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党对青年辅导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研究

提高党对青年辅导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辅导员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一类群体,既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又肩负着教育青年学生的任务,青年辅导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感悟直接影响下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党对青年辅导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研究

邹彩霞

(上海政法学院 法律学院 201701)

摘要:青年知识分子是我党重要的生力军,青年辅导员更是承上启下、影响深远的一个特殊群体,然而青年知识分子包括青年辅导员的党性有所滑落,提高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具有时代紧迫感。青年知识分子在知识结构、社会参与、人生价值和政治思想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对党的发展有利有弊。青年知识分子对巩固执政党的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采取一切方法提高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从关心青年知识分子发展的层面和加强青年知识分子党性和社会主义科学理念教育层面进行综合培养。

关键词:青年知识分子 党的凝聚力 党的影响力

青年知识分子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党的人才的重要储备,是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青年辅导员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一类群体,既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又肩负着教育青年学生的任务,青年辅导员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感悟直接影响下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日益完善的今天,在信息化、数字化不断推进的当下,青年知识分子对党面向现代化、全球化、知识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之下,青年知识分子对党的信仰逐渐消弱,要发挥好青年知识分子的作用,则要提高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我们要在理念和实践中改进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方式,吸引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向党靠拢,为党和人民服务。本文从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着手,寻求具有普适性的对策,提高党对青年辅导员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青年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

(一)青年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特征

21世纪,我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为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们在理论学习上,受到社会需求的强烈推动,学习条件好,学习过程有连续性,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学历趋高化。知识积累更为系统化,知识结构更为合理化,特别是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较高,能够熟悉并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的比例远远高于老年知识分子。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在知识结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和特长,无疑使他们处在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的最前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青年知识分子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胸怀对国家昌盛、民族富强的使命感责任感,用所学知识跨越科技高峰,这正是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崇高追求,也是他们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绝佳途径。

(二)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参与特征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非常关心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青年知识分子有别于其他群体,他们不仅具有青年人的活力,而且有知识分子特有的民族气节;他们民主意识浓厚,有强烈的反专制、反强权、求自由、求发展的愿望;他们富于创新,勇于探索;他们不愿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思考,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注重参加民主生活的实践和重视自身的民主权利,对现实生活中的民主管理、民主选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文化社团活动参与意识十分强烈,希望在各项活动中锻炼能力、展示自我,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理解和信任。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个性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上。他们反对纯粹理性的说教,对任何事物都持有批评的态度。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目的需要,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在行为上具有对权威强制的不服,对不同意见的不满,对传统教育的反抗,对束缚和干涉的反抗。他们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对任何事情,目标期望值过高,存在着满不在乎的情绪和感觉。

在生活价值观方面,他们极力谋求成为“工具合理性”人才,以自己的劳动和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去谋求自身生存。他们的交际圈日益缩小,人际交往简单,而且讲求实用和功利,对无兴趣之人和事非常冷漠。这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由于受时代的运行模式影响,他们一方面追求更为实用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更新(许多人拥有多类资格能力证书),追求高学历、高职位、高待遇,学习任务重,另一方面又贪图个人享乐,推崇我行我素,责任感比较弱。他们不是父辈那种理想的、奉献型的群体本位主义者,而是倾向于务实的、功利性的、享乐式的个体本位主义者。

(三)青年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特征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代生活方式和观念,选择怎样的价值观成为青年知识分子人生发展的新课题。青年知识分子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层次,他们思想敏锐,心系祖国命运,关心人民疾苦,富有良知和正义感,对事业满腔热忱。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够找到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与社会、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关系的最佳契合点,更加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利益。在思考生命的本质时,更加现实而非浪漫,他们的价值观在经历了新的矛盾和困惑后日趋成熟。

可以肯定,当代青年知识分子人生价值观的基本格调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不可忽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经济行为自由、开放等市场经济因素作用下,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程度冲击。在少数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中,集体主义价值观被抛弃,他们转而信奉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价值观的取向上走向多元,陷入混乱,出现了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等行为倾向。青年知识分子处于人生上升时期,其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价值观可塑造性较强,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引导,使其价值观始终朝着理性、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特征

由于党的长期教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政治立场坚定,是非观念鲜明。他们坚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武器,这一信念已经扎根于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尤为关注,认为这是党与时俱进、科学执政的具体体现,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感悟。

