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教育是从现代教育体系中分化出来的,是人类教育走向进步的标志。创造教育体系应当包含两层意思,它不仅反映创造教育实施的系统以及它们彼此的相互联系,而且反映创造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创造教育,必须从社会大体系出发,着眼于人的优化发展,把创造教育变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变成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前期创造教育是大有作为的,它是创造教育的基础,是创造型人才的源泉。创造教育学的存在已是无疑的了,但

第四节 创造教育体系

创造教育是从现代教育体系中分化出来的,是人类教育走向进步的标志。现在,创造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又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当然,这里所说的独立性,只是相对的,就其子系统来说,它是相对独立的,而从整体上来看,它与其他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造教育体系应当包含两层意思,它不仅反映创造教育实施的系统以及它们彼此的相互联系,而且反映创造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1.创造教育体系

创造教育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广泛的实践活动,成了千百万青少年追求的目标。创造教育是一个大系统,是一个连续的教育过程,贯穿人的一生之中。因此,不能把创造教育仅仅局限于学校,限定在某一个教育阶段,更不能以为开设一两门创造技法的课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发展创造教育,必须从社会大体系出发,着眼于人的优化发展,把创造教育变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变成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创造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又是按照一定的层次构成的。从人的发展与教育的特点出发,我们把创造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前期创造教育。我把从婴儿出生到初中毕业这个时期的教育,统称为前期创造教育,这与教育学上的“前期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个时期包括婴儿、幼儿和少年三个发育时期,要经历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三个阶段,大约需要15年。从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看,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人的脑功能、创造性个性等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我之所以把这一相当长的时期划为前期创造教育时期,主要是基于下面两个原因:第一,从发育学上看,这是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最天真活泼的年代。一般来说,在这个阶段,个体是自由发展的,社会上的压抑、干扰和人际关系等对他们影响不大。第二,从创造教育来看,这一个时期的共同教育目标主要不是放在培养创造能力上,而是着重培养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想象力以及其他最主要的素质。

前期创造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它不仅有心理学家们的大量实验作依据,而且也从大量的前期创造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证明。事实上,前期创造教育一直是一个最活跃的领域,一大批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们在这一领域中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前期创造教育是大有作为的,它是创造教育的基础,是创造型人才的源泉。

二是学校创造教育。这是指从高中到大学、研究生这一时期的教育,如果包括博士后阶段在内,大约也是15年。从学制上,这个阶段要跨越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与习惯分期不同的是,我没有把高中划入普通教育阶段,而是把它归并到大学教育这一阶段。我的认识是基于:第一,高中生已走出了天真烂漫时期,生理发育已成熟,开始接受到复杂的社会影响。在这一方面,他们更接近于大学生,而明显有别于少年学生。第二,从智力上,高中生已具有发展创造力的各种必要素质。我们可以把高中生看成是预备大学生,而事实上确有许多高中生都具备了学习和掌握大学教学内容的能力,如大学少年班就是证明。高中与大学是学制把它们分开的,但并不能说明它们在智力上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16岁至30岁,是人的知觉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各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据科学研究者对近四百名杰出科学家的统计,他们作出重大发明的最佳年龄是25岁至45岁,其最高峰值为37岁左右。这说明,青壮年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是发明创造的黄金时代。

学校创造教育正是面向这一批才气横溢的青年们,要用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去开发他们。具体地说,学校创造教育的任务有:巩固和发展前期创造教育对少年、儿童所形成的创造性的个性,为发展培养创造力打下的基础;在高层次上培养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参加以科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索活动,既培养创造能力,又尝试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使出人才、出成果统一在创造教育的过程中。

三是应用创造教育。这是指从大学毕业以后至生命停止以前的漫长时期的教育,这个时期也是每个人为社会作贡献的时期。从功能上说,这个时期的教育也属于继续教育,但不同的是,它不是为更新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而是以创造力开发和应用为目的的教育。

