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与要求

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与要求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真正地开展反思性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需要把握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同时需要在学习中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了解反思的对象与内容,掌握反思的途径。相对于反思性教学的五个阶段,我们认为反思性学习有四个基本环节,即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实践验证。可见,反思性学习的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学习目标。其次,反思性学习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因此

(二)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与要求

要想真正地开展反思性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需要把握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同时需要在学习中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了解反思的对象与内容,掌握反思的途径。

1.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杜威提出著名的反思型思维五步说:感觉到的困难—困难的所在和界定—对不同解决办法的设想—运用推理对设想的意义所作的发挥—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得出结论。从思维五步的观点出发,杜威指出基于教学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因此反思性教学也相应地分成五个阶段: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17)

相对于反思性教学的五个阶段,我们认为反思性学习有四个基本环节,即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实践验证。(1)具体经验。在这个环节,学习者在具体经验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困惑。(2)观察分析。在这个环节,学习者既是经验的描述者、各种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学习者需要对具体的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围绕经验收集信息、展开讨论,同时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3)重新概括。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经验,总结概括新的经验,把新的经验同化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动方案。(4)实际验证。这一环节是将以上提出的行动方案付诸实践,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上一环节提出的方案的合理性,将从验证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内容,如此反复,不断升华经验。从以上反思性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一个经验—反思—提升经验—实践检验—再经验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经验不断提升的过程。

2.反思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具有反思意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学习者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其知识和能力发展必将受到限制。因此,在学习实践中,一定要培养反思意识和能力,学会反思,并养成反思的习惯。鼓励学生反思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努力,而不仅仅口头上要求“对此反思”。鼓励学生反思需要教师精心规划活动,即便是讲座,也需要学生加工信息,需要他们把其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需要他们验证对所发生事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开放的氛围,创设反思的情境。信任、合作的气氛,良好的认知情境能引起学习者积极的心理反应,使反思活动得以开展。反思是个人经验的核心,无形的反思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活动伊始,学习者需要想会发生什么,花些时间确保让学习者明白活动的期望;在经验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处理经验的信息并处理伴随经验出现的感情,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学习者理解了材料。在经验后,花些时间考虑并记录出现了什么,要求学习者了解活动的意义。学生的这种反思意识和习惯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教师的逐渐引导与督促,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地运用一定的反思方法。这些反思的方法主要有(18):(1)找出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及关键,弄清自己是怎样寻找思路的。(2)对解题方法重新评价,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3)思考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是否有某种技巧值得吸取,是否有某种技巧在今后的类似场合用得上。(4)弄清从当前的课题中可以得到哪些结论或吸取什么教训。(5)概括出课题的一般结构和解法的适应条件、范围。

了解反思的对象与内容。反思活动有三个方面——“经验、感觉、重新评价经验”(19)。学习者可把这三点转化为三个问题:发生了什么?我有什么看法?它的意义是什么?给学习者一定的时间表达内在的自我。对整个班级来说,可以讨论发生了什么,他们对整个活动的看法是什么,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安德森论述了在反思过程中会发生的几个事件,让学习者对过程进行反思:“采取的步骤、使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难、所犯的错误”(20);让学习者对结果反思:“评价的度量、达成的结论、设计的系统、所画的表格、所作的报告”(21)。可见,反思性学习的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反思学习目标。学生需要明确自己在经验学习过程每个阶段的目标,当某一阶段结束时,学生需要检查自己在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如果实现了,可以反思一下成功的经验,否则就应反思一下失败的原因,并进行调整。(2)反思学习过程。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总是采取一定步骤、使用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可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遭遇这样那样困难,这就需要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进行提炼、总结、概括,以在新的情境中迁移,提过学习效率。(3)反思学习结果。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后,学习者需要反思自己的信息结果,这种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引导学生反思,教师可以使用“问题、问表、标准结果和其他学习者的工作”(22)。但学生必须能从反思过程中得到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进一步反思的建议、实验的报告、口头报告、短小的书面报告或访谈。学习活动需要把所学材料与经验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花一些时间反思如何把信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把握反思的途径。学习者在反思性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反思,即通过与自我对话的自我反思,通过与他人对话的交流反思,以及通过与环境对话的情境反思。在自我反思、交流反思以及情境反思中,学习者通过检视自身对情景问题的认识,突破定式思维,构建更加开放的多维思维。首先,学生需要在与自我的对话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是简单地回顾自己的经验,而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批判的眼光,仔细地审视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使得自身缄默的背景经验知识显现,暴露出当中的问题,探寻问题的答案,改组和重建背景知识,使知识结构日趋合理。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才能知道自身经验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去改进,从而不断提升经验。自我反思的真谛在于敢于怀疑自己,善于突破和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其次,反思性学习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因此它要求学习者在积极进行自身反思时,也要积极地与他人展开对话,进行交流反思。尽管反思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反思,但是其真正魅力来源于集体的努力和收获。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学生的自我反思,由于局限于个人视阈,有时难以深入,不够全面,交流反思跳出了自我,能够有效弥补学生自我反思的不足,利用集体的智慧,使自我反思更为深刻。交流反思,可以为学习者的学习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通过交流反思,学习者可以吸取集体的不同反思性学习的经验,为自己反思性学习的完善提供条件。最终通过个体积极参与群体的反思,达到反思性学习的效果最大化。建构性的反思,不是简单地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交流、通过反思,最终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最后,学习者还可以通过与环境的对话,对活动进行反思。活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看待问题的多种观点和视角,通过与环境的对话,学习者可以确证或检验自己的学习假定。

