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范式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的运用

范式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的运用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库恩的范式理论在管理学领域得到普遍的运用,该领域的学者们在阐述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多以范式作为管理学发展阶段的划分根据。我国有学者则从库恩范式层面,将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划分为科学管理范式阶段、行为科学范式阶段、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其中,泰勒在综合整个19世纪英、美两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与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科学管理的理论,意味着科学管理范式又称古典企业管理学范式的确立。

1.2.1 范式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的运用

库恩的范式理论在管理学领域得到普遍的运用,该领域的学者们在阐述管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多以范式作为管理学发展阶段的划分根据。如罗珉认为,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管理学范式革命都强调应从规范管理学向实证管理学方向转变,而我国管理学范式尤应从“苏联范式”的抽象研究方法转向实证为基础的管理学研究方法(18);李郸则将管理学发展阶段划分为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阶段,其中早期管理思想为前科学时期,后三个阶段均为常规科学时期(19)

(1)企业管理学领域:布莱尔和摩根(Burell&Morgan)在库恩范式概念的基础上将管理学研究的范式分为职能主义范式(functional)、诠释型范式(interpretive)、激进的人道主义范式(radical humanist)和激进的结构主义范式(radical structuralist)。其中,结构主义范式是以客观、规范和概括性为特征的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其研究目标是回答应该和应然问题,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归纳法和演绎法;职能主义范式又称实证主义范式,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管理学领域的主流研究范式,其目的侧重于通过证实、预测来构建一些新的管理理论,其研究方法有证实和证伪两种;诠释型范式也被称做后实证主义,它是对实证主义范式在涉及人的价值观、偏好领域以及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往往无能为力的补充,它运用直觉判断和个人洞察力获取知识的思辨方法,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认为社会现象实际上为个人的主观经验,其研究方法包括经验法或案例法、权变法、社会学方法、经济学方法等;人道主义范式对研究人的行为有很大作用,其研究方法有心理学法、伦理法(20)

我国有学者则从库恩范式层面,将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划分为科学管理范式阶段、行为科学范式阶段、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其中,泰勒在综合整个19世纪英、美两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与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科学管理的理论,意味着科学管理范式又称古典企业管理学范式的确立。其核心观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认为工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货币收入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以此作为指导其行为的原则,只要能使人获得经济利益,他就愿意配合管理者挖掘自身最大的潜能;二是从如何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角度出发,认为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将生产要素进行最佳配置与合理充分地利用,从而生产出更多财富的技术性问题;三是认为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可以通过一系列契约,在事前加以明确,而管理就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技术上使契约充分化与完备化,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目标。以这三个核心观点及相应的一系列见解、主张等为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与理论框架,形成了一套企业管理的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一些企业管理学家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与实验的结果,古典管理学范式受到了一定的挑战,由于行为科学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科学范式确立,其哲学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人为本”,其核心观点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企业中的员工不是单纯的经济动物,而是具有个性、欲望、感情、需要与动机的,具备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二是认为面对内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机的社会系统,而不是一部“机器”;三是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行为科学理论综合与吸收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许多学科领域的内容,采取了动态的研究方法。20世纪60年代之后,各种管理学说林立,企业管理学步入了管理理论的丛林,至今无一种完全占统治地位的管理学范式形成(21)

(2)公共管理学领域:公共管理学在其百余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核心管理范式的转变,即从初期的以“效率”为核心的早期公共管理范式,到中期以“公平”为核心的公共管理范式,再到近期的以“与市场相协调”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以效率为核心的公共管理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韦伯的理性官僚体制和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二分法理论,它的基本理论信条是:非政治化的文官制度与政治和公共管理相分离的假设、强调科层制和规章制度、公务员的终身受雇和政府组织的稳定、以文官制度作为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对文官的严格的控制;其基本价值体系可概括为效率、代议制度、行政中立原则、科层式组织的行政领导,其中,管理效率是早期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其研究方法是形式主义的静态研究方法。以“公平”为核心的中期公共管理范式强调以民主为信条以公平为核心,对早期的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和批判,最后,阐发了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以“与市场的协调”为核心的近期“新公共管理”范式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具有不同于以往范式的独特特征(22)

在行政学领域,陈振明认为,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先后经历了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23);宁骚指出:在最近两个多世纪里,行政范式在世界各主要的先进国家内经历了从政治领袖范式到官僚制范式(亦称威尔逊-韦伯范式)再到企业型政府范式的演变(24)

(3)营销学领域: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学者将营销理论研究分为两大范式,即交易营销范式和关系营销范式。交易营销范式也称营销管理范式,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初是霍华德于1957年推出的《营销管理:分析和决策》一书,随后,麦卡锡于1960年出版了《基础市场学》,在管理方法上将企业营销者可资利用的手段简化为4P,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推出了《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随着这三部教材的相继出版,在美国营销学界推波助澜下,后经过若干次修订再版,最终形成一整套交易营销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特点为:

●以微观经济学作为范式的学科基础。

●坚持管理取向。按管理过程:分析、计划、执行、控制构建营销体系。

●坚持以4Ps为核心内容的营销组合。

●坚持交易营销,追求利润最大化。科特勒在其著述中,将交易理解为营销概念的核心组成之一。

●将市场理解为顾客。

营销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迁而发展,正如托马斯·库恩所说出现了反常和危机。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日益深刻的变革及传统营销理论的不足,出现了新的营销理论——关系营销。关系营销范式以关系营销理论为代表,并在20世纪80~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被称为营销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关系营销理论认为,重要的是发展和保持关系——除了与消费者的关系,还包括与供应商中间商及其他方面的关系,由此形成了4C为核心的营销组合(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