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普兰格的理论贡献

斯普兰格的理论贡献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韦伯的主张遭到了斯普兰格的强烈反对。以上都是斯普兰格为韦伯的科学论所总结的特点。斯普兰格认为韦伯的关于科学的概念仅仅只是一种技术学及方法论的认识而已。也即斯普兰格认为价值判断的主体应是人的心理活动。斯普兰格的理论贡献在于,他把原本属于主观意识的东西,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实现了“意识的科学改造”。

第二节 斯普兰格的理论贡献

在上面,我们介绍了韦伯关于社会科学应是技术科学的主张。但韦伯的主张遭到了斯普兰格的强烈反对。斯普兰格首先对韦伯所主张的科学在概念上进行了分析,由此他对韦伯主张的科学得出了五个方面机能的结论。

(1)就科学概念而言,不同的人从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念或世界观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这些具有不同价值立场的结论的形成又都是由其各自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

(2)科学只承认事实,哪怕这一事实对自己的立场不利。

(3)为了实现作为科学前提的目的,可用技术手段进行推论。

(4)科学依据技术手段所做出的结果来进行预测。

(5)科学通过研究“研究方法”来传达。

以上都是斯普兰格为韦伯的科学论所总结的特点。斯普兰格认为韦伯的关于科学的概念仅仅只是一种技术学及方法论的认识而已。因此斯普兰格认为,对事实认识和价值判断做出严格区别,并把价值判断从科学中分离或排除的做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的意识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社会的事实进行记叙或理解的阶段,其中也包括内在的批判,以及对原有理想、规范赋以新的认识的内化。斯普兰格认为人的意识构造在整体的“目的论构造”的覆盖下,又可分为四种模式:纯粹记述的意识、事实的意识、内在批判的意识和规范的意识。(见图31)

img3

图3-1 斯普兰格“目的论构造”结果简图[9]

如图3-1所示,人的意识分为“摹写性的(客观的)目的论意识”和“生命性的目的论意识”两大部分。前者是关于对存在的东西的意识,其构成历史和理论。后者是基于所有存在的东西的意识,面向并接近实践。前者中还可细分为“纯粹记述的意识”和“内在批判的意识”(第一及第三样式);而后者则可细分为“事实的冲动的意识”和“规范的意识”(第二、四样式)两种。

第一样式的意识以事实为对象,并对此进行把握而形成纯粹记述的意识,这是意识实证主义的基础,而如果这部分意识没有的话,那历史和理论将不能成立。但是这一意识为了能对历史的、社会的现象予以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其内在的必然的体验则不可缺少。在这里需要留意的是,想象性的体验意识是指每个认识者对自己以前所经验或体验过的东西的重新认识。比如没有恋爱过的人,他对恋爱事情的理解就不能深刻。这是因为他没有体验的缘故。因此,当我们对纯粹的事实予以记述时,如何把握事实对象的本质,这又因每个人自身的素质或知识的水准、生活的经验等的不同而呈现各种不同的个性。换言之,当我们在对事实予以确认之时,其确实存在着第二种样式即“事实的冲动的意识”,这即是附有个性的纯粹冲动的意识。

但人的意识并不仅仅满足于对历史及社会现象的认识,反之人们还存在着对社会现象的某种要求甚至批判的意识。也即人们会根据一定的社会原理或政治上的原理及文化的伦理规范来对社会现象提出批判的要求。这也是斯普兰格所谓的意识的第三种样式——“内在的批判”意识。

而斯普兰格所谓的意识的第四种样式——规范的意识,则是指在人们的意识中往往有一种“理想意识”,而为了去体验这一“理想意识”,人们即要去借助以往的规范的体验去接近这一理想。

总之,上述斯普兰格关于“目的论的意识”的构造,大致是指人们的意识并不是单纯地限于对历史的、社会的事实进行描述或理解。在人们的意识中还存在着批判的因素,以及存在着为了实现应有理想或规范的志向。也即人们的意识既是在由目的规定的、价值规定的状况中又能具有个人特性的东西。

由此,在斯普兰格看来,把事实认识和价值判断严格地予以区分,把价值判断从科学中予以排除的做法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是斯普兰格在承认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的看法上却又与韦伯是相同的。也即斯普兰格认为价值判断的主体应是人的心理活动。人们常说的悟性即是这种心理活动的反映。在斯氏看来,掌握价值判断的主体正是具有特定感情的人,人因为具有特定的感情,由此才可能对价值作出判断。

在这里,价值判断原先被认为是主观性的、具有绝对主义的东西,而实际上它还带有客观的因素。换言之,韦伯认为如不把价值判断排除在科学之外则不能保证科学的客观性,但在斯普兰格看来,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认为在人的意识中可以找到保证科学客观性的依据。也即,他把人的意识从主体的角度来冠以“目的论的意识”的称呼,由此而发现其又存在四种样式的意识,但这四种样式的意识却不是互相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即四种样式的意识遵循着一种深刻的依存关系。比如当第一种样式的意识发生变化时,它也必然地会对其他三种样式的意识带来影响。

举例来说,当第一种样式——纯粹的记述性意识发生变化时,它会促使第二种样式——事实的、冲动的意识也发生根本的变革。由此也会影响到第三种样式——内在的批判的意识,而最后影响到第四种样式——规范的意识发生根本的变革。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实证的基础上,再辅以科学的分析,这样两者的结合即能产生出客观的价值判断。

斯普兰格的理论贡献在于,他把原本属于主观意识的东西,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实现了“意识的科学改造”。也即我们为了使价值判断客观化,应该彻底贯彻认识事实,并尽可能地获取实证基础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