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性教学案例的一些思考

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性教学案例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前的大学“思政课”改革中,实践性教学案例作为案例选择和运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大学“思政课”改革中“实践”因素的渗透具有独特的作用。当前,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的都是获得性教学案例,实践性教学案例由于来源的特殊性,采用频率较低。因此,实践性教学案例由于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将对这一改革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实践性教学案例另外一个主要渠道源于学生的实际调查。

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性教学案例的一些思考——教学案例改革初探

米 丹

当前,案例教学早已突破了MBA教育范围而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通过这一独特的教学方式,不仅对于高校教师实现从“工匠式”到“专家型”、从单纯的“知识传承型”到“引导创造型”的本质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教学中案例的应用无疑是这一教学方式的特色和核心。在当前的大学“思政课”改革中,实践性教学案例作为案例选择和运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大学“思政课”改革中“实践”因素的渗透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定义

目前在学术界,教学案例可以有两种含义:一是关于教学活动的案例,是对教师从教活动的概括、总结和反思,这是一种揭示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方法;二是指在教学中采用的案例,简单地说,就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主题而设置的一组相关的情景材料,用以说明、解释或分析主题。前一种定义突出教学活动本身,而后一种重点在于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方式,案例在这里是对教学的一种手段。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第二种含义。

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工具,教学案例主要具有三方面的功能:教学案例一般都包含原理问题,在对问题的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过程中开发思维、启迪智慧;教学案例具有扩展性链接的功能,既可以更好地连接理论与实践,做到深入浅出,又可以以之为结点,发散思维,使各知识点融会贯通;教学案例是基于教学原理与教学经验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教学工具,通过对案例的问题讨论,既使深奥、抽象的原理知识形象化,同时也使经验典型化和客观化。

教学案例多种多样,对教学案例的划分也是各具视角。例如,从形式上来说,可以分为视频案例、图片案例、文字案例;从专业设置上来说,可以分为教育学案例、工程学案例、“思政课”案例等;从案例涉及的主题来讲,还可以分为专题性案例、综合性案例等。

不管以上的案例分类有多少种,案例采用从来源上分有两大类:第一类,获得性教学案例和实践性教学案例。所谓获得性教学案例,就是指采用的案例是非直接经验的,是通过某种渠道获得的。比如,通过报纸、书籍、电视、网络、他人经验等。这种案例尤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是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收集案例方法。它的特点就是方便、快捷,容易搜索和积累。第二类,所谓实践性教学案例,是一种来自直接经验的案例形式,这种案例源于现实的实践活动,是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提升、总结、产生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过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能动性。与获得性教学案例不同,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但同时也要求更加主动的思维运用,体现出更强的主体性精神。因此,也较获得性案例更加深刻和生动。

当前,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的都是获得性教学案例,实践性教学案例由于来源的特殊性,采用频率较低。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建设历来都是大学教育的难点,难就难在其抽象的原理与学生的现实实践脱节,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与互动,从而难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将实践因素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年来是开展大学思政课改革的重点所在。因此,实践性教学案例由于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将对这一改革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性教学案例的特点及作用

实践性教学案例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即“实践性”。通过实践,就为案例内容铺垫了更加牢固的客观基础。但是,案例最终形成却不只是对实践的简单复述,它需要主体积极主动的思维,反思性的运用原理知识,并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取要素。

因此,实践性教学案例实际上蕴含着一种系统的教学或思维方式,如下图:

img2

主体带着一定的原理知识进入到实践中去,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反思性地运用知识,形成问题并抽取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概括提炼形成案例,案例在讨论及多角度解读过程中进一步揭示出原理的深刻含义,并启发思维,从而达到原理的深入浅出、知识的融会贯通。

由于实践性教学案例独有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突出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首先,案例源于直接的经验体验,内容更深刻,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兴趣。现代的信息流通是非常迅速的,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多种多样,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种信息都是一种获得性信息,即非直接经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教师的亲身经历往往更容易引起注意,觉得会更加实际和亲切;另外,也容易增强说服力,加强沟通。