应用创造教育的范围极广,不受年龄、学历和职业的限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在多种层次开展。从当前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应用创造教育应当担负三项任务:

(1)对社会青年的教育。由于现在的大学还不能满足全体青年求学的要求,所以还有许多青年直接进入社会,他们有的在待业,有的边工作边学习,坚持走自学成才的道路。不管他们是属于哪种情况,但绝大多数人是愿意学习的,而且在他们之中必定蕴藏着各式各样的人才,甚至是奇才。社会没有理由不关心他们,创造教育也应该向他们敞开大门,因人而异地实施教育,重点是开发他们的创造力。

(2)对在职员工的教育。这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主体,因此,对他们实施创造教育,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于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这部分人的教育,主要是结合他们的职业进行的,以举办创造技法讲习班为主,鼓励他们大胆开展技术革新,开展提合理化建议的活动,把他们的创造力开发出来。

(3)高层次的应用创造教育。所谓高层次,是指对那些已经受过高等教育而从事工作的人。他们已有良好的知识、智力基础,有的可能就是具有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但是,从学习知识到应用和创造知识,从潜创造力到真正的创造力,还必须经过转化的过程。应用创造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实现这种转化。根据这部分人的特点,教育的主要形式不是系统的教学,而是传授创造方法,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为此,必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创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上我把创造教育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这仅仅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尝试,也许还可以再划出其他的层次来。仅就这三个层次而言,它们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彼此联系,构成一个体系。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作为这个体系主线的创造力,它贯穿在每一个层次里,体现在每一个活动中。

2.创造教育学体系

一个学科体系的建立,一是决定于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的程度,二是依赖于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创造教育学的存在已是无疑的了,但它有没有一个体系呢?应当说,它已形成了一个体系的雏形,虽不完善,但正在向成熟方向发展。

创造教育学体系是以人为对象,以培养创造力为目的,由教育目的论、教学论、教学方法论、教学控制论等组成的理论体系

创造教育学赖以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二是各有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事实上,创造教育学就是由教育学与创造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同时它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创造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一是紧密层,二是半紧密层,三是松散层。

属于紧密层的有:教育学、创造学和心理学。教育学是创造教育学的母体,尽管创造教育学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是它仍然不能割断与母体的血缘关系。创造教育学不是完全摒弃教育学中的理论和规律,而是在借鉴的同时加以改造。创造学对创造教育学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它赋予了创造教育学的特性。心理学家们似乎比教育学家对创造力更感兴趣,所作的研究也更多,这正说明心理学与创造教育的密切关系。所以,我认为教育学、创造学和心理学是创造教育学的三大基础。它们各自的作用是:教育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创造学规定了它的实质和特征,而心理学为它揭示了培养创造力的规律。

社会学、生理学、脑科学和“新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创造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不是血缘关系,是属于亲戚关系,所以我把它们划为半紧密层。社会学与教育学结合,产生了教育社会学,国外还专门出版了创造社会心理学的专著。这些都说明,社会学对创造教育学有很大的影响,如创造教育的社会职能、环境对创造教育的影响等,都要借助社会学的理论来阐明。脑科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生理学前提。“新三论”的观点和方法,也引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重视,创造教育学也不断地从它们那里吸取自己发展的营养。

除了以上的几门主要学科以外,创造教育学还同其他许多学科有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不那么密切,好像是朋友关系,所以我把它们列入松散层次。属于这个层次的学科就太多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造教育学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人工智能、人才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史等,它们也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创造教育学的发展,使创造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日臻完善。

【注释】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2]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4]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109.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5.

[7]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9.

[8]肖静宁.脑科学概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38-42.

[9]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88-90.

[10][美]特丽萨·M.艾曼贝尔,著.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方展面,文新华,胡文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03.

[11]外国教育资料,1984(3):21-28.

[12]马卡连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36.

[13][美]特丽萨·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方展面,文新华,胡文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230.

[14]人民日报,1986-03-06.

[15][英]J.D.贝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华芳,译.张今,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