和卫生部教育司进一步商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招生人数等具体细节。卫生部决定将参加领导我国第一批抗生素青霉素试制研究的原在北京医学院任教,并曾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抗生素室工作的马誉澂教授调来支援华东化工学院,化工部医药司同意在财力和物力上对新专业进行支持。学校则决定抽调化工原理教研组王承明教授负责该新专业的筹建工作,并争取从复旦大学生物系和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分配毕业生来校补充师资。

1955年冬,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由苏联、波兰等国专家参加的全国第一届抗生素学术会议,华东化工学院副教务长邵家麟教授、有机化工系主任冯成湜教授、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教研组主任王承明教授以及马誉澂教授前往参加,并听取各方面专家对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设置的意见。会上,马誉澂教授被聘为全国抗生素学术委员会委员。这时候由于国家抗生素工业建设的迫切需要,化工部医药管理局提出了要加速建设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尽快早出人才。面对国家的迫切需要,学校决定把化学制药工学专业1953、1954两年进校的学生抽调部分转入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学习。作为抗生素专业的第一、第二届学生,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抗生素工艺学,还有下工厂实习环节等。这项措施的实施使得学校在1957年就有了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首届毕业生,这也是中国自己培养抗生素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开始。由于这个专业确立了与工厂实践紧密结合、与生产线、工艺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重点进行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的研究,也立足于解决生产与工程问题,所以一直以来毕业生们深受抗生素研究、制造单位的青睐。

我们学校当初建设这个专业还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开头几年,学校是克服了师资短缺、完全没有教材等的困难才取得专业建立之初的成就的。1955年至1957年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办学初期,教研组教师仅有10余名,这些教师都属于有机工业系。当时俞俊棠作为具备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和一定的生物知识,并且还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中青年教师骨干,被选派承担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的筹建工作。学校通过自己编写各种相关教材,请工厂技术人员到课堂授课,组织学生去上海第三制药厂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努力,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将原化学制药专业的部分三年级学生培养成了抗生素制造专业的毕业生,给华北制药厂(我国“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和有关研究、设计单位输送了我们国家第一批抗生素制造专业的对口人才。学校从1955年起每年招生30~60人,在1955~1965年期间,学制为5年。1956年国家首次开始招收副博士研究生,学校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位列其中,在当时,马誉澂教授就获准成为学校首批4位研究生导师之一。在1958~1976年之间,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曾经又一次改名,改为抗菌素制造工学专业。学校在1958~1964年间的夜大学部,也开始招收学制为5年的抗菌素制造工学专业,它的教学计划基本上与全日制本科专业相同,只是不安排教学实习的环节。

在这个专业发展有点起色的时候,学校的师资也有了变化,如在1958年王承明教授调至其他专业。但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最让人痛心的事,就是马誉澂教授在1966年因患肝癌去世。我是1963年毕业然后留任学校的,所以还记得当时大家的悲痛场面。马教授一直为专业的发展奋斗,他不仅是我国生物专业发展的功臣,也是我们的好老师。

在1958年后,学校的抗生素专业已经逐步完备起来了,在这期间学校出版了专业教材,建立了专业实验室,使得这个专业成为当时很热门的专业。到了1959年6月29日,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经上海市高等教育管理局批准又改为了抗菌素制造工学专业。1961年后,这个专业曾属第一有机系。后来“文革”的发生,使我们专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我们学校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为此整整停招了6年。直到1972年才又开始恢复招生,招收工农兵学员。虽然学校开始恢复招生,但是我们这个专业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我们真正的发展要到“文革”结束后。我记得当时的教研组专门改名为专业委员会,委员会的负责人是俞俊棠。学校从1972年“文革”期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30人(1974年招生60人),学制为3年,这种情况一直到“文革”结束。而到了1977年年底,全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学校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迎来了春天,开始恢复招生,每年招生60人,学制改为4年。