费赖登塔尔(Hans Freudthal)曾说,“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反思使得学生的经验不再停留在表面,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提升。因此,在学习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常用反思,用好反思,让反思激活学生的智慧,提升学习的能力,并成为学生发展的助力。

课程改革中,经验学习的具体实践形态包括“做中学”、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以及反思性学习。其中“做中学”、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是经验学习的基本存在形式。反思性学习是经验学习的优化形式。虽然这些实践形态形式各异,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还是经验学习。总结看来,这些实践形态都是以“活动”为核心,秉承“以活动促发展”为理念,旨在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及其功能的改组、重建和发展。学生通过具体经验,经由经验的过程,建立起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的联系,从而得到发展。从经验学习实践形态的品质上来看,均具有主动性、建构性、阶段性的特点;从方式上来看,均把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模式上来看,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基本流程是相同,都经历了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积极检验的阶段,和分享、讨论评价的环节。从条件上来看,都强调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以适应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以上这些因素是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必须整合起来考虑才能提高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注释】

(1)E.J.Tisdell. Feminism and adult learning:Power, pedagogy, and praxis[C]// S.B.Merriam(Ed.). An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93:98.

(2)赖小林,等.“做中学”科学教育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8(6):1483-1486.

(3)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6号).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Z].2001年6月.

(4)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6号).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Z].2001年6月.

(5)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6号).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Z].2001年6月.

(6)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0.

(7)The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 Of 1990 [EB/OL].[2009-12-23]. http://www.californiavolunteers.org/documents/About_Us/ ncsa1990.pdf.

(8)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Trust Act of 1993 [EB/OL].[2009-12-23]. http://volunteers.utah.gov/about_us/documents/ cncs_statute_1993.pdf.

(9)张翠凤.在实践中学习——美国中小学的校本服务性学习[J].外国中小学教学.2002(3):8-10.

(10)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9-150.

(11)Service-Learning Standards and Educational Framework [EB/OL].[2009-12-23]. http://www.peacecorps.gov/wws/educators/servicelearning/ pdf/Service_Learning_Standards_and_Framework.pdf,.

(12)Students in service to America:A guide book for engaging in America's students in a lifelong habit of service [EB/OL]. [2009-12-24].http://www.studentsinservicetoamerica.org/download/guidebook.pdf.

(13)Learning in Deed The Power of Service-Learning for American Schools [EB/OL]. [2009-12-14]. http://www.eric.ed.gov/ERICDocs/data/ ericdocs2sql/content_storage_01/0000019b/80/1a/23/d7.pdf.

(1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6.

(15)L.Valli. 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Cases and Critiques[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100.

(16)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研究,2002(6):4.

(17)[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8.

(18)张大均.教学心理学I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70-371.

(19)D.Boud,D.Walker. In the midst of experience:Developing a model to aid learners and facilitators [C]// J.Mulligan, C.Griffin (Eds.). Empowerment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lorations of good practice. London:Kogan Page, 1992:164.

(20)B.Anderson. Task and reflection in learning to learn [C]// J.Mulligan, C.Griffin (Eds.). Empowerment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lorations of good practice. London:Kogan Page, 1992:242.

(21)B.Anderson. Task and reflection in learning to learn [C]// J. Mulligan, C.Griffin (Eds.). Empowerment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lorations of good practice. London:Kogan Page, 1992:242.

(22)B.Anderson. Task and reflection in learning to learn [C]// J. Mulligan, C.Griffin (Eds.). Empowerment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lorations of good practice. London:Kogan Page, 1992:2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