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过程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感情并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形成受教育者个体品德或完整品德结构体系的过程。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品德行为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德育过程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学校中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群体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主要基础和基本环境。

二、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过程

(一)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培养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感情并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形成受教育者个体品德或完整品德结构体系的过程。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即它们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作用。

品德认识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人们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等实际关系的反映、认识、判断和评价,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在阶级社会,其内容具有阶级性。品德认识的形成使人在品德发展中能将理智和情感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不但懂得怎样做,而且懂得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从而提高品德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品德情感也叫思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这种情绪态度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品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品德情感比品德认识有更大的稳定性,它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强大力量,积极影响人们品德行为的完成和持续发展。一般说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人们的行为(包括他人和自己),凡是符合自己所认同并要求得到维护的思想政治观点和法纪道德准则时,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品德意志也叫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法律生活、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或者说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生活目的(如政治目的、道德目的、形成或克服一定的思想意识等)而行动时所作出的自觉的积极进取或坚韧自控的不懈努力,是作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具有良好品德意志品质的人,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引诱和威胁;而一个品德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不能坚持完成一定的品德行为,或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甚至在外部腐蚀、引诱和威胁下,丧失原则和气节,毁坏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

品德行为也叫思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反应,是实现内在的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其外部表现。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一个人的品德行为可能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经常性的,可以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抉择作出的,也可能是由于经常重复而无须再思索、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已经巩固且自动化的品德行为就是品德行为习惯。品德行为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品德行为的善恶、好坏或正确、错误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他人、社会和自然,在阶级社会则要受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生活中,品德行为的善恶、好坏或正确、错误等,往往直接依据从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凡是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就被评价为善的、正确的、良好的行为;凡是不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就被评价为恶的、错误的、不良的行为。

品德认识在品德形式结构中是个关键性的因素,它是品德情感和品德行为的基础,而品德情感、意志则是将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品德认识、情感是品德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动力,而品德意志又对品德认识和情感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品德意志是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同时又是调节品德行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品德行为受品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指导、控制和调节,同时它又对品德认识的巩固和发展、品德情感的加深和丰富以及品德意志的锻炼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学生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后天环境机械决定的,是在他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形成一定的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社会活动,尤其是德育活动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人们在活动中掌握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德育过程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而人们只能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中掌握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客观的社会关系总是通过活动和交往对人发生作用的。儿童主要通过两方面的活动来吸取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品德。一方面儿童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济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吸取道德思想,形成自己的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儿童的早期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儿童上学后在学校教育引导下,开始转向主要是从一定社会、阶级的思想道德规范中吸取精神营养,自觉发展自己的品德。其中学校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的品德也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受到检验。看一个人某种品德是否真正形成,不仅要看其内在思想情感和动机,而且要看其实际行为表现。正因为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并受其检验,形成一定的品德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以及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所以我们把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看做是学校德育过程的基础。学校中的德育实践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群体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主要基础和基本环境。要积极组织和认真开展学校中的各种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它的德育作用;要认真组织和形成教师集体并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作用;特别是要认真组织和形成班、团、队等学生集体和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包括校外同辈伙伴群体的积极影响,并防止和克服其消极影响。适当组织和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以便在更广阔的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品德。

(三)学生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的

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外部德育的影响,但外部德育影响只有通过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斗争才能发挥作用。这种主体品德内部矛盾,是受教育者反映当前德育要求产生的品德内在发展需要或状态与已有品德发展水平或状况之间的矛盾。已有品德发展水平或状况,即所谓品德内部环境,有其相应的品德结构。从根本上说,它也是在外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但它形成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当德育影响反映到受教育者的主观世界,便与已有的品德状况或结构形成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既有异质性的,也有同质性层次水平以及品德结构要素上的。在内容性质上表现为无产阶级思想道德与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矛盾,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在认识上表现为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矛盾;在品德形式构成因素上,表现为各因素发展方向和水平上的矛盾,内部动机和外显行为上的矛盾等。由于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品德内部环境或品德结构,因而都以“自己的”态度对待外部教育影响,作出肯定的、否定的或中立的评价和选择,形成自己特有的品德内部矛盾,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引起品德结构的某种变化。

就中小学生而言,正如王道俊先生所说,主要存在三种性质不同的内部矛盾,一是认识性质的矛盾,主要是由于年龄和和经验的关系,学生缺乏相关道德知识和实践,还没有形成和社会相统一的道德判断,因而产生的错误思想、错误行为与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常常表现为“有错不知错”;二是能力性质的矛盾,主要是由于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关系,模仿性强,冲动性大,自我控制水平较差,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就不能履行自己本来已经知道的道德规范而产生的矛盾,表现为“犯错不自觉”;三是思想性质的矛盾,主要是个别学生或学生思想认识的某些方面,受错误思想意识影响过多或过久而形成了某些不良的、错误的思想认识与习气,因而不愿意遵循要求的道德规范而产生的矛盾,学生往往是“知错也犯错”。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统一体,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会继续出现,甚至旧的矛盾还会出现反复。正是在这些内部矛盾的循环往复的斗争转化的过程中,学生才逐步形成了对主客观世界的基本看法、基本态度和相应的行为习惯。任何教育工作者在德育的过程中,都要全面、深入地研究问题,冷静、耐心、认真地分析矛盾,搞清矛盾的性质及产生的根源,采取正确的方法,创造条件引导矛盾向积极的方面转化,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按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四)学生品德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

学生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其品德内容、形式、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也就是通过活动和交往,反映德育要求,产生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引起品德结构的变化,再通过活动和交往,反映新的德育要求,产生新的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引起品德结构新的变化,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学生品德正是在这种不断教育和修养的过程中,不断地经过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累积而螺旋式地发展上升的。

第一,人的品德既然是按照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而不是偶然的或一时的行为,那么,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不能认为学生按教育者的要求完成了一个正确的品德行动,就断言他已经形成了某种良好品德,或克服了某种不良品德。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使学生形成某种稳定的品德认识和情感,并在它的支配下,一贯地表现出某些良好的品德行为方式,我们才能说他形成了某种优良的或矫正了某种不良的品德。

第二,人的品德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物。一个人某种品德一旦形成以后,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下,内部矛盾斗争的推动下,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以此满足自身发展和精神享用的需要以及适应外部客观世界的变化和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品德正是在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发展的。

第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各种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接触事物的广泛复杂,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已有的品德水平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不断提高。因此,品德的培养、教育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间断的过程。

第四,由于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道德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正确思想道德与错误思想道德、先进思想道德与落后思想道德的矛盾斗争是长期存在的,这种长期存在的矛盾斗争必然反映到学生思想上来,并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矛盾斗争的长期性。因此,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教育和提高是长期的、反复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