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内容与结果

研究内容与结果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三是少数教师缺乏爱心和恒心,歧视“学困生”。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基础。我们目前认可的所谓的“学困生”,主要是那些没有把兴趣转移到文化课学习的学生。“学困生”则是那些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困生”智力正常。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条件。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与结果

一、“学困生”的成因研究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因素,如智商低,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学习习惯不良等;也有客观因素,如教育者(老师、父母、长辈等人)的失误,家庭社会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但是,从学校教育权学层面分析,我们认为:“学困生”的产生,学校和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学校师资有限,班容量过大,教师无暇顾及全体。二是学校受社会舆论的压力追求高升学率(上重点高中人数),重培优,轻帮困。三是少数教师缺乏爱心和恒心,歧视“学困生”。四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业务能力不强,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五是课改和减负后,教师所下的“功夫”少了,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耐心,课外辅导减少。六是课堂教学过分讲究形式,追求时髦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学生主动的参与,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过程,学生的积极参与又可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学科教学中,只要根据“学困生”的成因及其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突破口”,进行持续的综合调理,并且在各种因素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及时反馈调节,把握及时有效的对策,逐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是完全可能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我们提供了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①发展是人的本能。我们目前认可的所谓的“学困生”,主要是那些没有把兴趣转移到文化课学习的学生。②人的发展是终生的过程。今日的“学困生”可能成为明天“优等生”。③人的发展具有层次性。发展是相对现有水平而言的,所以,目标有高低之分。“学困生”则是那些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④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部分个体的全面发展,学习发展程度与速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⑤人的发展的自觉性。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人的发展统一性,而忽视人的发展的多样性。现今,又有强调个性而忽视共性的趋势。这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学困生”。通常我们所说的“学困生”是指知识技能等方面学习困难的学生,是那些没有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上的学生;是那些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这样看待“学困生”,学校和教师就会把他们看做一个可发展、可造就的“活动人”,看成一个可开采、可挖掘的“资源人”,就会进一步确立起培养他、帮助他的信心。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一)明确学科教学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意义

1.学科教学概述 所谓“学科”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按照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科教学是教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将国家、地方、学校安排的学习科目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教学的作用是表现为促进学生的认知智慧的发展,包括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学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情感智慧包括“情绪自觉”、“情绪管理”、“将情绪导向正途”、“情绪判读能力”和“人际关系”。认知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而情感智慧对于个人工作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更重要。

学科教学具有历史性、周期性、整体性、个性化特点,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有目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环节所构成的整体,具有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功能、团体维持功能和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教学过程具有上述功能,但它不是一定会实现的。而且我们也只是从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来谈教学过程的功能,这只是教学过程的正功能,教学过程还存在消极的起破坏作用的负功能,如反科学的、落后的教学内容,强输硬灌的、毫无生气的教学方法,压抑学生、令人窒息的教学气氛,强制专横的教学管理等,都会严重地阻碍学生的发展,甚至摧残和扼杀学生身心。因此,我们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过程的正功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克服教学过程的负功能。

2.学科教学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

(1)促进教师正确对待“学困生”,达到有效转化目的: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过多地关注和重视学习上的“优等生”。因为他们能给学校和教师带来更多的利益、荣誉……而对“学困生”则关注很少,甚至认为他们是一种累赘。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首先是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学校教育真正由偏向“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个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对象来培养。用现代教育观,从人的发展高度看待“学困生”,它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困生”,这应是学校和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困生”智力正常。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发展潜能,教学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得到正常乃至超常的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策略”目标教学理论认为:只要给学生补足一定的认知条件,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9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规定的课程,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最佳发展。因此我们应克服一切嫌弃、冷漠“学困生”的态度,将热情和精力从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转移到急需“浇灌”的“学困生”身上。

有了这样的教育观念,教师才可能从各自教与学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哪些是影响学生学习而又一时难以改变的因素,哪些是影响学生学习而经过努力有可能改变的因素,进而在改进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2)逐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转化“学困生”:在升学教育环境下,学校和教师过多的关注和重视的是学校中的“优等生”,这样的结果使师生关系淡漠或僵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好学的基础,要转变“学困生”,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学科教学正是促进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条件。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的所有需要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个体的人的成长,人的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演进的。对于今天温饱问题、安全问题已解决的中学生来说,第三、四层次的需要就成为其需要的主导方面。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是基础,尊重是现代师生间一种基本的教育关系。传统教育的教学思想过于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师生相互尊重。即在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一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不断交流感情,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用理解和爱温暖学生,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3)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个性化”教育,促成“学困生”的转化:一是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成功教育,给学困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成功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是转化“学困生”的加油站。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取得尽可能多的成功,以提高他头脑中的自我形象,提高他自己对自己的估计,从而去克服更大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直至进入学习成功者的行列。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实施“期望教育”,教师对学生抱有希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体验等行为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去爱每一个“学困生”,热切地关心和耐心地帮助他们。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分层达标”教学,利用分层教学可给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机会,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走出心理阴影,走向成功。

