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文学生指南(四)

阿文学生指南(四)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学者欲得学问及其裨益,必须尊重学问,尊敬师长,及诸有学之人。(二)敬师即勿行于师前,勿坐其位,非得师允勿发言于其前,于师前勿多言,师厌倦时毋请教,守其时刻,勿扣其门,须忍耐,俟其出。

阿文学生指南(四)

第四章 尊师与重学

(一)学者欲得学问及其裨益,必须尊重学问,尊敬师长,及诸有学之人。先哲有云:“到达者之所以能到达,只因其能敬重耳,堕败者之所以堕败,只以其不尊重耳”。又云:“尊重胜于侍奉”,观夫人之叛逆不因其罪恶而成,乃因其不尊重而起,则前人之言盖有由也(夫不尊重安拉之命禁则必藐视之,藐视岂非大逆)。敬学与敬师有密切之关系,故敬师正是敬学焉,配贤(阿里)曰:“凡教我一字者,我其仆也,彼□我,赦我,役我,我皆乐从”其对师之敬重有如是者——有人为余吟曰:“师是恩德等于双亲,凡我穆民均宜守遵,教汝一字献银一千,以敬而论,不为奢焉”其意以为凡教汝以宗教中汝所应知之一字者,即汝宗教方面之父也,故虽厚报之亦弗为过。(吾圣有云:“诸父之至善者教育汝者也”)吾师“赛抵赖丁”(波斯人)常言曰:“凡欲其子成学者,当敬爱周济诸离乡之学者,倘其子不成学其孙必成焉,此余名师所云者矣”可见尊师敬道其裨益非小矣。

(二)敬师即勿行于师前,勿坐其位,非得师允勿发言于其前,于师前勿多言,师厌倦时毋请教,守其时刻,勿扣其门,须忍耐,俟其出。总之,应博其喜,勿撄其怒,其所命之事,苟非有违,主(安拉)命而凛遵(盖违主命以顺人岂可得哉)敬师之后嗣及其所悦之人亦为敬师昔吾师“布礼哈嫩丁”“锡打叶”(教法名籍)之著者,述曰“昔希花拉诸大领师之一彼每坐于讲席,在讲解之中,必几次起立,众问其故,彼答曰‘余师之幼子与诸孩戏于道中,彼有时诣此校门,余见之必为起立以致敬(此公既为大师,且身立讲座,犹不忘其师,而礼及其幼子,今之轻师慢长目无余子者可以醒矣!)昔“法核论丁”(阿礼所班他人)乃“麦礼外”(属波斯)之总掌教,曾为司法官,当时之苏丹(国王)颇敬重之,彼尝言曰“余之所以获此乃以敬师之故,曩余侍奉余师‘阿比叶敬德’‘丹不生迤’人,余侍奉之,为之执□而不食其食”(意谓余之侍奉与炊非为取盖乃纯为敬师耳)昔教法大师,“闪目速来阿应默”君“哈来湾泥”人。尝以事出“布花拉”城,留于乡村者数日,其生徒皆来晋谒,惟学者“阿布白克里”“则礼奈镇”人不至,其后相见时闪君诘其何以不至,阿氏曰“余以侍奉家慈故,不克来谒师座矣”,闪君曰:“安拉赐汝以寿,不赐汝以传学也”阿氏之情形固如此,因其村居之日为多,故少传学之机会(以乡间学生少也又孝亲者必得寿)可见失礼于师者其学之福泽去矣!所获之益亦鲜也。有人说:“惟医与师,必须敬之,苟不尔者,病愚相厮,无有巳时,汝其忍之”!昔海理法(巴格达Bagdad之教王)“合六难来施德”遣其子,从“艾速麦尔雨”(阿拉伯大文豪之一)学,一日海理法来,见艾氏方沐(作小净)太子从旁倾水于其足,海理法谓艾氏曰:“吾遣其从子游俾求学与习礼耳,盍命彼以一手倾水,另一手濯子足乎?”(观此可见敬师之为当然矣)

