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论当今大学生成长的途径

浅论当今大学生成长的途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上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教育部组织的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这里用了“长城”一词,说明健全人格建立的不易。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二点希望是: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创业者,必须培育、养成自己的创新精神。科学是反传统的,是超越常规的。

浅论当今大学生成长的途径

叶 苗 杨永彬

(武汉科技大学)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上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回顾了清华大学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指出清华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特别表达了对当代青年学生的三点希望,并指出:“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对于我们总结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一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深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一、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一点希望就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教育部组织的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意愿,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道德素质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但同时,因为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和进入社会准备阶段,对未来充满奋斗的渴望和生活的希望。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痛苦挣扎,难免思想稚嫩,难免困惑多多。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学生辅导员,须经过苦口婆心的教育,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大学生们跨越生命的鸿沟,帮助他们完成思想的洗礼。

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第一,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常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磨炼和自我提高,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第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善于与他人交往,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事业和友谊,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面的态度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的态度。第三,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社会、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不必羡慕人家,不要苛求自己,培养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呼吁“建立起人格长城来”。这里用了“长城”一词,说明健全人格建立的不易。但同时也说明,健全人格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像长城一样牢固,可以抵御各种歪风邪气。

人在社会中总要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和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大学生具有本能的交往欲望,希望建立一个多元的人际环境,求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以实现自己成才、成功的目标。但是许多大学生虽乐于与人交往,但不太善于与人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现代化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不是瓦特、爱迪生那个时代,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决定了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达到成功的彼岸。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形式不断增多,任何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与他人真诚的合作共事。在具体培养上,可利用思想概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优秀品质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思想概论课的功能,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百折不挠、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

二、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二点希望是: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不满足大自然给予的现成的东西,通过实践创造人所需要的一切,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但面临人才竞争的压力,而且处于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环境。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创业者,必须培育、养成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在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都感到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这既反映了生存竞争的压力,也体现了完善自身的动力。因此大家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紧知识储备,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

作为大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充分利用当前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创新的工作是不可能演绎出来的,它是一种超越。超越就要想象,想象可以超越一切。诺贝尔奖得主的选题多是根据兴趣确定的,用爱因斯坦的话讲就是“神奇的好奇心”。他还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好奇心和兴趣是产生“奇思异想”的基础。科学是反传统的,是超越常规的。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不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教育,要善于科学地怀疑,敢于对约定俗成、既成事实的东西,经过自己的再思索,有新的发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养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品质,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传统的理论不见得全是真理,权威人物也不是神。盲目迷信权威和名人,把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当作金科玉律、永恒真理,就会窒息自己的创造力。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要与时俱进、注重实践,在人类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创新。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的建设,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评价方法,促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衔接和结合,营造学生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只有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才能够更多地了解国情、民情、党情,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才能够锻炼真本事,增长真才干。到社会上实践一段时间,看问题的视角就会不大一样,能力水平就会大不相同。目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更多样、形式更灵活、渠道更广泛了。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过去的有组织性开始向自主性转变,由过去的集中性开始向分散性转变,由过去的无偿性开始向有偿性转变,由过去的专业性开始向社会性转变,由过去的单一性开始向多元性转变。这些转变,是时代进步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从根本上讲,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创意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更好地走入社会。能力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本事”。因此,大学生要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教育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入学军训、生产劳动等教学环节的社会实践活动,自愿参加“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等各种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加勤工助学、科技发明、创业办企等自主性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真才实学,感悟人生真谛。

三、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三点希望是: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和人格健全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是大学生中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如重视个人前途,缺失社会理想;注重自我价值,淡漠社会价值;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奉献的精神等。现在有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不是偶然的,既与社会环境有关,也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还与高校的教育管理有关。从社会方面看,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利益的多元化导致社会思想的多元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凸显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而部分大学生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认识与理性升华的能力,所以在认识上容易走极端,常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事业激情。从一些大学生自身看,从小学到中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往往只有一些美好、朦胧的想法。所以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思想和心理转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从高校教育管理看,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等还存在着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要求没有得到有效引导。

目前,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词语就是“郁闷”:“考试没考好,郁闷”“生活遇到困难,郁闷”“同学关系处理不好,郁闷”“竞选学生干部没有成功,郁闷”“马上毕业要找工作,郁闷”等等。“郁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世界,表达出了许多大学生上下求索的徘徊和朦胧情感的困惑。如果这种郁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和释放,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产生心理疾病。一个人的健康表现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只有具备三种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①神经衰弱,这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据调查,神经衰弱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在8.5%左右;②抑郁症,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卑,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与人交往,甚至悲观厌世;③焦虑症,通常表现为一个人在毫无缘由或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况下,显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胆战心惊等症状;④心理急症——自杀,我省每年都有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自杀的案例。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才,能否有所作为。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份弱点,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多一份限制和损失,他的生活和事业就少一份快乐和成就。因此,搞好心理卫生,调整好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医治心理疾病、调整心态,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学会忍耐,生活才有阳光和欢乐。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放弃自己快乐的权利,不断发现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在自我调节难以奏效时,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是解除心理困惑比较快捷的办法。一方面,学校要改变“心理咨询室”的称呼,使之更能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大学生应改变“来咨询者都是脑子有问题的人”的错误认知,充分利用心理热线、团体辅导、咨询信箱、相互交流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接受外界的帮助和引导,以更有效地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在学习、就业以及其他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甚至出现心理疾患也在所难免,关键是对自己的身心抱有自信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主动在实践中体验委屈、体验挫折、体验艰苦,不要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这样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学院可建设,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构建“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寄托了对高校和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应该成为我们今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务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这篇重要讲话的精神,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