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教育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最早和最典型的教育机构,是基督教制度的附属产物。内学主要是招收由父母送到修道院、将来准备从事基督教神职工作的人员,是一种定向的教育培养方式;而外学则主要针对那些日后不从事教会工作的世俗人员进行普通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这些学科已经被基督教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进而成为解释宗教教义的工具。这充分表明当时的教育所具有的宗教特征。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5世纪至10世纪末,基督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下大力发展;11世纪至13世纪末,基督教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14世纪至15世纪,基督教会和封建制度一起走向衰败。

一、基督教主要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

(一)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见图5-1)是基督教最早和最典型的教育机构,是基督教制度的附属产物。修道院“集宗教活动、生产劳动、学术活动和教育活动于一身,具有多种功能。就教育而言,它是一种特殊的宗教教育制度,培养了大批教会领导人员”[2]

修道制度是中世纪基督教的一种重要的教会制度,起源于6世纪的圣·本尼狄克(Saint Benedict,480—547),他于529年在古罗马那不勒斯之间的卡西诺山上建立起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修道院,并为修道院制订了详细严格的管理条例(即教规),这些条例成为欧洲许多类似修道院效仿的模式。早期的修道院大多是以个人修行为主,并未形成一定规模,个人的学术和人格或者是先行修道者执著的宗教信念在社会中的广泛影响,才使得修道院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基督教的重要组织形式。

img11

图5-1 中世纪修道院学校

在教育形式上,修道院学校分成内学和外学两种。内学主要是招收由父母送到修道院、将来准备从事基督教神职工作的人员,是一种定向的教育培养方式;而外学则主要针对那些日后不从事教会工作的世俗人员进行普通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

两者由于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所以教育内容的设定也不一样。外学主要是学习一些初步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主要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阅读《圣经》等宗教文献,养成他们对宗教的虔诚品质。而内学除了学习基础的读、写、算知识外,重点是学习宗教科目,包括对《圣经》的诠释,熟悉各种宗教典籍和著作,以及学习如何传道、布教等。所收的学生一般从10岁左右入学,学习年限为8~10年,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神职人员必备的三种品质:服从、贞洁和安贫。修道院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神学是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是《教义问答》,其内容包括基督教的宗教信条,如“三位一体”、“救赎”、“末日审判”等,还包括“十戒”、圣事及祷告。后来才逐渐吸收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学科,把“七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逻辑等)纳入课程范围。不过,这时的“七艺”已经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三艺”、“四艺”学科内容大相径庭了。这些学科已经被基督教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进而成为解释宗教教义的工具。例如:中世纪算术中对数字的学习,把“1”解释成为唯一的上帝;把“2”说成是指耶稣基督神性和人性的两重人格;“3”意味着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三位一体;“4”表示四个福音使者;等等。这充分表明当时的教育所具有的宗教特征。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主要由神职人员担任,他们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宗教情感浓厚,热爱宗教事业。在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教学形式比较陈旧和刻板,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诵记,几乎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修道院学校中,尚未产生后来的班级授课制,因此其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使用拉丁语,学校纪律严格,体罚盛行。

(二)主教学校

主教学校又称大教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所在地,由主教直接管理,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学习内容也较完整,但数量有限。其性质、教学方法和办学水平与修道院学校没有太大差别。其主要的目标是培养教会的骨干,因此招收的学生主要是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的子弟。主教学校始于英格兰,最早的主教学校是坎特伯雷主教学校,它对此后英格兰其他地方主教学校的兴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西欧各大教堂几乎都办有这种类型的歌咏学校和文法学校。

(三)堂区学校

堂区学校设在村落的教堂中,是由教会举办的面向一般世俗群众进行宗教教育的普通学校。这种学校是中世纪最为基础的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教师是由牧师充当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视牧师的水平而定。在这类学校中,学校一般只教学生一些初级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以及关于基督教的一些基本常识,另外还教学生学习唱赞美诗,也会收取学生一定的费用。但大多数时候,这类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因此,无论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还是学校硬件设施等来看,堂区学校都无法与前两类学校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堂区学校的存在确实在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知识在社会最底层的传播,为西欧后来的文化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经院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主导哲学,因为它最初产生于作为教育机构的修道院(也被称作经院),所以被统称为经院哲学。它形成于11世纪至12世纪,13世纪发展到高峰,以后逐渐衰落。

经院哲学起源于2世纪时期的教父哲学。所谓教父哲学,实质就是早期的基督教学者利用古代哲学(主要是新柏拉图主义)来解释基督教教义,使基督教信条具有必要的哲学理论基础。它产生于古罗马帝国末期,是为古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教父哲学反对理性思考,提倡盲目信仰。

经院哲学利用抽象的推理方法,对宗教教条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论证,由于过分强调思辨,其研究者便终日埋头在《圣经》中,从神学的教条出发,进行一些空洞、烦琐的论证(见图5-2)。经院哲学家往往把精力耗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争论中。尽管如此,经院哲学在它存在的最初几个世纪是有积极作用的:它提出了双重真理,试图使科学和哲学摆脱宗教性;它衍生了形式逻辑,对人们的理解思考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在经院哲学家研究的过程中,仔细钻研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翻译了一些作品,对后来的研究及文化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11世纪以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及异端思想的出现,导致了经院哲学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它们争论的焦点是一般概念和个别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唯实论认为一般概念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前的某种精神实在,是第一性的,而物质是第二性的,是服从于、统一于精神实在的。从这种观点出发,主张唯实论的经院哲学家就认为,基督教教义中有关神和上帝的理论是最终的判断标准,神和上帝的存在是神圣不可动摇的。这样就达到了巩固和维护神学正统理论的目的。

img12

图5-2 中世纪修士在阅读和整理经典著作

与唯实论相反,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才是真实的,一般概念只代表许多事物的名词,不是客观的实在。与唯实论相比,唯名论更强调逻辑分析,更注重理性思维的重要意义。这种观点严重地冲击了基督教主张上帝存在的不可怀疑的思想,以及上帝是最终和最高标准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