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资本论》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于《资本论》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 总结了数年来在研究生《资本论》选读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几年来,一直担负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资本论》选读”的教学工作,经几轮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得失,逐步摸索出一条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教学路子。特别是《资本论》,更是马克思主义之精华所在。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

关于《资本论》教学的几点体会

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 蔡晓辉

摘 要 总结了数年来在研究生《资本论》选读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从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突出讲解分析问题的方法;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粗浅体会。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授人以渔;纯流通费用补偿;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几年来,一直担负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资本论》选读”的教学工作,经几轮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得失,逐步摸索出一条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教学路子。下面就这门课程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否则,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用处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特别是《资本论》,更是马克思主义之精华所在。但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从理论到理论,而不能和当今的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那么理论的光环就会黯然失色,无法使学生深刻感受理论的魅力。

从这一认识出发,我在教学中讲到某一理论时,总是提醒自己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货币理论时,讲到通货膨胀问题,就当前的一些论点,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引导学生去分析。当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出了道思考题:“有人说我们当前出现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拉动型,甚至说通货膨胀带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对解决三农问题有利,这些说法正确吗?”讨论首先从究竟是通货膨胀拉动成本价格上涨还是成本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开始。大家一致认为是通货膨胀拉动了成本价格的上涨。接下来话题转入如果确实因其他原因导致成本价格上涨,不得不增发货币,算不算通货膨胀。根据马克思主义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在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取决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本价格上涨必然增大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势在必行。只要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与流通中的货币量保持正常的比例,那就不是通货膨胀。至于农民是否因为农副产品涨价而受益,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流通中不创造价值。卖者迟早要转变为买者,在售卖时多得的价值在购买时势必如数奉还,故农民不可能由此而受益。

我觉得,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运用所学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说明,不仅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解决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还管不管用的思想认识问题,作用似乎更大。

二、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简单地讲,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如何捕鱼,而不是直接送几条鱼。这个问题也有将其表述为应该给人猎枪而不是面包。在《资本论》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马克思分析问题的结论是什么,更要讲清楚马克思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是什么。如马克思在论述解决资本运动总式矛盾的条件时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其实这段话是一个缺少大前提的省略式二难推理。前两句是小前提,最后一句是结论。古典型二难推理的基本构成是由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共同组成大前提,在这里它应该是“资本是从流通中产生的,资本不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小前提要将两个相反的命题同时予以否定,即“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结论采用S即是P又不是P的方式(是逻辑学排中律的例外,一般情况应为S要么是P,要么不是P),即“它必须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每讲至此,我总是告诉学生马克思是如何运用二难推理的分析方法的。又如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本质的著名结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它是通过一组假设推理来构成论证的。每次讲这一问题,我总是先告诉学生什么是假设推理。假设推理的大前提由一个假设和支持假设成立的条件构成,小前提实际上是对支持假设成立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成立,结论便是假设成立;如果条件不成立,结论便是假设不成立。然后,列出马克思给出的三个假设推理:

(1)大前提:如果劳动是商品,出卖前就应存在并属于工人。小前提:但劳动出卖前并不存在。一旦存在就不属于工人。

结论:所以劳动不是商品。

(2)大前提:如果劳动是商品,必须能够同时遵守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要求。

小前提:如果劳动是商品,要么违背价值规律的要求,要么违背剩余价值规律的要求。

结论:所以劳动不是商品。

(3)大前提:如果劳动是商品,其价值也应能够用劳动来衡量。

小前提:如果劳动是商品,必将陷入劳动等于劳动的同义反复。

结论:所以劳动不是商品。

在对三个假设推理讲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三个大前提中支持假设成立的条件的合理性,以及对三个条件判断的合理性。因为缺乏这样两个合理性,得出的结论没有必然性。此时如学生没有疑义,我们在三个假设推理的大前提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假设部分的“劳动”改为“劳动力”;小前提和结论便奇妙地发生了变化。

我认为,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对最终结论的认同感,不光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有助于学生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中感受真理的震撼力,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知程度。

三、要科研先行,引导学生研究问题

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我在课堂注意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一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我认为既然是研究生就必须搞研究,培养工程型应用人才那是大学本科的培养目标。二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即人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且不说有许多马克思没有涉及的东西需要后人去进一步研究。即便马克思已经研究过的东西也不一定百分之百完全正确,同样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具体做法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在教学中将现代人的研究成果和马克思原来的观点一并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孰是孰非。如讲生产时间的构成,一般讲三个组成部分:劳动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但蒋学横《政治经济学教材》生产时间由劳动时间和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两个部分构成。再如关于商业资本纯流通费用的补偿问题,我将卫兴华、顾学荣主编《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观点一并向学生加以介绍。尽管《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原理》都认为纯流通费用是由剩余价值的扣除来补偿,但实现的途径却有所不同。我在讲课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这两种说法哪一个更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自己去分析哪一种更合理。

再就是讲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比如我对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有比较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马克思《资本论》书中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的论点有不同意见,并对这一问题进行过长期思考。因为按照马克思的讲法实际是说资本的技术水平越高,利润率越低。这显然与现实生活严重不符,我试图从理论上证明这一观点存在问题。因此,当教学进行到相关内容时,除了讲马克思的传统的观点外,也把自己的看法一并介绍给学生。

我体会课堂教学有没有点研究型内容效果大不相同。它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动脑子,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

四、要详略得当,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资本论》篇幅浩瀚,若像一般讲原著课领读的讲法,48个课时只怕半本也讲不完。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是必须解决的矛盾。记得我在上大学本科时,《资本论》第1卷选读的课时是120学时,要讲两个学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区分主次、把握重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讲清楚,一些问题则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安排自学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加强监督调控。主要是事前有布置,让学生清楚主要应掌握些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事后有检查,届时可以抽几个学生提问一下,检查课后是否按要求进行自学。比如,在讲《资本论》第1卷第4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我只较详细地讲解了其中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而对于第十一章“协作”、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基本不讲,让学生下去自学。并且告诉他们自学的要点:第十一章实际上讲资本主义初期手工作坊实行简单协作的年代。重点问题是弄清楚马克思为什么说:“即使是简单协作也能够创造出成倍的劳动生产率”,与个体小商品生产者相比手工作坊实行简单协作的优势何在。第十二章实际上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分工协作(也称复杂协作)。这一章着重弄清楚分工协作与简单协作相比有什么优越性,为什么也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第十三章机器大工业着重弄明白机器大工业与手工业相比,它的绝对压倒优势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之所以这样安排,因为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与大机器工业则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历史进程中的三个关节点。这也就是马克思将这部分内容放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一篇的用意所在。因此,弄清楚各自是如何促进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便是这三章的重点。

我试图尽可能将《资本论》全貌介绍给同学们,不想把这门课讲成断尾巴蜻蜓。这一做法我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