但是,青年知识分子缺乏实践经验,缺乏老一代知识分子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亲身经历,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自身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锻炼。有的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认为这一切似乎离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越来越远了;有的面对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与“杂质灰尘”分辨不清;有的对社会发展中许多问题的理解简单化、片面化,只是表层的、肤浅的、零碎的、不成熟的概念化认识;有的对当今社会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思想上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和看法,对事物发展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产生偏激情绪;有的追求绝对民主,片面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最主要的是经济效益,思想政治、理想道德无关紧要。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反映出部分当代青年知识分子辨别能力薄弱,导致了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行为上的盲目与动摇。

二、青年知识分子对巩固执政党地位的作用

青年知识分子一方面是生力军的集合体,一方面是先进知识和技术的核心人群,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后备力量,在发展党的事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的重要作用。

(一)从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看,青年知识分子是重要的构成者

作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与青年知识分子息息相关;青年知识分子在党执政的阶级基础中,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重要构成者。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构成要素中,青年知识分子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青年知识分子所占比重还会不断增加。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以来,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科学论断后,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得到了全党的广泛认同,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成为党的可靠后备军。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的重要构成方面在不断扩大和加强。

(二)从党的历史进程看,青年知识分子是党的执政事业的推动者、继承者

“知识就是力量。”作为掌握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知识分子,是当代中华民族社会精英中的一部分,在党的执政事业中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和力量优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成为青年知识分子听从召唤、体现责任、显示才智、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竞显风流的广阔历史舞台。正是由于青年知识分子这样一支重要的力量积极参与了党的执政事业,从而给党的执政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党的执政事业的发展进步。作为党的执政事业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是不可替代的。

(三)从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战略看,青年知识分子是争夺的重点对象

当代世界依然存在着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意识形态利益等,因而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以及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利益之争和生存之争,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且在近期或者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状况将不会有多大改变。正是从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社会意识形态的利益考虑,西方敌对势力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出现于世界舞台、一个繁荣的中华民族出现在世界东方、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同他们进行较量,所以一直没有放弃遏制社会主义中国前进发展、中华民族和平崛起并使中国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政治企图。

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战略主要放在青年知识分子身上。综观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青年知识分子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政治演变。通过各种方式向青年知识分子灌输西方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政党制度、民主形式、自由程度等,尽可能地在青年知识分子中播撒不满的政治种子,逐步培植政治上的反对者。二是经济演变。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现实的经济发展优势、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不足,向青年知识分子灌输西方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和我国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尤其注意利用西方目前所处的经济优势,通过经济资助的方式,如向青年知识分子提供出国访问、出国进修、出国留学、出国考察以及课题研究的经费,来收买人心,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培植亲西方的思想感情、政治情结,诱发青年知识分子对党的离心倾向。三是文化演变。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体育、互联网、宗教、学术交流等方式,向青年知识分子灌输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生活方式,使青年知识分子在逐步认同西方文化、逐步接受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成为怀疑、否定、背离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新生力量。总之,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政治演变、经济演变、文化演变的方式,使青年知识分子逐步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信心,走向他们指出的希望之路。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争夺青年知识分子、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可麻痹大意,要居安思危,“狼来了”的危险依然存在。

(四)从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教训看,青年知识分子的离心倾向是重要因素

在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走向失败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青年知识分子自始至终是一支重要的参与力量。在反对苏联、东欧共产党以及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类政治组织和政治宣传中,在游行、示威、集会、罢工的政治实践中,青年知识分子是积极的参与者。苏联、东欧国家青年知识分子离心倾向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表示怀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精神垄断”、“文化专制”,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是一种政治标签,内心并不信奉它、实践它。二是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青年知识分子认为社会主义先天不足,是历史发展的歧途,是难以实现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性障碍,缺乏生机,缺乏活力,缺乏民主,缺乏法治;社会主义制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体制内解决不了,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三是对党的历史不够尊重。一些青年知识分子认为党的历史是失败的历史、罪恶的历史,出现的失误太大,产生的问题太多,带来的灾难太重,包括肃反扩大化、严重的个人崇拜、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缓慢、腐败问题严重、民族问题处理不当等。四是对西方国家的向往。一些青年知识分子认为,西方国家是理想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快,科技水平高,民主自由多,生活质量好。西方国家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天堂。透过历史的尘埃可以看出,苏联、东欧国家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在影响着、决定着他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正是苏联、东欧国家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上出现的离心倾向,使他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发生逆转,导致苏联、东欧共产党失去了青年知识分子这部分阶级基础,失去了青年知识分子这部分社会中坚力量,他们由当时苏联、东欧共产党的拥护者、支持者、参与者,变为苏联、东欧共产党的旁观者、反对者、掘墓者。因此,我们只有对青年知识分子施加正面的影响,增强对其的凝聚力,才能避免失去青年知识分子这个重要群体。

