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的深化研究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的深化研究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覃兆刿等认为档案价值为档案方式、档案资源性状、档案劳动以及档案作用社会效应之和。笔者认为,椭圆现象把数学定量的方法引入档案价值的研究,突破了档案价值研究以定性为主的局限,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去把握档案价值的变化规律。关于档案的作用,过去主要强调档案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凭证和参考作用。

3.1 档案的价值和作用的深化研究

关于档案的价值,我国档案界学者过去主要是引进、借鉴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的观点,认为档案的价值主要是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或者说凭证价值、情报(参考)价值。近年来出现了新的观点。刘一力提出档案资源发展的进程特性,他认为档案进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在进程的不同阶段中,档案本体具有不同的作用特质与价值目标:①档案化(结构固化)阶段,档案化是文献材料的第一个实质性变化节点,使文献材料分成档案化过程前后具有本质差别的两种客观存在,其作用方式、传播利用方式、功能特征都不相同;②原始功能活化阶段,档案保持着对社会后续运行的认证作用、保障作用和固化社会关系及社会进程的积淀作用;③资源化(富集及功能重构化)阶段,资源化是档案功能的第二个质变点,形成与档案进程初始动力与价值目标不一致的,且与档案化进程要求有所相背的价值嬗变,是社会过程的异化,无论在富集取向、功能特征、资源结构,还是利用需求上都有较大差别,档案资源的受益者与持有者也出现分离;④信息化(功效多样化及信息扩散化)阶段,这是档案资源发挥功效的阶段(8)。笔者认为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比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的划分更加详细具体,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开发利用档案价值,但在阶段的界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覃兆刿等认为档案价值为档案方式、档案资源性状、档案劳动以及档案作用社会效应之和。他们从“档案双元价值观”入手,对档案价值进行本体与实现意义上的区分,揭示出关于档案价值本体与档案价值实现关系的一个新发现——椭圆现象,即由于档案价值本体在量的意义上是相对固定(潜在)的,而档案价值在不断实现(不断被利用)的过程中,每次实现的价值呈现量恰好分布在一个以“双元价值”为两焦点的椭圆上(9)。笔者认为,椭圆现象把数学定量的方法引入档案价值的研究,突破了档案价值研究以定性为主的局限,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去把握档案价值的变化规律。

关于档案的作用,过去主要强调档案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凭证和参考作用。近年来,我国学者们借鉴和引进了加拿大档案学者T.库克的观点,从未来的和后现代的视角,考察了档案和档案工作者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这一观点与传统的档案作用有所不同,认为档案不仅有记录过去的作用,而且可以铭记未来。特别是我国档案学者冯惠玲从捍卫国家利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方面论述了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作用。她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全方位的、不可替代的综合贡献力。这种贡献力主要表现在国家利益的捍卫力、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社会进步的保障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的促进力(10)。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档案的作用,把档案的作用与社会各方面的实践紧密结合,不仅确立了档案和档案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全方位的重要地位,而且对档案价值和档案工作地位具有前瞻性的导向作用。黄雄则从维权意识的角度提出档案在职工维权中的功能作用。他认为档案是劳动者维权的依据,是《劳动合同法》制定的基础条件之一,而《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与实施又促进了档案的开发利用,二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