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素质心理结构

教师素质心理结构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十分重视对各类学校“好教师”素质问题的研究,他们从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以及教师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证调查,发现了很多共同性的结果。

第一节 教师素质心理结构

教师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常新的职业劳动,同其他职业分工活动一样,都有着自身的行业性质和特点。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需要形成与自己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角色形象。

一、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复合性,一般需要有较宽广的科学人文素养。当代重要的工具性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语、数、外、计算机)构成基础层,它不仅为教师适应教育工作的特殊要求,而且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参与国际性交流提供保证。同时,要求具备与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诸方面所必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构成,包括哲理、科学、管理、技术与方法四大类型,如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对这部分知识、技能的把握不能只停留在学科水平上,而要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复合性应体现在结构组成的多学科和多层次上,体现在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上,体现在教师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上。专业知识结构为教师教育工作的成功提供知识和技能性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它将随社会发展、科学与教育理论的发展和个人实践经验的积累,对教育理解、体验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二、教师的能力结构

(一)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程度以及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它包括概念、类同、运算和理解四个方面。

教师教学认知能力与教师的知识水平,特别是与知识结构有关,威尔逊等人以中学教师为对象用观察和面谈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个研究结果认为,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需要七个方面的知识:①关于课程内容的知识;②关于学生情况的知识;③关于教学目标的知识;④教育学原理与教学论方面的知识;⑤某一学科和教材的内容、结构方面的知识;⑥与该部分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何把教材的内容教给学生的教学法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方式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①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和连贯性等。②非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的感染力、表情和手势等。③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由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教学媒体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灵活性,教师应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从教学操作活动的内容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①呈现教材的能力。如恰当地编排呈现内容和次序等。②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等。③教学评价能力。如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的能力、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等。

在教师的教学操作能力中,往往离不开教育机智的参与。教师综合应用各种策略解决各种问题和冲突的能力常常表现为教育机智,这是教师面临复杂的教育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敏、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和反映能力。

(三)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这种能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来具备教学监控能力,部分学者把对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训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澄清阶段。在此阶段,要向被培训教师说明培训的目的、根据和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特别是向被培训教师提供实验所必需的知识背景和理论依据。

②模拟阶段。这一阶段中,由指导教师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向被培训教师具体模拟采用认知的自我指导的方法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③练习阶段。被培训教师练习认知的自我指导技术,使之达到熟练化的程序。

④提示阶段。在此阶段,通过指导教师监控,被培训教师巩固认知的自我指导级数,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标志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初步形成。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质对学生有显著影响,一个是热情和同情心,另一个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此外,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积极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也是影响学生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人格品质。

心理学研究者发现:与普通成人相比,教师比较外向,情绪比较稳定,较少倔强性;与普通教师相比,优秀教师在以上三个人格维度上所表现出的特点更为明显。外向的特点表明教师热情、富有活力,情绪稳定的特点表明教师能够运用理智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较少倔强性的特点表明教师性情随和、关心和体谅他人。

四、教师的威信

(一)教师威信的含义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教师威信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①思想品质。思想好,对自己要求严格,有道德修养,讲文明,生活作风正派,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②知识水平。有真才实学,知识丰富,精通所教学科,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③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好,口齿清楚,表达力强,讲课生动,富有启发性,教学效果好。

④工作热情。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师生关系融洽。

⑤工作态度。尽教师职责,工作认真,要求学生严格,任劳任怨,治学严谨,诲人不倦。

工作作风。对人和蔼,平易近人,不体罚学生,作风民主,能听取学生意见,常参与学生活动。

(二)教育威信影响作用的心理依据

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明显看出教育威信的巨大作用。它既是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力量,又是学生自觉自愿接受教育的前提。所以,教育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好坏,教育威信越高,教育效果越好。教师的威信之所以能对学生起到这么大的影响作用,是因为它使得学生对来自教师方面的影响产生一种积极肯定的意向,这种意向具体表现为:

①在认识上,学生确信教育影响的正确性。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确认是真实、科学的,对教师的教导乃至一般的言行,都不加怀疑地承认其正确性。从而能自觉自愿地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并很好地执行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

②在情感上,学生乐于接受来自教师的影响。学生容易把教师提出的要求转化为自己主客观的需要,反对任何不尊重教师教育的人和事。他们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往往能引起深刻的情绪体验。

③在行动上,学生愿意以教师为榜样。有威信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理想的典范。

五、好教师的素质特点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十分重视对各类学校“好教师”素质问题的研究,他们从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以及教师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证调查,发现了很多共同性的结果。美国学者威特归纳出了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的行为特征有七个方面的品质:生活快乐的个性,声调清楚,语言流畅,备课充分,关心和了解学生,比课本能提供更多的有关知识资料,批评学生的目的在帮助学生改正过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