三、抓住机遇,蓬勃发展

我们学校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之所以能在“文革”一结束就开始大发展,是与当年学校老师们的努力分不开的。在那个年代,大家冒着风险去为这个专业做事情,比如为了在工科大学中建设好生物化学课程的问题,为应用生化和生物技术相关专业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我们学校的兼职教授、已故的著名生物化学家沈绍文先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还有以袁勤生教授为首的生物化学教研组从上海科技大学整体调入我校,他们为工业生化专业专门编纂了《工业生化》教材。学校的这个“工业生化”专业在1976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标志着学校正式开设生物化学课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生物化学课程在学校向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生物化学专业开设。1994年,生物化学课程被确定为华东理工大学首批重点建设课程之一。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材的发展,比如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的,学校专业建立之初就没有教材。后来随着专业发展的成熟,我们学校的老师们自己编了不少的好教材,有些教材还拿过很多的奖项。最早的教材是1954年12月,由马誉澂编著的《抗生素论文集》(第一版),这本教材也是国内第一本抗生素学知识读本,这些教材为我们学校专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第一本教材的出版,学校教材的发展就如同雨后春笋,如光是由马誉澂教授独自编著的就有1955年12月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抗生素》(第一版)和1959年4月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抗菌素》(第二版);到了1965年12月马誉澂教授又带领刘颐屏、张玉妹、郑昌亮编辑了《抗生素》(第三版)。学校为了拥有更好的教材,决定在1972年重新编写教材。我们这些专业老师们跑遍了全国各地。我们大概到过大连、沈阳、天津、北京、汉口、南京、无锡、苏州及上海等各地的抗生素生产厂家。跑了这么多地方,目的就是为《抗菌素生产工艺学》(上册)的出版收集资料。终于到了1974年4月,这本由华东化工学院,上海第三、第四制药厂联合主编的教材出版了。教材出版了,我们真是高兴啊,觉得这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

学校除了在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就,在科研方面的建设也很有建树。和前面的专业、教材的发展一样,我们学校的科研也可以说是历经坎坷。虽然有那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还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我进校之前,也就是早在1955年以前,我们学校基本上是以解决某些常用抗生素的生产技术问题为主,后来才逐渐转入新抗菌素以及农用、畜用抗菌素领域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学校陆续开始进行新抗筛选、菌种选育、抗生素生产工艺生物合成机制、实验室发酵罐研制和发酵参数检测等科研工作。而学校抗生素的真正发展是从链霉菌转脒基酶项目的研发开始的。那时候做研究的条件和环境是真的很苦,可以说,我们完成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研究结果发表在1965年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上。另外,在王承明先生和俞俊棠先生的建议下,学校在实验五楼一层建立了拥有200L发酵罐的实验室,主要用于抗生素的发酵、提取中试研究。就是在这个实验室,“文革”期间我们生产了制霉菌素、林可霉素、光辉霉素、丝裂霉素等抗生素产品。学校最早研究传感器的工作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俞俊棠先生等开始的。

学校的许多研究成果解决了当时国内的很多难题。比如从1974年起以李友荣为主的溶氧组展开了研制耐蒸汽灭菌的溶氧电极的工作,就是他们首次解决了溶氧膜高温灭菌后溶胀变形的问题。到了1975年,他们研制的FCYⅠ型溶氧电极分别成功地用于长征药厂的发酵过程检测,在国内首次取得了过程溶氧参数的曲线。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工厂的生产发酵,填补了我国发酵行业溶氧参数检测的空白。除此之外,他们还研制出了Ⅰ、Ⅱ、Ⅲ、Ⅳ、Ⅴ各型号溶氧电极,都通过了科技鉴定,并获得了4个奖项。到1978年5月,溶氧电极小组与苏州第二制药厂协作,自行研制了BFⅡ12型10L半自动玻璃发酵罐,在一年的运行过程中通过了9批36罐次的实验,将青霉素的产量从500u/ml提高到3100u/ml,这项成果通过了国家医药总局主持的鉴定。在这之后,国家医药总局还专门拨付了15万元经费,用于该发酵罐的生产推广。这个发酵罐后来共发展出了3个型号,获得过3次科研成果奖。

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多么的不容易呀。虽然我们学校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我们深知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给我们学校发展生化工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此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发展就由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即由抗生素转为生物工程的发展,时间是从1980年到1995年。

其实早在1960年代初,那时还在世的马誉澂教授与苏元复教授探讨学科发展方向时,就已经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生化工程的概念,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件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受到重视。那时候,我们国家恰好经历了十年动乱,而国内外生物技术却得到了飞速发展。所以到了1980年,在俞俊棠教授的主持下,学校决定把抗生素专业改名为生化工程专业。当时,学校还为此专门邀请了国际著名生化工程专家Aiba教授前来讲学。这在当时可谓是一件大事啊。那时候学生们都以能够聆听Aiba教授的讲学为荣。1982年5月在学校部署下,成立了生化工程系,由俞俊棠教授任系主任,下面还开设了生化工程和生物化学(1972年从上海科大调整来我院)两个专业。到1984年成立了生化工程研究室,同年还筹建食品工程专业。学校在这一阶段不仅拓宽了办学范围,而且还编写新教材,研究过程工程原理,开展系统的研发工作。它的发展与抗生素制造工学比较,整体思路没有变,依然强调的是与工厂实践紧密结合,与生产线、工艺紧密结合,重点进行工艺工程装备一体化的研究,着眼于解决生产问题、解决工程问题。