其次,更易提高主体的思维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能力。“实践性”是实践性教学案例的核心,这种实践性本身的经历更易激发主体的思考力,同时也增强了对于理论的理解力。因为,在实践开始之前,主体的头脑中就已经有了理论的铺垫,是带着理论和问题进入实践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主体会有意识地将原理与实际相链接,同时也不断地反思原理本身。经过由原理到实践的具体体验及两者的相互融合,主体就会从中提取出要素,完善、改造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总结以及形成案例之后,再经过讨论、重新联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新的认知模式。

因此,这种案例获取方式在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变中,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教师向专业骨干型转变打下基础。

最后,实践性教学案例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学案例其“实践性”可以来自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教师通过亲身的实践经验提升总结出关于某一原理的案例,不仅在教学时对问题的核心把握更加深刻,授课更加生动,而且对于教师提高本身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加经验积累、扩展视角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实践性教学案例另外一个主要渠道源于学生的实际调查。结合某一知识点,要求大学生进行实际调查,或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取出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这种方式需要教师的提前引导,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践,并通过应用原理来发现问题。使学生切身投入实践,自己完成案例,既扩充知识,又提高对原理与实践的分析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

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包含两种渠道:一种来源于教师实践,是教师从实际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并进一步总结提升出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另一种来源于学生实践,这种方式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学生的实践课部分体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总结案例,并在课堂进行展示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师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形成

第一,课前积累。教师对于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准备,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以及对事件本身的敏感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对原理知识的掌握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水平相对薄弱。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形成需要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反思原理知识,积极主动地与原理进行实际链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对事件的敏感度,善于发现实践中的原理因素,善于总结和提升关键要素。另外,教师还可针对某一具体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案例。

在课前积累阶段,教师对于案例的形成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主题明确,案例针对的原理主题一定要明确,重点突出;二是简练易懂,案例要把握住主要矛盾,用简洁的形式体现出主题;三是有所提升,案例来源于实践,但不是实践的简单复述,教师要善于概括、提升出关键要素,形成案例;四是设置问题,案例不是单纯的讲故事,在其中包含着对原理的阐释和应用。因此,案例的设置要包含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用以引起学生思考,有助于起到案例—原理—实践的连接作用。

经过长期的积累,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案例库的方式,对自己的案例进行分类编排,以待日后应用。

第二,课堂讲授。在这一阶段,教师针对具体的课堂内容,从案例库中抽取适当的案例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引入案例:在讲到相关的知识点后,适时地引入案例。对案例的呈现应简练明确,主题突出。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加入图片或视频,提高案例质量。

(2)提出问题:在展示完案例之后,要挖掘出案例反映的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将问题提示给学生,引起思考。

(3)进行讨论:在问题的牵引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所学原理或所讲章节的有关知识点相互交流、互换意见。教师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听取学生的发言,做好引导工作。

(4)总结:最后,在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案例及问题,并结合同学的讨论,点评发言,总结并概括主题。这一环节是从实践重新回到原理的过程,也是案例展现的结束。

(二)学生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形成

学生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形成属于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在高校学生中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途径。

(1)课堂布置。学生实践性教学案例需要教师在课堂事先引导,提出主题,使学生有的放矢。课堂布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针对性,要针对某一具体的知识点或学习内容进行布置,中心明确;二是具有可操作性,主题的布置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参与能力,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考察或调研;三是典型性,设置的主题要典型,既能够反映教学中的主要知识点,又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兴趣需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参与度。

(2)课后实践。在课堂布置后,学生可以单独或结成小组进行课后的实践活动。在经费、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任务布置下去。比如,就某一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去分析认识它,并将自己的成果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讨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践形成自己的案例是关键环节。在案例的形成过程中,也是学生提高思维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对案例的形式要求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能展现问题、揭示原理即可。

(3)课堂讨论。学生将各自的案例拿到课堂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课上所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或开展一些课堂小辩论,增加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等。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好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的案例进行综合评价,并指出不足之处。这一环节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点评,重新完成了由实践到理论的学习过程,是思维水平的一次提升;而教师通过学生自己的案例,也增加了自己的经验积累,提高了教学水平。