(三)尊重典籍亦属重学,是故学者当具“五组”(小净方可摸经,指教籍。)相传“闪目速来阿应麦”(见前)尝云:“余之得此学乃以尊重耳,盖余每取卷必具“五组。”又法学大师“速礼核生“君常患腹泻,一夕彼温课乃小净十七次(肚泻者小净易失,故尔)因其每温习必具“五组”矣。所以然者因“学”为光,“五组”亦光,学光因之而增也。当然之尊重有多种,第一勿伸足向经——典籍,置“太夫西尔”(古兰解注)各籍于他籍之上,典籍上勿置他物(如文具)。吾师“布礼哈嫩丁”(见前)曰:相传“发格玉核(教法学者)置墨合于卷上,一师见而用波斯语谓之曰:‘白里乃雅比’”(译为汝不得菓——即不得学问之效果之谓)吾师“阁尊哈宜”曰:“若置文具而无轻视典籍之意则无害,要以无置为善”。使缮写典籍工整,勿细写,非必要时舍弃必须细写之旁注亦属尊重;昔“艾布哈宜法”(大伊马目)见一写细字者,乃□之曰:“汝勿细写,盖汝若年老而目蒙则必自悔,汝若逝世,后之读者必詈汝焉。”相传教长穆罕默德(名),麦志顿丁字“淮礼哈克”人尝曰:“吾人细写者已经追悔,吾人揀选者已经追悔,(嫌太简略耳)吾人未校对者吾人追悔”学者应注意及此,而知所择也。

卷本之体裁应作方形,(不圆不长)以便取置与阅读,此大伊马目之体裁也。典籍中勿用红色,盖此为西哲之遗迹,非吾先辈之所为也。吾人之教师中有断用红黑为可憎者殆因此乎。

(四)敬学友及所领教者亦属敬学。媚谄乃恶德,惟求学者之谄其师友,以求学业之增进,不在此例(媚谄,要结取悦之谓也)。学生听讲聆学,应以尊重专笃之态度倾听,若一题——问题——或一字虽重聆千遍亦应如是而听。前人有云:“凡在千次以后其尊重不如第一次者其非学者也,因学为当重之物不分时地凡时而尊之时而忽之非真学者耳盖凡得学问之旨趣,知问学之可贵者虽百闻之而不厌矣)

学生勿擅自选择学科,当听命于教师,盖教师对此(择选)经验特多,彼知各人应学者与适合各人个性者。昔吾师布礼哈嫩丁尝云:“往昔之学子彼等举其学习之事付托其师,伊等乃达其目的,今之学子自行选择,故所业不成,罔达目的”。昔贤穆罕默德(易司马尔来之子“布花拉”人)初从“沐哈麦德”(哈三之子,大伊马目之高足)学礼法;未几,沐君谓之曰:“汝去学‘哈底事’”(圣训学)“盖沐知此学最合其个性也。穆氏从其言,去学圣训,其学大进终成圣训学诸领袖之魁,著一部在古兰经后惟一受遵之圣训集,名曰“撒哈一,布哈花礼”学者对此幸致意焉!

(五)学生上课时,苟无必要,当与师相距一弓(一弓长)之量勿太近之,以示尊崇,学者应提防一切不良习性,盖此(不良习性)乃精神(或内心)之恶犬,吾圣尝云:“天使不入其中有像或犬之屋”夫人之求学乃得天使之启发,凡其心房被如犬之习性所占者诸天使必远之,宝贵之学问卒非其所有也。一切不良习性详见伦理学专书兹不赘。

学者尤应提防自大与自满,盖自大自满者其学必无成也。语云:“学问与自大者战,仿佛急流与土阜战”(战作敌视解,两不相容之谓也)

摘自《天方学理月刊》1933年 第5卷 第7-8期 第20-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