三、提高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对策

(一)为青年知识分子建立良好的国内生存、发展环境,增强社会主义信心

1.着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化,为青年知识分子创建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影响青年知识分子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本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客观环境和舆论宣传环境过分地夸大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概念,致使青年知识分子盲目地把扎根大城市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不利于人才的正确使用,也不利于全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更不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应当有所侧重地保护青年知识分子向全国各地进行多元区域发展。

2.逐步完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为青年知识分子打造健康的精神家园。青年知识分子作为“80后”一代的代表,其自身的成长环境在于一个各种体制急剧变革的年代,物质水平的提高和精神家园的缺失反映在这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中,这种问题迫切需要社会建立完善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从点滴着手,填补内心的道德符号,培养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

3.充分提供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为青年知识分子指明发展方向。当前的人才流动机制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青年知识分子往往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发展方向而盲目选择,党和国家应该科学制定人才流动机制,合理安排和正确引导。

4.重点掌握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工作现状,给予及时的社会引导。青年知识分子应当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现状,这样才能向社会传递积极的群体信号。

(二)为青年知识分子提供更多全面了解西方社会的机会,消除神秘感和崇拜感

1.正确对待东西方差异,整体袪魅,全面、正确地认识西方的优势和劣势,避免盲目崇拜。基于国情的原因,我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很少一部分出国深造,甚至连短期出国旅游的也为数不多,获得国外信息的途径较少,因此对国外某些优越性过分地放大和崇拜,神秘感增加了好奇心和向往感。只有整体袪魅,让青年知识分子自己去感受和辨识西方的优势和劣势,才能避免盲目崇拜。

2.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优越感。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接受着貌似多元而缺乏核心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缺失或不足不仅使青年知识分子缺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而且缺乏自身的精神支柱,应当研究并改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为今所用。

3.提供广阔的空间和途径,给予青年知识分子去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传递中华文化,学习西方科技。国家应当学习日、韩等国的出国留学政策,给青年知识分子提供更多出国深造的机会,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学贯中西。

(三)重视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吸纳和培养,重在培养

1.给青年知识分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当前党的用人策略越来越向青年知识分子倾斜,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但是,这种培养机制尚不够完备和全面,缺乏培养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应当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给青年知识分子足够的发展空间,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其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依附力,真心真意跟党走,实实在在创事业。

2.重视对非党员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发展,吸引广大青年知识分子以更加慎重、更加明确、更加纯洁的动机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有一部分在高校就读,而很多人处在工作岗位甚至是无业体制外状态。党在高校的组织建设比较规范和完备,然而在单位和社会上,对非党员青年的培养和发展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而这部分人群占绝大多数,这部分人群是党更需要凝聚和影响的人群,应当加大这一方面的制度建设。

3.加强青年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让好的思想和观念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青年知识分子本身是一个比较活跃、比较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相互之间的交流能够相互影响,但是由于工作的局限,青年知识分子的交流范围并不广阔,应当提供更好的区域及行业交流的平台。

4.经常组织青年知识分子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政治敏感性和时代是非感。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管理和教育相对比较松散,党内活动不够丰富,有关的知识培训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形成很好的影响。应当将这种培训系统化、常规化,提高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敏感性,能及时鉴别和应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经受得住诱惑和考验。

5.开展“青老结对”的火炬传递计划,形成梯队式培养结构。党的干部培养一直很注重年龄梯队,但对普通青年知识分子也应当采取有效的培养机制,这样才能为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将青年知识分子的力量凝聚在党的周围。

(四)对青年知识分子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科学教育

1.采取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科学教育的实质内容。当前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党性教育局限于学习文件等较浅的层面,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并不全面,也不正确,甚至是漠不关心、无所谓,这种状况不利于党的事业和目标的实现。应当采取更多实践方法,切实让青年知识分子意识到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性。

2.建立不间断、连续性教育的科学教育体系。当前,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科学教育处于比较松散、随意的状态,在某个阶段特别重视,某个阶段又忽视。应当建立系统、长期的教育体系。

3.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逐一跟踪”,进行发展年度评估,结合青年知识分子自身发展,持续推动教育结果的提升。

总之,提高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个战略性问题,也是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集合各方面的综合力量,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实现这一伟大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