我记得在1986年6月19日,经校党政联席会讨论,同意我们建立生化工程研究所。俞俊棠教授是所长,谢幸珠教授和我是副所长。1986年随着专业面的扩大,为了使它更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的需要,专业名称扩大为生化工程专业,1986年因教委统一专业名称,又改称生物化工专业。在同一年食品工程专业开始招生。我们这个研究所的发展之所以发展得比较顺利,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随着国家在“六五”、“七五”期间对生物技术领域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和国家“863”高科技研究项目把生物技术列入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规划,国内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学科获得了蓬勃发展,我们学校也乘着这股东风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了。

到了1986年3月,学校成立了生化工程学科委员会,俞俊棠教授任主任(1986年3月~1993年6月),其后由屠天强教授(1993年6月~1995年9月)、袁勤生教授(1995年9月~1996年6月)任主任。生物工程学科覆盖生物化学工程系,生化工程研究所和华东生物技术工程公司于1986年成立。随后又相继成立了生物化学研究所(1993年)、华震科贸技术公司(1993年)。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于1989年通过论证和答辩,国家计委同意在华东化工学院建立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我记得实验室是1991年开始筹建的,到1995年11月通过验收。这样我们开始招收生物化工的硕士了,在人才培养上迈进了一大步。在1990年又率先成为生物化工博士授予点,俞俊棠教授成为国内第一个生物化工的博士生导师。

在整个抗生素制造工学的发展阶段,学校在教材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教材编写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俞俊棠教授带头编写出版的最多,质量也是最好的。这个时期的教材包括在1980年7月由俞俊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抗生素生产设备》;由华东化工学院、沈阳药学院合编,邬行彦、熊宗贵、胡章助主编的在1982年5月同样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抗生素生产工艺学》;1991年12月由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俞俊棠、唐孝宣主编的《生物工艺学》(上册);1992年5月由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俞俊棠、唐孝宣主编的《生物工艺学》(下册),这本书在1996年1月获得化学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它们的面世为学校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img58

四、厚积薄发,全国领先

我们学校这个时期科研方面发展得很好,我们获得了很多的经费还有其他的政策支持。比如从科研经费方面来讲,“六五”期间,在国家科委和教委的支持下,拨给我们用于开展生物反应器和酶工程的经费10余万元,引进、吸收实验室发酵罐经费9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项研究。正是由于国家的支持力度大,研究才得以顺利进行。在“七五”期间,学校在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生物技术口中共获得有关生物反应器和其他方面的课题8个,其中3个为主持单位,共获经费320万元。此外,学校还获得“863”高技术课题3个,经费170万元;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和市科委课题经费约50万元,成立生化工程研究所。

由于学科拥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基础,在1989年6月立项建设的“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11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199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同年根据实验室发展特色,重点实验室更名为“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3月、2006年3月、2011年3月三次通过国家评估,成绩良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在研究方面的顺利发展带来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可以说,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那么弥足珍贵。1980年,学校研制成功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带有压力补偿膜的FCYⅡ型溶氧电极,这项技术的成果改善了原有电极的性能,开发了用于750ml摇瓶发酵的FCYⅢ型溶氧电极。这两种电极在1982年2月通过了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委托江苏省医药管理局主持的专家鉴定。还有一个就是在1989年研制的FCYⅣ型溶氧电极,它是一种专门为小型发酵罐配套的气压平衡式原电池型溶氧电极,最后是通过上海市科委鉴定的。第三个是从1987年开始接受国家“七五”攻关传感器项目,目的是要追赶瑞士Ingold和日本丸菱DY型的溶氧电极,最后也获得了成功。同时FCYⅣ还被拿到美国NBS公司去做性能测试,检测显示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Phoenix电极。我们学校还研制成功了多种生物传感器,如以氧电极为二次传感的BOD微生物电极和胆固醇电极,以化学修饰电极为基础的葡萄糖电极和谷氨酸电极。此外,学校的一个系列化实验室生物反应器、发酵过程在线计算机控制、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究(“八五”攻关课题)取得了重要进展,这项研究反映了生物过程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和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三个研究方向的综合成果。这项成果也获得了两项大奖,就是在199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关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学校在1994年开展了动物细胞(杂交瘤细胞、CHO细胞、昆虫细胞等)大规模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还长期得到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等的大力支持,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如建立了由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培养过程及生物反应器设计放大与强化技术、大规模高密度流加和连续灌注培养技术、培养过程计算机实时监测与控制技术、病毒类产品大规模高效生产技术等核心技术组成的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平台。我们学校为此申请到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和“863计划”课题,而且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和贴壁细胞培养用微载体。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Vero细胞培养生产乙脑疫苗和CHO细胞培养生产乙肝疫苗,开发了无血清培养工艺应用于杂交瘤细胞培养。这项成果获得199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img59