(4)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实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学科教学评价以甄别为目的,以外在的、预定的目标作为唯一的标准,对学生采取“一刀切”,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发展。而现代的学科教学评价变单纯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变单纯的学业成绩评价为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学生从被动接受单一管理者的评价,逐步转向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变个体评价为小组评价。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从而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的追求,凸显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成为激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不断进步的有效方式。

(5)学科教学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实现“学困生”有效转化:现代学科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了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整体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现代学科教学要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纬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也具有目的性价值,这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追求个体、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传统的教学将学术科目基于“科技至上”的原则,秉承功利主义态度,把自然、社会、他人都当做可以利用理性原则加以操纵和控制的对象,从而把学生完整的生活要素(个体、自然和社会)加以割裂和肢解。从而忽略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而现代学科教学要求健全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及社会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了学生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从而有效地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二)学科教学转化“学困生”的基本途径

从方法论来讲,学习即是把离散的信息通过演绎和归纳系统化,形成学科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学习方法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个过程,形成整体学科认知结构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或目标。从系统论来看,整体学科认知结构是一个系统,系统的边界是其外延,系统内部的结构、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是其内涵。所谓整体学科认知结构的形成就是控制论中稳态建立的过程。认识上的稳态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标志着对认识对象的把握,所以整体学科认知结构的形成是认识上的飞跃。

“认识上的飞跃”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标志。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学科教学中,面对学生所学知识,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念,如何理性地理解其内含,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形成学科认识结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利用多元的和谐的教学评价,调整学习心态,积极地、乐观地学习等,是每一学科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就会转化“学困生”,并有效地减少“学困生”的产生。

1.树立学习信念 学生的学习行为可分为3个层次:一“听”、“看”,二“说”,三“做”。

一个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学生应该能够从学校的“听”、“看”、“说”、“做”等教育活动中,捕捉信息,积累对某个学科的认识,寻找各种相关信息的内在联系,加之适当的“阅读”,逐步形成整体学科的认知结构,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使自己对本学科的认识更为准确、深刻。可见自觉地认识知识系统化、概念化的重要性,注重培训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习的成功和成效是十分关键的。对学科的认识是否已经建立起整体性的学科认知结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检测。一是“说”,二是“做”。所谓“说”就是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向不熟悉这门学科知识的人表述,要求是能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听得懂,至少可以知其然。许多人可以听懂别人的讲解,可以看懂文章的内容和结论,但自己却讲不出来或讲不清楚。这其实不完全是口才问题,说到底是他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科知识。“做”则是更高层次的检测。能把你的理解、认识、体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文章”,说明你对这门知识的把握、运用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做”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文字同语言相比更为严谨、准确,更注重结构和逻辑。在“做”的过程中,认识上的模糊点、未知领域全都会暴露出来,迫使你再去学习、思考,直到真正理解了才能继续“做”下去。

因此,学科学习是复杂的。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实际上要靠自己完成系统化、形成整体学科认知结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认识。学会对知识理解、记忆和应用等困难。

知识的学习,实际上也是树立信念的过程。学生一旦树立了这种信念,学科学习只是时间问题。对“学困生”的转化,首要的就是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在信念力量的支配下,逐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不断取得学习的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分析什么学科、什么内容、什么阶段、什么时机,激发动机、情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意志力。树立学习正确信念,促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合力,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前进,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2.科学理解学科内涵 学习的本质是学会事物理解。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事物,用不同的方式“表述”事物,创造新事物,形成自己的认识结构。而理解事物是关键,是学习的开始。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学科的内涵理解的差异,从而导致认识结构的差异。在学科教学中,对同一学科的同一内容、同一教法、同一学法,不同的学生理解程度不一样,这种对同学科、同内容的内涵理解差异,会导致对新内容的理解不同,从而导致认识结构的差异,形成不良循环。这种理解差异主要是学生观察、理解、分析事物的方法和策略的差异,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注意到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由感性认到理性认识再实践过程中的差异。及时调整、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式方法,使不同学生都能理性地理解事物,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使学习顺利进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学生学习并非是一个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于这种观点,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因此,“学困生”转化的本质是学科认知结构的转换、优化、扩充、完善的过程。只有引导“学困生”在理性理解地基础上,学会善于建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重新链接中断的信息系统,并使其延续下去。

