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当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他的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注重活动的作用等思想,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心理的最本质的表现形式。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就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心理从低级的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瑞士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从认识发生的角度对儿童的认识发展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智力、思维以及心理结构的发生和发展,认为儿童发展的实质是主体与客观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心理发展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机体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实践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主体为认识客体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动作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改变、相互适应,从而使得个体的心理结构不断改组与重建[4]

皮亚杰指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同化是指当主体面临新的刺激情境时,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情境整合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已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情境时,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的刺激情境的过程。所谓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个体为了应对某一特定的刺激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是认识的起点。儿童所具有的最初的图式是遗传获得的(如抓握反应),随着与客观世界不断的相互作用,主体逐渐建构自己新的图式,来适应环境。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同化和顺应不断地达到平衡的过程,同化和顺应的每一次平衡也是图式更新的过程。并且,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需要主体的自我调节。因此,同化、顺应和自我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使得主体与环境从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不断的发展,从而导致个体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其中,成熟即有机体的成长,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及成熟;物理环境包括物理的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前者是由物体本身的物理特性中得来的经验,后者是主体从理解自身与动作、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关系中得来的经验;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稳定状态。这四个因素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交叉性及次序性的特点,并在每个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因而他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运用数理逻辑中运算的概念,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相当于婴儿期,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世界。皮亚杰将感知运动阶段又细分为反射、习惯、视觉与抓握的协调、手段与目标的协调、新手段的发现、顿悟这六个小阶段。在该阶段,儿童由一些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如眨眼反射和嘴的吸吮等)逐渐过渡到有目的性的活动;在一岁末时,能认识到客体永久性即恒存性概念,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客体永久性是儿童以后认知活动的基础。

2.前运算阶段(2~7岁)

该阶段相当于幼儿期。运算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指的是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有:①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具有自我中心化特征。表现为不能从他人立场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②思维的不可逆性。思维的不可逆性指这期间儿童的思维只能向前推理,不能向后推,例如,儿童能够理解A=B,B=C,却不能推断出A=C。③思维的刻板性。思维的刻板性指儿童只能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不能顾及全面,思维也不合逻辑。并且,在该阶段儿童能够使用符号来代表实物,开始形成和运用象征,表现为表象性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相当于小学时期。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有:①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②守恒概念的掌握,这是该阶段儿童出现的明显特征。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概念。③可进行可逆性推理,但仍是以具体事物为依据的,并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分类及认识逻辑关系。④去自我中心化,儿童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该阶段相当于青春前期。儿童已经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依赖,能按形式逻辑的法则进行运算,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把内容和形式分开,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能够以假设-演绎的科学法则解决问题,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境。儿童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并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再往后儿童只是从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内容,并开始思考以后的人生。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当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他的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及注重活动的作用等思想,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心理的最本质的表现形式。人的心理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是因为人具有一切动物所没有的高级心理机能。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就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人的心理从低级的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维果斯基致力于教育心理和儿童心理的研究,并涉及思维与语言、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下面,我们将着重介绍他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斯基最杰出的贡献。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是儿童通过自己的独立活动解决问题的水平;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经过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和教学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上的依据,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同时,维果斯基认为不同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不一样的,有必要区别对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之上,着重于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二)教学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维果斯基从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探讨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提出:教育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生的发展离开了教学就无法发展;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5]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呢?维果斯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时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某一技能的学习如果脱离了最佳学习时间,就会造成以后发展的障碍。并且,学习的最佳时间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由于最近发展区本身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发展中的,因而教师的教学应该把握好学习的最佳时间,走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前面。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从生命开始时便相互联系在一起但却永远不是相互平行的。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思想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并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通过临床观察及大量的病例研究,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了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也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又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冲突。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经历这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每一阶段。只有很好的经历和解决了前一阶段的任务和冲突,才能更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否则,个体的心理发展就可能受到影响。埃里克森将个体的生理发展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发展相结合,提出了他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5岁)。这一阶段对应个体的乳儿期。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基本的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能否达成。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或后来的岁月中,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氛围之内。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他们以后人格发展的根基。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反之,如果婴儿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就会使他们对外部世界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可能在其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导致一些不良的人格品质。

