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方向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为高等职业教育界广泛认可并接受的主流的课程模式应当是“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本位”课程理念和模式为依据设计各教育环节的。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实践应服从教育的共性化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上,确立何种教育理念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基于此,笔者认为,从“做人”和“做事”两个角度诠释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本位”课程模式是比较清晰和合理的。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方向——“素质本位”课程模式

如前所述,在我国十余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效的实践探索,在不断加深对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客观要求的认识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高等职业教育不同发展阶段富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目前,为高等职业教育界广泛认可并接受的主流的课程模式应当是“能力本位”课程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基于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和实践。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流表述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该说,这种目标表述较充分地照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个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其明显的社会经济背景,它特别强调“教育的职业性”,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多地受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左右,“技能型”、“职业性”培养目标是其展开完整教育行为的起点和归宿。由此也产生“能力本位”课程理念和模式。

(一)“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产生的背景及其局限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本位”课程理念和模式为依据设计各教育环节的。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开始,专业特点、行业需要是其极重要的依据。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聚焦实践环节,对特定职业岗位要求作细致的分析甚至流程化的分解,提出对应的技能要求并逐一训练,以期达成学校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这种办学理念和模式充分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个性,也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通过近十年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社会、经济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片新天地,表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末启动以来,恰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发展,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主要负责为社会基层第一线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当市场的价值取向逐步取代原有模式悄然确立的时候,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念不可能不受其深刻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谋生手段,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从它应运而生起就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就面临着如何从高等教育中明确分野并焕然独立的苦苦思考与探求。有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在名校林立、社会疑虑、自身嬗变的艰难历程中,逐渐以一种更接近社会需求,更贴近生活实际的亲和力,步入教育的中心舞台”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创办者无不宣称其主要办学思路即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对社会、经济影响力的增强,在其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理念和模式的理解中,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形式

高职院校并非职业培训所,高职教育也并非单纯的职业训练,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应忠实于教育规律,体现教育的共性要求。在共性要求的背景下思考更贴近社会生活和职业岗位的个性化的实践。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实践应服从教育的共性化目标。

2.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是否完整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应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主旨和要义。在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上,确立何种教育理念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技能本位”、“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的“分工理论”,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能力本位模式,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也不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人。那种把高等职业教育看成培养“技术劳动者”的观念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3.学校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的现实性

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和职业生活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丰富,职业流动越来越频繁和平常。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初期,其接受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是可以实现的。但这种“对接”是短暂的,不能持续的。既然是不能持续的,高职教育就应在重职业技能的同时站在更新的高度实践素质化的课程模式。

(二)“素质本位”课程模式的基本内涵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宗旨是提高人的素质,普通高等教育如是,高等职业教育亦然。人的素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笔者无意在此就“素质”作学术性的讨论,但有两点基本的认识:一是就大的范围而言,人的素质可以粗略地从“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体现;二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单纯聚焦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不能代表职业生活中人的素质。基于此,笔者认为,从“做人”和“做事”两个角度诠释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本位”课程模式是比较清晰和合理的。就操作性的人才培养过程来说,一般认为,“做人”的素质依赖于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做事”的素质需基于务实的职业技能教育。故,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兼顾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方向选择;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和谐统一应是高职院校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也应是指导人才培养实践的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是育人,然后才是职业教育。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为“人”,其次才是“才”,而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则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诚然,培养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培养的不能仅仅是一个只懂计算机或只会做账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学校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培养“工具性”人才的作坊。正如杨叔子先生所言:“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高职学校在授予学生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应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特别强调“教育的职业性”。故,有专家认为,重技术教育、轻人文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天生缺陷,加之近年来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使得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将本应综合培养“人”的教育问题过分聚焦于培养单纯的职业技能。这与“教育的对象是人”这一根本要义相悖。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一背景上运行,势必导致培养目标的单一化,导致教育的功利化,结果必然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带来这种弊端,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职业教育个性的过分关注。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只能在“教育”的背景上展开,“职业性”的前提应是“教育性”。二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导向”的错误理解,“以就业为导向”实质上是关注职业需求,按照职业需求设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具体的教学运行,这种理念和思路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个性所在。但现实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对“职业需求”作出了片面的理解,职业技能只是职业需求的一方面,职业需求的另一方面是职业岗位所要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具体体现在劳动者身上,就是指其人文素质。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应单纯地体现为培养会做事、能做事的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人”和“做事”应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双重素质,即“人事相宜”,两者不可偏废。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相对独立的系统,是以行业和职业需求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故“职业化”意识和技能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生活,二是以“创造精神”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三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础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资质来说,包括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供给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两者的相宜,都体现了对技术和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因此,“人事相宜”应是职业化的基本准则,它既关注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又没有将职业能力视为职业岗位对人的静态和被动的要求,而是从人与职业的相互关系上,高度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人对职业的社会、审美和经济及自我价值的体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职业能力的发展,以至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与职业岗位的相宜程度。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本位”课程模式并未忽视职业能力教育,相反,它是以一种更牢固、更稳健、更人性化的方式推进职业能力教育。基于这种课程模式而展开的高职人才培养活动才贴近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活,也才能培养出“人事相宜”的现代职业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