张嗣良教授(站立者)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鉴定会

目前我们的发展状态不同于前两个阶段的发展。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对象要深入细胞内,开始细胞内转录谱、蛋白谱的研究,要进行的是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利用多尺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生化工程已逐渐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学校也顺应发展的潮流在1996年成立了生物工程学院,1998年生物化工专业更名为生物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在以后的发展经历了专业的扩展等发展。学校的生物工程学院主要包括: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工程系(1999年更名为生物工程系)、应用生物学系、生化工程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华东生物技术工程公司、华震科贸技术公司、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阿华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方—华东联合生物技术研究所、海洋生物化工研究所等,还包括1996年11月随着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同时学院的学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物化工硕士点(1981年批准)、生物化学硕士点(1990年批准)、生物化工博士点(1990年批准,全国第一个)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授予点相继建立。除了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外,学院还在1999年被批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这样我们学校的师资得到了质的提高和发展。到2000年时,我们的专业被批准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生物化工国家重点学科。

这个时期,学校的教材主要有1997年7月由俞俊棠、顾其丰、叶勤编写,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工程丛书;张元兴、许学书编写的《生物反应器工程》,于2001年10月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还有一本就是储炬、李友荣写的于2002年1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

img60

张嗣良教授(正面右一)参加国家“九五”攻关课题鉴定会

当时专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生物技术产品和上游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如何开展面向生产和工程技术的学科研究。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在“九五”期间,我们学校的重点发展方向是生物技术上游和产品路线,最重要的就是阿华所、鲁华所成立了。在“十五”与“十一五”期间,我们又把上游技术与生物反应器工程相结合,研究围绕包括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催化过程、植物细胞和高等真菌培养、动物细胞和人体组织工程在内的诸多方向。有了方向和措施后,我们学校在解决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获得的奖项就有13项之多。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际学术奖2项。另一方面,专业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在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装置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基于基因、细胞、反应器三个研究层次的生化过程优化与放大理论,进一步研制了用于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的装备技术,将其成功地应用在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等二十多个产品上,大幅提高了产品产量,并成功放大到工业生产规模,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生物制药工程研究方面,建立了微生物细胞表达蛋白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平台,特别是在蛋白/多肽类药物规模化制备技术平台建设方面基本确立了国内龙头地位,这是值得庆贺的。

我们学校在生物催化过程研究方面,重点围绕着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生物转化技术和非水介质中的酶反应工程,开展了生物催化剂定向筛选、高效表达、微环境调控以及反应器工程研究。这项研究成果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而且在申请专利和获奖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学校的这项研究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授权专利3项,还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植物细胞及高等真菌培养工程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项成果获得国际学术奖和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这是我们学校实验室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研究的结果。而这个团队的学术带头人钟建江教授也于2002年被日本生物工程学会授予国际学术奖“YoungAsianBiotechnologistPrize”,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杰出学者。可以说这是对钟教授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研究的肯定。除了这些,我们学校还取得了其他许多领域方面的成就。学校在动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工程方面,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和上海市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最后申请发明专利22项,授权3项,公开14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学校还在“十一五”期间,根据科学的发展及学科的交叉将研究方向整合为生物过程与产品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及生物系统工程三大发展方向。这三个方向的确定,基本上将研究指向了原先的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催化过程、植物细胞和高等真菌培养、动物细胞和人体组织工程以及新兴的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工程、微分析技术、蛋白质组学等方向。学校在此期间获得了许多奖项,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际学术奖2项;承担“973”计划3项、“863”计划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8项,横向合作和技术转让55项,合计科研经费达到1亿多元;在国内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794篇,其中SCI收录410篇;完成专著22本;另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项。

学校到目前为止,累计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4542人,其中生物工程(含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2578人,生物科学(含生物化学)专业1191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585人,生物技术188人,还有各类国家医药总局委托培养的短训班学员660多人;到2006年年底,共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701人,其中生物化工478人,生物化学25人,生物科学与分子生物学111人,发酵工程69人,食品科学18人。

回首我们生物工程学院的发展,真是感慨万千。它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这种努力是值得的,因为我们为国家生物工程这方面培养了许多人才,而这些人才又为国家的生物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也让我们这些老一辈的研究人员感到欣慰。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从中国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一路发展至今,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坚持生物技术工程化与产业化方向,把生物科学与工程学研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发展基于系统生物技术的生物过程研究与产品工程研究,逐渐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学科。这些不仅是我们老一辈人的希望和为之努力的目标,更是需要年轻一代继续为之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