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篮球运动美育的目的及篮球运动美学向篮球运动美育的转化

篮球运动美育的目的及篮球运动美学向篮球运动美育的转化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篮球运动美育是在体育美学思想、篮球运动美学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以篮球运动美的事物为材料和媒介工具,通过篮球运动美的感受和情感而激发的心理体验。在此,我们把篮球运动审美教育(美育)界定为篮球运动审美素质教育,基于如下几点理由:审美素质的构件有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情感等。篮球运动美学和美育知识的内化,以及篮球运动审美素质教育要与信息化时代特征相吻合。

二、篮球运动美育的目的及篮球运动美学向篮球运动美育的转化

1.篮球运动美育的目的

篮球运动实践活动中的审美教育俗称篮球运动美育,它是篮球运动美学研究的最终归宿,是篮球运动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运动美育是在体育美学思想、篮球运动美学思想和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以篮球运动美的事物为材料和媒介工具,通过篮球运动美的感受和情感而激发的心理体验。其教育目的是培养人们的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的作风、文明守纪的品质、竞争合作的意识和提高审美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在此,我们把篮球运动审美教育(美育)界定为篮球运动审美素质教育,基于如下几点理由:

(1)审美素质的构件有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情感等。它们都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人们为了开展审美活动,满足自己审美需求所必须具备的主体素质,也是人们在篮球运动审美实践活动中应该具备的心理特质。放开视野来看,审美素质作为人们所具备的主体素质之一,也是人类所拥有的本质力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审美需求作为人的行为动机属于“超越性需要”,也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样子,实现人全部潜力的欲望的高层次需求。审美素质作为审美需要所驱动的审美实践的成果,应该是人的主体素质中较为先进、较为高层的素质。因此,审美素质不会与人的其他素质相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并有赖于其他诸素质的成熟。

(2)从人类的审美活动实践方面来看,人类审美对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表现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形态,而社会美又包括劳动美、技术美、科学美、运动美、人体美等。因而审美素质的具备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认识,审美素质与人的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是相互依赖关系。审美素质的本身就是一种全面教育,需要个人主体全方位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也需要学校以及社会全方位的参与对个人主体审美教育的培育。这说明审美教育不是少数课堂和少数专业教师关注的专利教育工作,而是全社会参与和关注的教育活动。审美活动强调个人主体高度自愿、自觉的自由活动,审美素质正是为展现人类自由本质而强烈透视着个人的主体性。审美素质教育的本性规定了它是不能采取或依靠任何外在强制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反证了审美教育的主体性。因此,培养人的审美素质教育只能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氛围中才能得以实现。实质上,培养人的审美素质的审美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征。

(3)篮球运动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审美素质属于文化素质。它同篮球运动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审美情感一样也是由篮球运动美学知识内化而来。客观上,审美素质本身具有一种模糊性,只有通过能力和行为情感等外化之后,才能使人们感受到。我们如果对篮球运动审美素质进行层次分析的话,大概可以划分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篮球运动知识教育,同时也包括思想道德、社会文化、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教育。第二个层次是审美方法,诸如自身锻炼、运动竞技比赛、篮球运动欣赏、文学艺术和写作,以及观察生活、自然、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审美意识,即自觉地学习和利用篮球运动美学理论、原理,把美学的学习转化为习惯,通过参与篮球运动来养成正确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格调、品位、修养和人文精神。

2.篮球运动美学向篮球运动美育的转化

篮球运动中客观存在的篮球运动美,只有为人所用并且内化为人的能力等素质之后,才具有价值及魅力。我们知道,素质是人的先天性遗传特质和后天性获得特质的融合,是人类的社会性和个人主体性的统一。篮球运动美产生于篮球运动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因此,篮球运动审美素质只有以篮球运动知识为基础,经过必要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而学习和训练就是篮球运动美内化为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内化的结果。篮球运动美学知识内化为审美素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教育活动,二是自我实践。

就篮球运动教育阶段而言,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篮球运动的教育活动中,应大力发挥篮球运动对促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注重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个性发展,注意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激发受教育者的“爱美之心”,培养学生、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合作、竞争的环境中,感受篮球运动协同、对抗、多变的特点,增强体育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与审美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将篮球运动美育落实到实处的具体做法是:

(1)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应结合教学、训练内容将美学理论知识及时注入教学与训练之中去。同时,还要注意把握介绍篮球运动美学理论知识的度,因为理论的占有量并不与素质的提高成正比,不应采取多多益善的态度,以学生和运动员能够理解为度。

(2)在教与学以及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差异性,重视发挥学生、运动员的创造性,提倡“创造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3)教学与训练之中,要明确篮球运动审美教育的目的。篮球运动美育不单纯是为了完成篮球运动知识和锻炼的转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篮球运动美学知识的内化来培养提高学生、运动员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等审美素质,提升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因此,篮球运动审美教育活动应以人为本。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识记和理解并重,知识和技能并重,文化灌输和情感陶冶并重,求知与做人并重,学习与创新并重,学与教、训与练内外并重。

(4)确立开放性的评价机制。篮球运动美学和美育知识的内化,以及篮球运动审美素质教育要与信息化时代特征相吻合。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篮球运动美学理论知识内化为篮球运动审美能力等审美素质正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既同人的整体知识的内化紧密相关,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概括地讲,就是通过篮球运动审美素质的培养,借助篮球运动、体育运动的途径去关怀人的现实生活,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和运动员的审美素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美育目的。当然篮球运动美学知识的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良好的环境,有效的方法,教与学、训与练互动。篮球运动美内化的途径也不是唯一的,只要目的明确,各种手段和途径都可以尝试。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审美素质教育应当具有开放性、信息化特征,否则就会陷入育人的新局限。

我们将篮球运动审美教育界说为篮球运动审美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在于,希望在今后的体育教育实践中,实施审美教育能与推行素质教育同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