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自我意识

浅谈自我意识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活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自我意识的某种印证。“自我同一性”最基本的含义是指自己能够认同或者接受自己的,包括自己的身份、地位、理想等。戴“面具”是自我不能面对自我内部的紧张和冲突,而采取的自我策略。“面具”使人不需要担心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使人与人相互关系比较相近和自然。“面具”带来的解放是子虚乌有的他也会从抵御外界的手段变成一座冲不破的牢笼。自我意识需要回答自我是什么,以及如何成为自我的问题。

浅谈自我意识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刘立兵

自我意识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构成行为和活动的基础。

哲学上,历来都重视自我意识的重要作用,将自我意识的看成是人类发展的最显著的特点。人的所有其他特点,如:自由意志,抽象观念、象征作用、责任感、罪疚感、超越时空等基本精神活动都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在哲学的人格含义中,自我意识是其基本含义,如:“人格的本质含义是自我、自我意识、自制和认识的力量。”

一、对自我意识的认识

心理学上,詹姆士从自我的四个层次来界定人格,认为“自我基本上是内在人格”。

自我意识是人从外部看待自我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从心理活动这一层面处于核心的地位。人的活动总是从自我意识出发,最终又回到自我意识。人的活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自我意识的某种印证。自我关注的核心、自我矛盾的表现以及自我对这种矛盾的回答,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的基本形态和基本结构。当然这种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对于自我矛盾的解决,每个人他的回答方式,水平也不尽相同。

一个人形成的自我意识的形态和结构,就表现和决定了他的精神发展水平和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可以用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来说明这个问题。

个人方面有自我同一感,是指认识自己固有的特点、爱好、理想,是个人对于自己作为什么样的人的认同。“自我同一性”最基本的含义是指自己能够认同或者接受自己的,包括自己的身份、地位、理想等。另外一层意思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成为自己。青年以前的自我笼统而蒙昧,青年期后经验急剧积累,笼统的自我被打破,自我的意识唤醒;青年行为和认知的能力空前增强,面临生活和社会出现多重选择,自我必须重新组合过去经验和对自己未来的期望,积极的行为选择,成为自己。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青年的情绪往往陷入困境,常常不知道自己成为什么人,如何成为什么人。这个困难在急剧变化的社会,变得尤为突出,个体常常表现为不知所措。这种现象就是“自我同一危机”,在这两层含义对个人都具有深刻的意义:第一层含义的同一性不能建立,个人不会悦纳自己,拒绝自己,对当前的自己不能接受,觉得自己不够体面,不能迎合别人,被别人接受;对于第二层,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积极的行为选择才能成为自己,只能从各种可能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行为方式,才能结成自己的行为方式,从简单到复杂。对于第一层含义,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体验,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对于第二种含义,则会影响个体的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

1.过强的自尊心、自卑感和虚荣心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尊重并能“悦纳”自己这样一种情感,在自我的紧张和矛盾中,理想的我能对现实的是和谐的肯定的,“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不处于敌对。有自尊心的人并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而过强的自尊心恰恰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骄傲、自大、缺乏自我批评,而且不允许别人批评,从而唯我独尊、自我中心“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是用“主体的我”“现实的我”简单替代“客体的我”“理想的我”,不能合理面对这四者的矛盾所带来的紧张和不安。这样的人回避缺点、缺乏自知,容易和他人发生冲突。

自卑感则相反,其前提是价值感的不充分,有瑕疵,不体面,从而影响对自己的感觉,对个人的行为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自卑感的人”的“主体的我”不敢面对“客体的我”的关注、议论和批评,在涉及自我评价的一切方面尤其容易被刺痛和敏感,对批评、笑声和否定会做出不合情理的反应。因此也很容易孤独,也会因为孤独而痛苦。

虚荣心是自尊心和自卑心和混合产物,自尊心表现的外现、强烈,情感脆弱,虽然自惭形秽,却有特别害怕别人伤害自己,过分介意他人的批评和评论,与他人交往是总存有防御心理,常常会千方百计的抬高自己,捍卫虚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

2.过分从众

表现为缺乏主见和对立意向,常常人云亦云,唯唯诺诺,随大流,自己不愿思考,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是放弃“主体自我”的表现。

3.过分自我关注、沉湎于自我分析

潜意识里认为世界是一个有别人评判的场所,从而变得敏感,自己在行为时总感到有另外一双眼睛关注着他甚至每个细节、每个思想,都要想象是不是对的、体不体面,由此而产生紧张不安。这样会出现使自己脱离现实、自我孤立的危险。

4.自我中心

对“现实的我”过度高估,虚假的“理想我”占了优势,“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的统一是虚假的统一,由于过多的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常不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从而与他人疏远,人际关系不和谐。

5.“面具”

戴“面具”是自我不能面对自我内部的紧张和冲突,而采取的自我策略。戴“面具”是为了隐藏,不露真相,给自己加上一幅别人的非自己的面目,比如,时髦的、新潮的、流行的行为和面目,这样可以使人不必去反复察言观色、迎合他人、考虑威望和社会地位。“面具”使人不需要担心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使人与人相互关系比较相近和自然。

但是,“面具”隐藏了人的面目,可以使人觉得摆脱了真面目所带来的负担,也使人摆脱了他与别人一起承担精神负担的责任,可悲的不是举止的不当或者不优美典雅,而是生活失去了真实感,产生无法与人亲近的内心空虚。“面具”带来的解放是子虚乌有的他也会从抵御外界的手段变成一座冲不破的牢笼。

