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管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教学管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管理一直遵循着多年来的老套路,维持性色彩浓厚,没有因时因势进行改革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生命力,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呼唤教学管理的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忽视教学管理的创新,坚持机械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最终将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之路的绊脚石。

三、教学管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1.教学管理手段单一

“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等,避免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12]单纯的行政手段和奖罚措施导致很多教师对高职院校没有感情,没有责任感,而是一种单纯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从而只是被动的上课,没有激情与更高的期望。学生也对自己的学校没有感情,认为学校“就知道罚款和警告”。而单纯的行政手段和惩罚措施不仅不会让学生把心放到课堂上,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高职院校有的管理者和老师把自己放在较高的地位,带着主观因素去判断学生的行为,并大费周折地和自己眼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作斗争。这样的后果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更加助长了学生的不满情绪,激化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堂上的众多不良表现和高职院校老师管理手段失衡不无关系。

需要时刻获得他人关注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得到关注,但是在这方面,他们都没有得到满足。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无所谓的面孔背后是一颗脆弱的心。通过高职院校学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来自高职院校,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有很重的心理包袱,他们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同时也对自身处境和未来发展存在疑问,但是这些疑问很少能得到认真解答。很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学习管理态度“冷冰冰”,对学生逃课等行为一味的强调惩罚手段,只会让学生对老师失望,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可能还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弄巧成拙。教师不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能让学生认识到不良学习习惯对以后生活的潜在危害,也不能让学生自愿改正错误。在笔者访谈时,不止一次遇到学生针对课堂纪律这个问题回应说,“哪个大学的学生不逃课?”“哪个大学上课时都有睡觉的”。诚然,高职院校或者其他大学都存在这些情况,但是这不能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不去上课的理由。事实上,真正想逃课的大学生只是少部分人,2008年5月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曾组织2006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学校进行了一次“大学生荣辱行为排行榜”调查,收回的200多份问卷显示:“逃课”在大学生最反对的行为中高居榜首。可见大部分学生心里面是反对逃课行为的,只要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身体力行,和学生多交流,学生自然会走回正规。

2.教学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只是停留在常规管理上,忽视甚至放弃教学管理的创新。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过程又是动态过程,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只是维持规范化条件下的常规运行,一味地墨守成规,不思索、探求管理的新方法、新理念,那么管理的思路就会越来越窄。教学管理一直遵循着多年来的老套路,维持性色彩浓厚,没有因时因势进行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陈旧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学计划缺乏创新,常限于局部的调整,课程体系不能充分反映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教材的重复编写、粗制滥造的情况不同程度地继续存在。二是教学管理过于强调集中性、统一性与单一性,招生统一、培养目标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课程体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评定标准统一,虽然这些能强化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有好处,但它却是以牺牲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活力为代价,使教学管理丧失了其个性与创造力;学校在招生、分配、专业设置学制与层次、学生的专业选择等管理方面都呈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也造成了学校无法及时实施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现有的教学管理多为过程管理,只求四平八稳、千校一面不求变革创新、各具特色,管理方法僵硬、呆板,导致管理的滞后和被动,使学校和学生难以拓展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三是管理制度建立以后,管理者就会要求事事服从管理制度,要求管理对象服从管理者。学籍管理制度、教学计划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评价、工作量统计制度等缺乏对实施创新教育的积极引导,如教学检查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教师是否按时上下课,学生是否听课,忽视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的程度、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评价教师的工作只注重量而忽视质;考试内容大多为教师所讲过的且偏重于知识的记忆,创造发挥性的题较少。四是不少教师还停留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上,不善于采用精讲多练的启发式教学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当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发生变化而出现新的问题和新情况时适应性就会比较差,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和控制。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生命力,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呼唤教学管理的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忽视教学管理的创新,坚持机械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最终将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之路的绊脚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