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考文化的构建及其意义

社考文化的构建及其意义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试属于文化的范畴。本文将从社考文化与其他考试文化的关系、社考文化对社会考试发展的影响、新时期构建社考文化的意义三个方面,对社考文化的构建及其意义加以阐述。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考试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仅2006年至2009年的4年间,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社会考试规模达到643.7万人次;2009年全国非学历考试规模达到1051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比2008年上涨了9.4%,呈现出考试种类多、规模大的特点。

社考文化的构建及其意义

姚梅乐 范玲玲

作者简介:姚梅乐,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范玲玲,女,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考试文化以及社会考试产生、实践和发展的过程,提出了社考文化的概念,并指出了社考文化对社会考试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积极的、先进的社考文化不仅能够促进社会考试的进一步繁荣,而且也是社会考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关键词] 社考文化;构建;意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表明,有人才有文化;有文化才成其为人。文化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须臾不能离开。人类社会从猿到人的进化,记录着文化产生的历史;社会从古到今的演变,镌刻着文化进步的印记。文化不仅在时间维度上具有继承性,而且在空间维度上具有传播性(或称扩散性)。人们常说,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充分说明了文化在时间维度上的继承性特点;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为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是全球性现代文化集中表现和交流传播的形式之一,其丰富精彩的文化形式和浓郁隽永的文化内涵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试同样如此。考试属于文化的范畴。中国作为考试大国,考试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探寻考试文化的发展轨迹,对于我们弘扬先进的考试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也难以实现学有所教和教育公平。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逐步建立,非学历教育证书考试即社会考试应运而生,并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我国多样化教育发展的形式之一。与其他考试一样,社会考试作为特定的考试项目,也会产生考试文化,既有传统考试文化的滋养,也有外来考试文化的影响。尤其从其发展过程,不难窥见考试文化对考试项目发展具有潜在的、长期的巨大影响。为此,积极主动地构建健康的社会考试文化(以下简称社考文化),以促进社会考试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本文将从社考文化与其他考试文化的关系、社考文化对社会考试发展的影响、新时期构建社考文化的意义三个方面,对社考文化的构建及其意义加以阐述。

一、社考文化与其他考试文化的关系

社考文化与考试文化的基本框架应该是一致的,即社考文化主要是指与社会考试有关或因社会考试而产生的各种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等文化要素的结合体。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社会考试领域内的集中反映;反过来,它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社考文化作为一种专门领域的考试文化,也具有意识形态、物质和社会制度三方面的属性。其考试意识形态方面的属性包括考试理念、考试目的、试卷命制的指导思想等;考试物质形态方面的属性包括考试内容和题型、评分的标准、考试的方式和方法、考试手段等;考试的社会制度方面的属性包括考试的功能等。一般情况下,社考文化中意识形态方面的属性是社考文化中主要的属性,它对社考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其物质方面的属性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属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对社考文化(乃至社会考试的存亡)起重要的作用。

考试作为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广泛运用于当代社会各行各业,以及从幼儿园开始的人生各个重要阶段,影响着人们对人物和事物的评价和看法;考试文化也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社考文化作为专门领域内的考试文化,与考试文化和其他领域的专门考试文化一样,对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社考文化与考试文化以及其他专门考试文化产生的领域不同,它们的影响范围和作用也存在显著的区别。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赵亮宏曾经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创新教育制度而诞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教育形式,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已以其灵活的形式、规范的管理和较高的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并且在原来单一的(自学考试)学历考试基础上,发展了社会性的非学历考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社会考试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其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1]首先,对于社会考试来说,社考文化对其发展影响最大、最直接。其次,与高考、中考、研究生考试等入学考试相比,社会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而是水平考试。而选拔性的考试文化对人的心理冲击强度比较剧烈,主要影响时段为两种学习阶段交接期间和与选拔性考试相关的在校学习期间。[2]社考文化对人的发展影响相对来说具有持续性、比较稳定,可以持续在参考人员职业转换期间乃至整个职业生涯。第三,鉴于社会考试与自学考试的深厚渊源,社考文化与自考文化的关系肯定与上述考试文化的关系有所不同。与自学考试相比较,社会考试以非学历证书考试为主,自学考试以学历证书考试为主。所以,自考文化偏重专业的学科体系,及其对人的专业素养的评估;而社考文化更强调个人兴趣,及其某一方面个性充分展示和评估。但是,它们都是水平考试,因此,社考文化和自考文化都将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影响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

社考文化不仅对个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将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胡锦涛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当前我国已跨入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达到较高水平,教育成为民生工程,社会和谐的要求和社会公平公正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深入考察和研究社考文化,有效地倡导和塑造先进的、科学的、健康的社考文化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二、社考文化对社会考试发展的影响

社会考试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考试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势头,仅2006年至2009年的4年间,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社会考试规模达到643.7万人次;2009年全国非学历考试规模达到1051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比2008年上涨了9.4%,呈现出考试种类多、规模大的特点。

社会考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是非学历教育考试。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有考试文化多元性、报考人员自主性、考试评价公正性、考试服务开放性等特点;它提升了考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健全了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促进了劳动者再就业,发展了继续教育,推动了职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深化改革,推进了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社会考试摆脱了我国教育考试大多数与学历有关的束缚,成为考试项目设立不是以学历为主线的新型的教育考试类型,并且走出了一片比学历考试更广阔的天地,参加考试人数规模已经超过了学历考试的人数规模。

纵观社会考试内部考试项目的构成和各个考试项目产生的历史过程,社考文化影响社会考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显而易见。