3.学会学习 学习是一项思维活动,要取得成功,除主观努力外,贵在“得法”。学习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方法,但是也有规律性的。针对学科学习内容,分析其内含的方法,应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是转化学困生重要途径之一。

(1)一般学习方法指导: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具体有:预习指导、听课(包括做笔记)指导、复习指导、作业指导、应考指导、小结指导、课外学习指导、科学用脑指导及自学指导等知识获得及应用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指一般学习程序,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必做作业、选择作业)的习惯,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各个环节,惯穿于如何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的发现、应用、发展过程,优化认知系统、发展能力、培养兴趣、构建解题系统。灵活地应用心象法、交替推进法、点面结合法、联想记忆法、自测与互测结合法等,提高学习质量。

(2)发展能力的方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训练,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反复训练、广泛实践而逐步形成。

4.善于自主学习 “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因素,有的学生由于不适应“教学模式”,不能与教学同步,不能自主学习,而是被动学习,又不能及时改变自己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时间久了,学习有了困难。因此,探索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转化“学困生”的基本途径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已探索出“诱导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人人成功”的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学生思维为主线;突出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层学习;教师分层指导、个别辅导。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学困生”,教师实施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帮助他们正视和面对存在的学习困难,努力减少和纠正导致学习“失败”的因素,帮助他们及早摆脱学习困难的状态,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一次次成功中获得快乐,学会自主学习。真正实现“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的教学目标。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学习过程是一种“心境”向另一种“心境”的转化过程。学生有深刻体验,学习情绪也不断变化,学习情绪反过来又影响着学习。良好的学习情绪促进学习,不良的学习情绪影响学习。建立多元和谐的教育评价体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学习,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主动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内在的心理需要。因此,建立和谐的教育评价体系对转化“学困生”至关重要,其基本内容包括:过程与结果评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

建立多元和谐的教育评价体系,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是多元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三)探索学科教学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

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促进其能力与学业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以往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待优等生关怀备至,视为体现教学水平的标志,对待“学困生”态度冷漠,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厌烦、逆反的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才能帮助他们渐进的转化。

1.确立努力目标,创建人生航标 进行“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先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从大的方面讲,要鼓励学生为国家、为人民学好本领。争取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从小的方面讲,只有好好学习,掌握了科学知识,在长大成人后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抛弃。从远的目标讲,是让学生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从近的目标讲,就是让学生身边就有追赶的对象,有通过努力便能达到的近期目标。学生们有了目标,才有动力。有了动力,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一句话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确立远大目标,是“学困生”转化的第一步。

2.树立优良学风,营造外部环境 “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教育环境的整体合力。调查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风气,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生生合作,创建优良学风;师师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师生合作,调动双方积极性等。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困生”转化的外部条件。作为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共同为他们创设积极向上、崇尚学习的外部环境,促使他们有效转化。

3.心理互容,和谐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好学的基础,要转变“学困生”,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与“学困生”沟通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以情育情、以情感人。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式、方法,在最有效、最易发挥作用的时间里,引进情感投入,就能促使学生在外在的和谐和内在的心理激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教师应抓住这个重要因素,不断的促成师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只有“学困生”学习知识的情感火花得以点燃,教师的严格要求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学习状况才会出现转机,学生的进步才有可能。

用理解和爱温暖学生,注重“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在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学习结果、发展前途差异是很大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困生”,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些“学困生”也同样有得到别人承认的心理需求。他们长期受家长、老师的批评,学生的歧视,使他们缺乏成功的自信心。为此,我们首先以“理解学生,教在心灵”,“与其抱怨学生屡教不改,不如反思自己教得如何”,理解“学困生”,正确认识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用真诚的爱心温暖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用理解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力量,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把“相信自己一定行”“不要失望,一双充满希望的眼睛在看着你”等寄语送给“学困生”,他们会非常珍惜,从中受到激励。

4.挖掘亮点,及时激励 教师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就是:当他们沮丧时,要鼓励他们;当他们遇到困难,要设法解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并教给他们怎样去超越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克服困难的方法之一就是使“学困生”学会靠自身的力量克服自己的缺点。教师有责任帮助“学困生”找到这种“自身的力量”,这样才能使他们自尊自爱,具有自知之明,克服缺点和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5.活用教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把学习活动当成乐事时,其心理活动才能达到优化状态,学习兴趣浓厚,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研究教材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让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以一种新颖、自然、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教无定法,新颖、趣味性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跃。