实践性教学案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在大学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的形成过程中“实践”因素的渗入以及教师、学生双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也为当前的大学“思政课”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四、实践性教学案例展示

这是一个教师实践性教学案例的展示,具体说明其形成过程,来源于2008年高校思想政治课精彩一课教学案例申报。

(一)主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河北闪电河乡林业经济调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四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教学案例

(二)案例来源

1.实践来源

2006年8月本人赴河北坝上地区沽源县闪电河乡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查。

2.材料来源

米丹.经济与生态统筹协调发展——河北坝上地区林业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07(6):19~20.

沽源县政府提供资料。

图片及视频来源:

http://www.yzhbv.com/v/showv.aspx?V=p1lsjybaagzzzadf

http://www.ynjzly.com/ReadNews.asp?ID=102(九州林业网)

(三)案例文本

闪电河乡位于河北坝上沽源县境内,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边缘。这里是我国历来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是环京津的绿化带。自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新农村、发展新经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后,该乡积极开展了生态经济的建设。这一过程中,成绩是突出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闪电河乡以“构筑北京绿色屏障”为目标,建立了一大批造林精品工程。目前,乡内植树面积达到3 666.67km2,草场面积达到3 200km2,乡内的森林及林草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9.9%和45.3%。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土壤沙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带动了畜牧、蔬菜以及旅游的快速发展。由于环境质量的提高,近几年野猪、狍子、百灵鸟等国家级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增加。2005年3月13日,闪电河乡村民赵占福在草原湖上最先发现了小天鹅优美的身影。随后短短几天,各湖泊、水库飞来大量的天鹅、野鸭等野生鸟类,如此数量众多的野生鸟类在此栖息,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经济效益发挥不利

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林木成活率低。所引的高大乔木树种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众多“小老头林”(高不过10米,甚至低于5米,直径大都小于10厘米),生态效益难以发挥,经济效益低下。

第二,林木经济价值低,农民缺乏积极性。在国家各种惠农政策下,农民不愿把土地退出来进行生态建设。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造林时缺苗、对林木恶意毁坏的现象。

第三,经营方式单一。由于产权不明,林业生产大部分归国家、集体所有,林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由于存在以上的经济问题,为该地区后期生态建设增加了难度,阻碍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案例评析

1.案例特点

第一,该教学案例来源于教师本人的亲自调查实践,讲授时体会深切、生动、现实感强,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

第二,该案例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在该地区生态、经济同时面临着调整和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矛盾状态。案例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即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指出了两者存在的矛盾。

第三,采取了对比的讲述方法,更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案例效果。

第四,从该矛盾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进而回到课本,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在建设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怎样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怎样处理好经济、资源、生态之间的关系,怎样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2.案例意义

本教案通过选取典型的地区,通过运用正反两方面对比的叙事方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良好的例证。通过一个具体的乡——闪电河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说明了协调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形象地说明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发展新农村经济的过程中,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处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强调了在建设新经济的过程中,要将生态与经济的矛盾降到最低,同时实现两者的协调持续发展。

(五)案例呈现方式

1.引言

首先介绍本次课程所讲的主要章节及内容,做统领的引入性介绍,为引入案例做准备。

img3

2.引入案例

在引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为生态与经济的辩证发展,并进行了一定的阐释后,引入案例。

img4

3.讲述案例

结合图片、视频对案例进行介绍。

img5

img6

img7

4.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案例讲述完毕,提出问题引起同学们思考,并组织课堂讨论。例如,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何在?为什么生态发展了,经济却落后了?在闪电河乡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之间存在哪些矛盾?如何协调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

img8

5.总结概括

讨论结束,教师进行总结。首先,就案例给出解决措施,提出对策。如建议:转变林业产权制度,实行多元经营;转变造林方式,发挥比较优势。其次,转变群众观念等。最后,回到课本,强调主题,关键在于:协调经济、生态发展,共同实现两者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img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