目前社会考试主要分为信息技术类、语言类、职业证书、艺术类和其他类这五大类。从社会考试项目的覆盖面来看,主要集中在英语和信息技术、职业证书类等几个领域。社会考试早期的考试项目如商务英语(BEC)、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等语言类考试项目的开设,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稍后的上海市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计算机类考试项目的诞生再次顺应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要。21世纪初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人才就业市场对社会各种人才要求的变化,促成了社会考试中职业证书考试的诞生及其发展。社会考试不拘泥于已有的考试项目,针对我国社会家庭幼儿教育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对语言的要求较高,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设了剑桥少儿英语(YLE)等广受人们欢迎的项目,以及体现人们兴趣爱好的中国书画等级考试(CCPT)、全国音乐等级考试和全国素质教育舞蹈水平测试等艺术类社会考试项目。这些项目的开设无不体现了社会考试以人为本、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考试理念也从科学文化技术领域扩展到职业能力,以及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上。

社会考试的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考试积极顺应社会发展理念得以贯彻实施的结果。而考试理念是社考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社会考试的诸多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考试项目的创建开设、实施过程以及发展状态。社会考试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在近二十年中迅猛发展,充分证明先进的社会考试理念等社考文化因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三、新时期构建社考文化的意义

与地域考试文化注重与地域文化联系的特点不同,社考文化作为专门领域的考试文化,其重点在于研究社会考试的各个环节及其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社会考试特点的社考文化。

首先,积极构建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考试文化,将有利于新时期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上海国际终身学习论坛中指出,终身教育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构想要求,我们要以加强终身学习法制建设为保障,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学习,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办好开放大学,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逐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我们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开放、便捷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创造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要鼓励支持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积累经验、创造条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给社会考试的继续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已经位居各种终身教育形式之首,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非学历教育的重视。其次,坚持考试标准、规范考试管理也为社会考试与其他教育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开放的学习形式以及与社会各界和群体的广泛接触和沟通,也为社会考试成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条件。作为非学历教育的社会考试,在实践过程中要把握机遇,在努力建设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同时,积极发展社会考试事业。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比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坚信“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努力形成一个“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能发展、人人都能作贡献”的大好局面。人才没有贵贱之分,但有类型和层次之分。社会考试建立了非学历证书体系和公平公正的考试评价机制,把寓“教”于考和寓“学”于考有机结合,面向人人,拓展教育和学习时空,实现人的教育与人的学习和谐统一。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考试更应该创新考试理念,完善考试管理,充分利用其灵活的形式、较高的质量,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鉴定人才作出贡献,特别要积极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巨大需求,主动开设各类社会紧缺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培养紧缺人才、鉴定急需人才提供科学规范又可操作的程序和办法。

其次,努力提倡诚信为本、自立自强、公平公正的社考文化,将有利于全面提高社会考试参与者的综合素质。考试过程参与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考试政策制定过程和考试实施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等也是社考文化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教授谈及“国学”时说,“国学要说没用也真的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学,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考试文化与国学的处境是何其相似,考试文化渗透于考试的各个环节,包括学习、考试、评价等各个环节,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其巨大的魅力。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社会考试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其考试理念,即从一部分成功人士的鉴定过程向所有社会群体成就成功人生的转化。社会考试要加强研究和宣传,充分阐述其面向社会各个群体的考试理念。每个人都可以有精彩人生,它并非成功人士的专利,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和社会考试对各人具有的才华、取得的成就和达到的水平加以认定和展示,从而得到鼓励或者表彰。社会考试是我国教育考试的一个大项目,稳健发展社会考试以及宣传社会考试“成功人生”的考试理念,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升社会整体精神文明的水平。

第三,深入研究社考文化,将有利于社会考试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人们说,没有历史积累的文化是“化而不文”;没有现实活力的文化是“文而不化”。社考文化既要传承历史文化,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新。社考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基础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考试”、“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从各种已有的资料上看,关于社会考试的表述不下十多种。有人认为,社会考试是国家授权、有相对独立的考试机构依法主持、面向社会实施的各种考试,它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检验其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社会证书考试。它能在短时期内面向社会进行大量、有效地选拔、审定、鉴别人才,是在组织、形式、范围、功能、影响等多个方面均超过传统考试的一种考试形式。有人认为,社会考试是指为考查应试者的知识技能,在短时间内面向社会、甚至面向国际社会达到有效、大量地选拔、审定、鉴别、测量人才优劣的目的的考试活动。它在组织、形式、数量、范围、功能、作用、影响、意义等多个方面均超过一般的考试形式。通俗地讲,除学校组织的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考试和教育部门组织的升学考试外,其他由教育、人事、财政和劳动社会保障等部委组织的国家考试可以统称为社会考试。也有人认为,社会考试是面向社会的、正规学校教育体制之外的各种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为主体、与正规学校教育相联系,并为之提供的测试办法和测试手段。还有人认为,社会考试是在社会力量推动下以市场方式组织的考试,所以必须着眼发展,着力创新,在革除制约社会考试文化发展体制性障碍上探索新的路子,在建立促进社考文化发展机制上采取新的举措,在增强社考事业发展活力上取得新的突破。凡此种种,可以看出社会考试工作者思想非常活跃,而且,非常热爱社会考试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开拓创新、总结经验。但是,过于分散的表述,而且长时间无法达成基本的共识,对社会考试的发展也有负面影响。所以,建议有关部门集思广益,对社会考试的表述作出大家都相对容易接受的、比较科学的、全面的表述,有利于社会考试集中力量,集聚优势,重点突破,有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