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和怀疑(1.5~3岁)。这一阶段对应个体的婴儿期。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性、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能否实现。一周岁后儿童已经能够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所以他们强烈地希望自己能与外部世界相接触。大多数儿童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自主性”的意识,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独立的,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欲望,如穿衣、吃饭等。如果父母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准许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予积极的表扬与鼓励,那么,儿童就将体会到自己对环境是有用的,能够形成自主、独立的人格特征。但是,如果父母过度地保护则会阻碍这个年龄阶段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他们会对自己感到不确定,变得依赖他人。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7岁)。这一阶段相当于个体的幼儿期。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能否实现。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更加主动地与周围环境和人们进行接触。随着儿童开始与其他儿童进行交往,他们面临着进入社会生活的挑战,怎样与其他人一起玩耍、一起做事,怎样解决同伴之间的冲突等都是儿童必须要学会的。儿童通过寻找玩伴、组织游戏以及参加其他的社会活动,其主动性将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如果儿童的主动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则会产生内疚感和退缩性,他们可能会缺乏目的感,并在以后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出较少的主动性。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7~12岁)。这一阶段相当于个体的学龄期。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能否实现。这一时期,大多数儿童都进入了小学,他们活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学校,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这时他们会体会到勤奋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如果儿童能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和从事各种活动,就会产生一种胜任感;相反,则会产生自卑感。这个时期,是儿童形成勤奋感、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感与形成自卑感、对自己的天分和能力的低评价的重要时期。

第五阶段,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相当于个体的青少年期。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性和防止角色混乱,体验忠诚能否实现。青少年阶段是一个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既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也是人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年轻人开始提出“我是谁?”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能够顺利地回答这一问题,能够确定自己是谁,确定自己的价值及生活的方向,那么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能够悦纳自己;相反,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失败的,则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就会出现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25岁)。这一阶段相当于个体的成人早期。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能否实现。当关系的发展成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时候,青少年就步入了埃里克森模式中发展的亲密关系阶段。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发展他们的亲密感从而避免孤独感,并在情感方面得到发展。这个阶段不能形成良好亲密感的个体,就会面临孤独感,可能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

第七阶段,繁衍对停滞(25~60岁)。这一阶段对应的是个体的成人中期。该阶段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能否实现。此处的繁衍不仅包括自身繁衍后代,也包括自身的生产能力及创造力的实现。进入中年,人们开始关心下一代,通过对孩子的教育,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生活。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没有形成这种繁衍感的成年人会出现人格的停滞,表现为一种空虚感和对人生目标的怀疑。

第八阶段,自我整合对失望(60岁以上)。这一阶段对应的是个体的老年期(或称成人晚期)。该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体验智慧能否实现。过去的岁月和经历以及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他们要么达到一种自我整合,要么产生失望感。以满足的心情回忆往事的人,将以一种完善感走完最后的发展阶段。艾里克森曾写道:“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的,把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事实和责任而接受的。”不能形成这种良好整合的人将会陷入失望的境地。

埃里克森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内容统一到人的心理发展之中,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过程。他的对人类发展八阶段的论述不仅对我们探究社会环境中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家庭、学校教育有重要的参考,而且也成为我们成年后为人处世的借鉴。

四、儿童心理理论论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和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普里马克等人对黑猩猩是否认识心理猜测实验的研究中提出,由于黑猩猩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研究者因此认为基于心理状态归因的行为认识是一种原始行为,并将该概念的研究延伸到儿童身上,逐渐形成了儿童心理理论这一领域。

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认知发展研究的热点,是继皮亚杰认知发展研究之后又一个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崭新视角。有关心理理论的理论观点主要有:

①理论论。这是对儿童正在发展的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它强调经验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一系列表征形式的心理理论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心理理论在向成人心里理论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愿望心理(2岁左右)→愿望—信念心理(3岁左右)→信念—愿望心理(4岁左右达到了成人水平)。

②模拟论。指的是儿童在模仿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并能够以此来推测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通过把儿童放在他人的位置上,模拟他人的心理状况和行为,促使儿童逐渐获得自己与他人心理关系的认识。模仿的主要方式是角色扮演和换位游戏。模拟论者与理论论者一样,注重经验在模拟过程中的作用。

③模块论。模块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起源于儿童内部先天存在的模块化机制,当这种模块化机制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时,就能够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也就是说,儿童的心理理论随着儿童内在成熟而成熟,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儿童出生时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了,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是起一种触发式的作用。

以上三种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心理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解释,我们对心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了一些了解。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儿童心理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是认知发展领域一个新的热潮。它的发展对学科的发展、儿童教育的总体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学科的形成和完善都需要理论的支持,心理学也不例外。而“心理学又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即没有哪一种理论或范式能包容人类行为的广阔范围和全部复杂性”[6],因此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学术观点和科学理论。我们学习心理发展的内容,就必须学习和了解关于心理发展的各派观点和各派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