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的科学基础

教学的科学基础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进入教学研究的领域,进一步奠定了教学实践的科学基础。下面我们围绕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系统科学做一简要叙述。一般认为,教学就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以及要素、层次、结构、功能等概念,提供了认识教学的概念工具和理论框架。

四、教学的科学基础

教学实践的复杂情境不仅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更引起专家的深思,对教学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某些局部的现象,而是致力于探索现象背后的规律性问题,以提升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的本质、教学的要素、教学的结构等一系列问题被提到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探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进入教学研究的领域,进一步奠定了教学实践的科学基础。如今,脑科学的发展又给教学研究的深化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教学实践的基础日益广泛,教学研究的科学性正不断地提升。下面我们围绕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系统科学做一简要叙述。

1.哲学基础

哲学是研究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恩格斯(F.Von Engels)说:“……不管自然科学家可以采取他们愿意采取的哪种态度,他们总还是受哲学的支配。”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尤其关于知识性质、类型、价值取向的观点,成为发展教学的思想指导。认识论阐述了认识的普遍规律,教学原理则是探索特定教学过程中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教学现象,在揭示教学的特殊认识规律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主体—客体”课堂教学关系。

2.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为教学原理的科学化创造了条件,它通过揭示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为教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许多教学问题非得有心理学的参与才能解决。一般认为,教学就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长期以来,组织学习的教学艺术缺乏理论基础,多停留在经验层次。现在,有学者从心理学关于动机、情绪、个性等情感原理中找到动力激发、课堂调控的依据,使得原本经验化的教学艺术有了理论指导。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科结构,认为一门学科的内容由概念、命题和原理组成,必须以一定的结构设计使前后内容有逻辑联系,而且要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设计出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材料。奥苏伯尔(D.P.Ausubel)进一步细化,他根据知识的包摄性、概括性等规律,把概念、例题、原理组成有层次、相互联系的系统,前面的知识成为后面知识的支撑点,有助于教学中使新旧知识产生同化。所以,布鲁纳(J.S.Bruner)认为,教学论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心理学描述了学习,教学论可以提供促进学习的方法。

3.社会学基础

教学传递社会文化,它们对保存、重建社会文化,影响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师生人际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教学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平等表现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机会,发挥教师作用,沟通课堂与社会系统的联系,须借助社会学原理来阐释。现在,像知识社会学等社会学理论在微观层面的介入,深化了教学的研究。

4.系统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以及要素、层次、结构、功能等概念,提供了认识教学的概念工具和理论框架。例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引进信息传播和反馈控制的原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建立在系统论原理之上。当我们置身于信息化时代,“三论”这一现代科学的方法论不仅会给教学与课程的原理研究提出新课题,而且依然是我们研究教学的有力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