三、自我意识在心理困扰方面的表现

1.自我意识的困扰是心理或者精神困扰的核心

自我的困扰是焦虑体验的根本来源。

从人格的角度分析,焦虑构成人格矛盾的表现,直接影响人格的矛盾解决。在一定意义上,一些重要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就可以用来解释焦虑的本质是什么,焦虑的表现是什么,焦虑的矛盾解决的形式。如精神分析可以这么来看,人的性的本能和人类结成的文明的冲突是焦虑的本质;个人不能直接面对焦虑,焦虑表现为人的无意识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焦虑矛盾解决的一种形式(矛盾解决的方式就决定人格的形态)。焦虑是精神病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行为变异的基础。焦虑还是神经症的主要表现,例如,长期的极度的对立意向是神经衰弱的常见原因。

自我意识需要回答自我是什么,以及如何成为自我的问题。如果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或者回答得不怎么肯定,这是一种什么局面是可以设想的难堪。就像一个人在一部戏剧里演戏却没有剧本,他不知道演什么角色,是善良还是邪恶,是坚强还是懦弱;也不知道怎样表现这个角色。在这个戏里,各种人物都在忙忙碌碌,而他只能窘迫急促地站在那里。这就构成了这个人基本焦虑的来源。

2.自我意识的困扰是意志力危机的根本来源

自我意识里,不知道自我是什么以及如何成为自我,必然产生个体意志活动的危机。

意志是节制和约束个体的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活动离不开活动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对一个人来说,这是自我意识需要回答的一部分内容),众所周知,意志是用来克服困难和排除干扰的,但失去了行为的目的和方法,意志就失去了捍卫的对象,这是意志最根本的危机。我们平常所说挫折,是指在某种情景下,因为困难,或者因为能力或者因为环境的障碍,个体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的心理体验。而这里谈到的意志的危机是没有困难的危机,这样产生的困扰,是没有对象的困扰,是无意义生活的痛苦。人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都需要意志力,比如:日常生活意志。当个体遭遇到意志力危机的时候,常常表现:一些简单的基本的事情都变得困难。

这种自我的危机必然会产生行为的不自觉,对自我的控制不果断,对自我体验的不稳定。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自我矛盾表现群。比如空虚、无聊,其实就是不知道自我是什么,以及如何把握住自我。

3.自我意识的困扰也是人际困扰的主要原因,同时人际的困扰反过来也会加剧自我意识的冲突

前面在“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中已经从具体表现分析了一些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这些矛盾在个人把握自己和他人的时候,即把握人际的时候,也会充分的体现。在这里的分析是具体的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析。

在自我意识里,有“主体的我”(I)“客体的我”(me,投射的我)。作为一种存在物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且同样也能意识到被别的个体所意识、体验、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的,这样形成自我,亦即是投射的自我。这两种观念会出现矛盾,“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大多是个体对这两种矛盾的解决。当然,从性质上来说,矛盾解决有建设性的和消极性的区分。我们不能认为矛盾解决了,就行了,因为解决问题方式的本身,就是人际不协调的表现。

在一定意义上,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张力的表现,从现在的角度,就是“主体的我”“客体的我”之间的张力的结果。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困惑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是不稳定的,对自己的控制是不果断的,那么“主体的我”“客体的我”之间的张力是不平衡的、不稳定的,表现在人际关系上是人际的波折、动荡和不知所措。

4.自我意识的困扰是青年学生的学习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说来,到了大学阶段,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学科达标对于他们只是一个难度很低的要求,可是有很多学生的学业却不能完成,究其原因是学习动力的缺失。当一个人所希望达到的,即理想的自我的表现,和他正在做的不相关联,甚至越扯越远的时候,个体不会投入的活动。前面已经提到当个体不知道成为什么人以及如何成为这个人的时候,个体的行为动力是缺失的。根据当事人的理解,学习或者学业也不能帮助他成为一个希望成为的人的时候,他的学习动力是缺失的。

四、关于自我意识的辅导

(1)要“悦纳自己,悦纳社会”,健全的生活态度是“我好——你也好”。

(2)利用“小团体运动’:借团体参与达到自我实现,从团体中去了解自我、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如在工作效率与人际和谐方面;在解决问题方面,重合作,力量累积倍增。

(3)应“以他人为镜”,我们从别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别人的话语中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从他人的回报中,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缺点。此他人之“镜”虽有“哈哈镜”之嫌,但多照几面镜子,便可以相互校准,显出真正的自我影像。

(4)要有“同理心”(empathy)的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了解他人。其中包括三要素:①同情(感同身受),“跳进”他人世界,与他同欢乐、共忧愁;②同理(保持客观),从别人世界里“跳出来”,保持清醒,不为情所蔽;③沟通(传达感受),要“进出自如,相互感应”,两个内在世界坦诚交流。

(5)在团体中建设自我,由“开放自我”(解除防卫)→“检验自我”(勇于尝试)→“反省自我”(内省检讨)→“肯定自我”(了解接纳)→“统整自我”(建立自我价值)→“超越自我”(有守有为)。做到人我独立而互助,相知而不着迷,不问谁赢谁输,但问如何演好人生这轴戏。

参考文献

[1][俄]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2

[2]邓晓芒.灵之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3]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