6.先学后教,培养主动学习 新课程的全面启动,引发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方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困生”转化也赋予了时代色彩。为了真正做好“学困生”转化,合理的教学方式应该是让学生先学习后交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尽管对“学困生”来说,这会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留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充分预习,尝试做例题和简单的练习,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知识点后,教师再实施教学。“先学后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7.因材施教,分层提高 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班级的生源结构有很大变化,同一班级的学生差异悬殊,即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差别很大。面对这一状况,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分层施教。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基础,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变换教学方式,确定评价方式,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次教学是帮助“学困生”转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分层次教学中,关键是从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出发,在知识层次上下功夫,查缺补漏,帮助他们建立起知识的基本结构,不求同步学习,但求共同提高。实施分层次教学,对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利,尤其对“学困生”,更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指导。

8.习惯养成,创建长效机制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或作风,是一种自动的、经常化的行为。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则起着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某些优异的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创造条件,促使其重复出现,直至形成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学生的内部强化,增强行为的自学性和能动性,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巩固“学困生”转化效果的长期保证。在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勤奋地学习。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困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此外,还有诸如:保护自尊,讲究批评策略、循序渐进,适时重复提高、慎对反复,耐心说服引导、档案跟踪,实现长远规划、多把尺度,坚信人人成功等学科教学转化“学困生”的基本方法。

教师都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牢固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的信念。用我们饱满的热情、诚恳的胸怀,睿智的头脑去帮助“学困生”走向完善,走向成功。

三、研究结果

本课题的研究历时两年多时间。在研究期间,课题组运用多角度、多侧面、多种研究方法,对课题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促进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研究对象的“学困生”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转化效果令人满意。近两年的转化工作,对“学困生”的学业水平提高起到了较大作用。全校记录在册的180名“学困生”,期末考试位次上升率占71%。其中,上升位次在五名以上的达到了36%;语文学科有六个班“学困生”平均分与班级平均分拉近10分以上,“学困生”平均分与班级平均分差距缩小率是96%;数学学科“学困生”平均分与班级平均分差距缩小率100%;七年级英语“学困生”平均分与班级平均分差距缩小了15分。理化生政史地等各学科“学困生”的学业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明显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探索了学科权学转化“学困生”行之有效的机制

(1)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老师和家长监督实施,并及时调整进行速度。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名“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定期对“学困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补习情况。

(4)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5)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6)为“学困生”建立学习档案,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各位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7)利用年级组活动时间给老师提供交流反馈的机会,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使帮扶“学困生”成为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责任。

(8)“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根据每学期期末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三)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校把课题研究纳入校本教研活动,整体部署。教师在研究探索中,注重实践、探索、总结,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进一步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教科研能力得到了增强。课题组教师有6人获得全县首届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2人在市教坛新星课堂教学中获得一等奖。课题组教师先后撰写有关的教学论文30多篇,并有4人次在各级论文、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

课题研究还推动了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加大科研力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渠道。教师备课、上课要面向学业中下等学生,提问、板演、批阅要优先“学困生”。教师要重视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布置等方面都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为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达标创优活动,每学期确立一个“教科研活动月”,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各学科组根据学科特点,探索出了转化“学困生”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数学课题组探索出了以“诱导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人人成功”为特征的“快乐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地理课题组构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为核心的系列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初中区域地理的特点,从教会学生读图、析图、填图入手,进行学法指导;政治课题组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了“养成——心理塑造系统工程”研究,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学生主办了校报《知心朋友》等,结合政治课教学,进行心理辅导,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生物课题组构建了“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感知质疑(发现问题)、问题探究(自主求答)、结论验证(自己验证)、反馈评价、迁移达标等,成效显著。

二是研究立足学科教学,以个案研究为立足点,大力开展教育叙事记录活动,重点探讨“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实际效果。如:英语教研组以教育叙事为突破口,分析梳理研究工作,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转化研究工作: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帮扶制度的建立;愉悦学习情境的创设;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作用。数学教研组在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非智力因素、教学原因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激发学习热情是前提,形成学习动力是基础,改进教学方法是关键。并采取了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及时跟踪反馈,着力巩固提高;加强指导,培养习惯等转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教育转化效果。

三是在研究中大力加强了“学困生”学习动机激发的力度。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认识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多有这样的机会:“学困生”在智力的各个品质上与优秀学生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超群的表现。但由于学习动力系统,尤其是学习动机的不健全限制了他们的更大发展。因而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基于上述认识,重点研讨了“学困生”学习动机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提出了在学科教学中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方法。

四是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探索个案研究的新思路。课题组不断探索、优化研究思路,开展了个案研究的创新,注重了整体和个体的有机结合,充实了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思路。

(四)初步掌握了学生学习致困的主要原因

为建立班级学生教育转化档案,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教育对策的提供了翔实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