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根本的是要始终遵循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方法原则和内在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七、新形势下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基本内涵包括: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作为大学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大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评估等能否得到贯彻落实以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在新世纪、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和统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对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

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根本的是要始终遵循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方法原则和内在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增强人才意识,树立科学人才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本质的理论告诉我们,人才的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历史性共同构成了人才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又是现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是大学人才的重要组织部分,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就是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人才观,用人才理论分析、研究和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落实科学人才观要树立四种理念:一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二是“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四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强和完善大学人才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大学对人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这是现代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

2.强化发展理念,明确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全面快速发展,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科学规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快速、协调发展。要科学设置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力求队伍建设的年轻化;要整体规划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结构,这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基础性要求。从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实际情况看,高学历、发展型人才偏少问题比较突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成长,一靠教育培养,二靠实践锻炼。要坚持以学习培训为主要途径,以岗位实践为重要平台,安排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到不同岗位交流任职。通过多种途径,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结构。

3.树立统筹观念,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协调发展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既是大学全面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其自身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辩证的思维,把各项关联因素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去,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处理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要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放到大学建设的大系统中筹划,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思考,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政治上的坚定立场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影响带动整个队伍的纯洁巩固。二是处理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分层分类建设的关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是个大系统,要在整体上形成共性坚强、个性突出、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人才方阵,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按照统一建设、突出重点的原则,对重点和关键岗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实施政策倾斜。同时,还要统筹好一般岗位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和兼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确保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整体推进,保证实现人才总量、整体素质、结构布局达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三是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一个承前启后的动态发展过程,坚持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统一,用阶段性任务的落实推动长远目标的实现。

4.构建创新机制,解决制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质量效益的深层矛盾

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和精神灵魂。解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政策制度创新上找出路,着力解决影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质量效益的深层次矛盾。具体做法:第一,严格干部进出机制。坚持“优选”原则,严把“入口”关,实行弹性机制,疏通“出口”渠道。第二,完善考核选拔机制。围绕增强考核选拔工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坚持把政治素质考核与业务能力考核、集中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素质考评、实绩评估、群众评议”的考核选拔机制。采取民主推荐、素质考核和称职考评相结合,将素质过硬、实绩突出、埋头苦干的优秀人才用到重要岗位。第三,改进交流培养机制。根据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岗位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把任职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条件,形成有利于管理干部交流的政策导向,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第四,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坚持思想引导与物质利益激励并重。在管理干部选拔使用、福利待遇等方面,坚持一流人才一流待遇,特殊人才特殊对待,重点人才重点保障,切实加大褒奖人才、鼓励先进的力度,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5.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氛围

人才成长需要环境,人才作用的发挥更有赖于良好的环境氛围。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氛围对人才的作用更重要,对人才的成长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种人才环境氛围是大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学术氛围、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情感和人际关系因素及校园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大学要注重营造宽松、和谐、包容、积极向上、鼓励竞争的环境氛围。这既是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竞争优势和核心发展力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经验表明,加强环境建设,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政策激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是实施人才强校的有效举措。人才环境氛围的改善是通过主观努力能够做到的,要以人才强校战略为依托,从环境氛围着手,培育大学竞争优势,使大学管理者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发展机会。要通过落实各项干部政策特别是福利政策,创造因人制宜的环境,吸引人才、稳定思想、凝聚力量,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长远建设和持续发展积蓄后劲。一是注重维护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基本权益,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实际困难,三是以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把培养人、关心人和理解人高度统一起来,尊重他们的价值,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创造,激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豪感、献身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成就感、得到广泛尊重的荣誉感。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大学的办学效率和社会效益。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大学发展的关键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四个关系:

第一,必须正确处理队伍规模与整体素质的关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结构。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为本,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要通过有效措施引进、培养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学历层次,在补充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时,注意来源上多元化、时间上持续化、规模上稳定化,改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

第二,正确处理为人师表与工作技能的关系,坚持政治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并重。要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水准对大学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要统筹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二者不可偏颇。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使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另一方面,要通过引进、培养、使用、培训、交流等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使其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正确处理工作业绩与提升待遇的关系,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明确自身职责,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地对待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需要是调动其积极性的前提。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人的需要与集体的需要相一致时,才能充分持久地调动其积极性。目前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需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保障的需要。具体表现是业务上进修提高的需要,创造成就的需要,荣誉和自尊的需要;二是物质保障的需要,如工资的提高、奖金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等。只讲精神感召排斥物质激励,或物质利益决定一切,否定精神激励都是片面的。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在双重经济条件和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下,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就会苍白无力。但是,利益机制是通过比较发生作用的。要适当拉开差距,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才能真正产生激励的效果。当然,待遇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要注意管理、注重教育、注重精神激励、道德感召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的需求层次满足后,管理者更为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

第四,正确处理人员流动与稳定队伍的关系,注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可持续发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管理者稳定和流动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处理好人才的“流动”与“稳定”这对矛盾,是当前难以处理却又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大学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政策制度、创建良好的环境、创新事业等方式,使那些对大学学科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管理骨干稳定下来,发挥作用,同时,按照市场规律,允许管理干部进行合理流动,对那些不适合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岗位上而有其他特长的管理者引导他们流向新的岗位。这样,既有利于部分管理者寻求新的发展,又能保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

坚持全面发展,强化培养、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大学全面发展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一是要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管理育人的良好风气,引导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管理观。二是要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管理专家群体和创新团队。通过集中研修、出国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业务素质的培养。

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校园环境。一是注重培育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可以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积极因素得到更充分的调动,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的激发。二是要优化尊师重教的政策环境。通过政策的规范,优化科研环境,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

坚持可持续发展,深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体制改革。一是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管理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就当前来讲,最突出的是完善聘任制,强化聘后管理和履职考核。同时,要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进行重奖,激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深化评价体制改革。科学的人才评价体制是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实施有效管理和充分发挥各种激励机制作用的保证。深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评价体制改革就是要探索符合大学实际的业绩考核和人才评价体系,逐步改革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实施人才的分类管理,初步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体制的优化和政策的创新。三是要深化创新体制改革。坚持可持续发展、深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推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体制的创新,保证大学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的创新体制应该是能够为培养人才、汇聚人才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大学人才竞争力的体制。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好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培养、留住、吸引一批拔尖的管理人才。

总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在各项工作中突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优化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通过体制建设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推动我国大学教育的健康、协调和跨越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