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教师个体是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主体,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高以及整个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发展环境支持,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发展条件支持,更离不开教师个体的发展动力支持。五是要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数据库和兼职教师数据库,及时掌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动态,实行规范化管理。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是当前制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教师个体是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主体,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高以及整个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发展环境支持,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发展条件支持,更离不开教师个体的发展动力支持。

(一)政府部门的发展环境支持

1.实现政府部门角色与职能的转变

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曾强调,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目前以学校为中心的行政运作的职业教育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密切的职业教育管理,应该表现出“开放”、“灵活”和“有效调控”的特性。因此,目前以学校为中心、行政运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应该向开放的、市场运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方向改革,而政府部门的角色也应该实现从决策者和直接管理者到监控者和支持者的转变,政府的职能则以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为行为取向。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实施权力下放,赋予高职院校诸如人事聘用、人事流动、工资奖金等方面的自主权,使学校能够在学校的整体利益和自身发展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制订可行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方案;而政府主管部门则主要通过运用政策与经济等手段对其实施宏观调控,例如通过年度评估控制拨款或贷款力度,以防止高职院校盲目过快发展,等等。由于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教育、劳动、人事、财政和各行业(协会)等主管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支持,例如,教师需要获取工程技术系列资格证书,需要企业支持,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在生产实践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而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专职或兼职教师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一个产学研工作平台,等等。政府应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订出有利于双师素质教师发展的政策措施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文件系统地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做出规定,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散见于各种有关职业教育和师资工作文件中,内容也不详细,对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缺乏可操作性。而制订出相关政策措施是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具体来说,在制订相关政策措施时要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严格把住入口关。凡应聘到高职院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教师)的应届毕业生,上岗前必须到企事业单位对口实习半年以上,并取得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组织的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考核的合格证书。

第二,要合作开通“绿色通道”。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为高职院校招聘人才提供服务,允许高职院校不受编制限制,以聘用制形式,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从社会上引进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高职院校任教,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学历和教师资格放宽条件,或提供培训条件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的能工巧匠能成长为职业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

第三,要建立企业实践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出台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的制度,加快教师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指定相关院校担负培训任务。可以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实习、挂职的时间计算为继续教育学分,一定量的继续教育学分应该作为教师提职、晋级和评选骨干和专业带头人的必要条件。学分的审核与认定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

3.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是要在职称评定上,对双师素质教师予以政策倾斜,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再评聘第二个技术职称,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二是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技能成绩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合格标准的,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是要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津贴标准,并进行动态性管理,以完善津贴细则为突破口,优化院系两级分配体制。四是要加大对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多渠道筹措培养培训经费,保障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训目标落到实处。五是要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数据库和兼职教师数据库,及时掌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动态,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高职院校的发展条件支持

很多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实质上只是文件的执行者和教师的管理者。很显然,高职院校扮演的这一角色已经不能适应双师素质教师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起到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它更应该成为其学校教育的主办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

1.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滞后,是当前制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缺乏用人自主权,难以根据学校和专业变化自主聘用和辞退教师;普遍存在岗位能上不能下、需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的现象;工资待遇、分配仅按职称分配,双师素质教师与非双师素质教师在待遇上一个样;劳动、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不健全;等等。因此,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推进。总的来说,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制订高职院校教师编制标准,并根据新的编制标准,重新核定高职教师编制。实行灵活的高职院校教师编制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允许高职院校灵活运用教师编制,自主外聘专、兼职教师。

第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充实高职院校教师资格条件,新任专业课教师除具备规定的学历外,增加相关工作经历和职业实践经验与能力的要求。对于从社会上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在学历和教师资格上适当放宽条件。

第三,完善教师职务制度。双师素质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业务成绩突出又乐于从事管理工作的双师素质教师,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门的职务序列,制定专项的实施办法,择优选拔双师素质教师进入院系教学科研管理部门,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特点。

第四,完善教师聘用制度。高职院校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度,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使得教师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同时,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互联互聘”多种方式,安排优秀双师素质教师从事教学方面的决策、管理、科研工作,让双师素质教师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改变当前传统的、单一的用人制度与方式。

第五,完善教师薪酬制度。要加大薪酬改革力度,实行宽带薪酬改革,要引入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增强教师薪酬的激励作用,在国家确保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教师为学校创收所得经费可以按提成方式支付教师的报酬,根据业绩确定薪酬标准。实现学校内部自主分配,贯彻执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统筹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原则进行分配。把教职工的收入与学校的发展、所聘岗位情况以及个人工作绩效综合起来进行考评;打破“职称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要实行工资与福利待遇全面公开制度,随时听取教职工意见加以改进与完善;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

第六,完善教师流动制度。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既要有相对稳定性,又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一方面,要允许教师在职业院校间相互任教;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研究制定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高职院校的办法,鼓励教师在企业和学校间有序流动。

2.不断充实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数量

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必然对学校教师数量的补充提出新要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一般都超过了合格高职院校的要求,有的甚至严重超出了正常的生师比例。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引进合格的专业课教师,充实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才能使教师腾出必要的时间与精力去实施成为双师素质教师的计划。同时,在师生比居高不下的现阶段,要加大力度聘请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与经历且同时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让其担任专业实践课或专业技能操作课教师。这样,不但可以在整体上由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构成一支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而且,在外聘兼职教师的带动和影响下,也可以为中青年教师向双师素质教师发展和努力提供帮助。

3.多渠道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发展筹集经费

高职院校要把双师素质教师的发展项目经费问题纳入学校的发展计划,并设立专项经费,切实加强对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与培养。第一,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第二,要积极争取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项目开发,企事业单位承担项目经费支出。第三,高职院校应该发挥其应用技术优势开发创收项目。

4.制定一套完善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培训制度

高职院校要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与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验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同时,鼓励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走出校园,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技巧。

(三)教师个体的发展动力支持

1.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双师素质教师的发展

教师在双师素质教师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往往没有正常的渠道获得双师证,学校没有硬性要求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培训时间和培训待遇都得不到保证,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与其他教师一样,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职院校教师成长或发展为双师素质教师缺乏足够的动力。

积极参与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职院校教师只有早日成为双师素质教师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制度的策划、制订与修订以及措施的实践操作等,群商群议、献计献策。要抓住机会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以获取实践技能与实践经历、经验;要抓住机会主持更多的科研课题、开发创业平台,早日成为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等。

2.转变观念,积累丰富的实践工作经历

成为一名专家,知识的获得与问题的解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已有研究表明,专门技术的获得需要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成为新手的阶段,个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只是盲目地接受那些有限的规则;在第二个阶段,个体对特定任务情境中使用的规则保持相对的敏感,并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规则;到了第三个阶段,个体能够有意识地应用目标和策略,形成所谓的“能力”;在第四个阶段,个体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能够辨别出需要去做什么,因此也就无需计划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专门技术形成的阶段,此时个体无需考虑就能够自然地将事情做好,深思熟虑之后做出决定已经成为不必要的事情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体专门技术的获得主要来自于专业实践的过程和经验;而只有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个体才能由新手发展到掌握规则、形成能力、积累经验,最后形成专门技术。没有专业实践的过程只是学习和练习的话,就谈不上专业实践能力的形成,更谈不上经验的积累。那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也是成为一名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的首要条件和基本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