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自我定位刍议

高校学生自我定位刍议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学生加强自己今后就业需要技能的针对性,才能提高岗位竞争力。我们的在校大学生所要具备的不仅是依靠理论水平,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那么,高校现在把在校大学生送到实习单位现场学习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就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以上六点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技能,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高校学生自我定位刍议——浅谈大学生六要技能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贺 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环境、好机遇、好势头,同时也由于新情况、新目标、新使命而面临着大压力、大挑战、大考验。21世纪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竞争与日俱增。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个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落到实处,不仅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更加依赖于在校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培养有实际技能的大学生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实现“三个面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已日趋严峻,然而作为当前面临毕业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将如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以及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好人生的这一机遇已经尤为重要。笔者就自己从事学生工作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六要技能:

一、树立自信,勾勒人生蓝图

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然而,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舞台只是为部分重点大学或者是为部分大学生而铺设的。那么这些代表着大多数的普通大学生们又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

要以怎样的角色进入社会,大学四年中应该怎样去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是每个刚入校大学新生应该考虑的问题。树立自信,尽早勾勒出今后的人生蓝图,对大学生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二、抓住学习重点,扎实打好功底

进入大学伊始,一般专业会学到类似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政治等基础课程,这些看似普通的课程很容易被大学新生忽视。然而,无论是将来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工作,这些课程都将成为学生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基础是相对稳定的,对每个人来说是必要的。基础性课程,只有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才能使学生在知识激增的信息社会中适应知识更新和淘汰的挑战。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基础的“牢固”和“扎实”上下工夫,使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今各高校的学士学位多与英语四、六级考试挂钩,就业单位也越来越重视应聘者的英语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工作中与外国职员对话、谈判或者共事,接触外文文件、图纸、器材等等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然而这些相对较高的要求与该工作的待遇薪水也是成正比的。所以,打好扎实的功底,对在校的每一位大学生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三、拥有一技之长,重视专业课程学习

如今的在校大学生最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走上社会的岗位,我能做什么?因此,大学生现在所学的专业课会成为自己将来有力的竞争武器,更可能成为学生们将来用来赖以生存的本领。

笔者认为,学生加强自己今后就业需要技能的针对性,才能提高岗位竞争力。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专业,要及时补充学习专业相关课程,多参加专业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使自己拥有一技之长。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现代化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知识、技术的迅速更新,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度综合性。这两个特点使得社会上专业概念的淡化,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除了基础知识之外,广泛的知识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上新技术革命的形势,要更新技术,要注重课程配套、知识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学生自己也要自觉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业训练,这样以后就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或研究。要克服重“学”轻“术”的倾向,对基本理论讲求“必需”与“够用”,而更多地将工夫用于实践和动手能力。

四、自制、自觉、自学能力不容忽视

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指导性的方向,许许多多知识的创新与拓展都需要自己不断地主动收集和思考。锻炼自己的自制能力,在大学老师那里学习到所需的框架,用自己的方式填满。那么,有许多细节的问题需要在校大学生花时间独立思考,也只有如此,学生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升华自己。

课余时间自学的知识也有可能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学能力的培养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动手能力

前文提到的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这还是远远不够立足于社会的。我们的在校大学生所要具备的不仅是依靠理论水平,还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可以说,实践是产生价值的重要手段。没有实践,就不能准确知道理论知识的出发点,就不能准确了解理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个方面。

应届大学生就业之所以难,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能力不足,许多招聘单位要求要有三、四年工作经验的往届大学毕业生。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往届大学毕业生经历了工作的磨炼,拥有相当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阅历相关。那么,高校现在把在校大学生送到实习单位现场学习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就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所以,作为在校学子,应当充分地重视学校对同学们的实践锻炼机会,重视老师的课堂演示,重视学校的暑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抓住机会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计算机能力、中外文能力等,不断提高自己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可持续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六、沟通交流,重视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

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能够走出去,这就需要学生能有效“推销”自己。让对方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自己,在招聘过程中尤为重要。口头表达能力就好像毕业生手中的敲门砖,在招聘主管的严词利眼下,赢得他们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能够流畅贴切地将自己“演绎”到其眼中甚至心里,那么可以说,成功已经开始了。

以上六点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掌握的技能,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总之,高等学府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高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与学生都要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明确目标,端正方向,从而正确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