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困境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对照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五重五轻”的困境。高等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导致高职院校和社会处于两难境地。目前,通识教育概念尚未完全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似乎高等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无缘。

三、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困境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对照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五重五轻”的困境。

(一)理念:重技术轻人文

现代社会崇尚物质技术至上,社会对技术更新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近代以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分割的,高等职业教育注重技术技能的训练,认为只要掌握技术就可以了,而没有考虑职业生活中人格的因素,缺乏对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它把人视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经济社会中崇尚的是对物质的追求,技术更新的节奏日益加快,社会对技术更新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忽视了人文的修养和熏陶,培养出的人才只能长久停留于一线操作战线,缺乏竞争能力,造成人才断层和结构单一化的状态。

(二)目标:重成器轻成人

一切教育,就其本性来说,都应该是面向未来的,当今时代明确地向教育提出了“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的任务。但是,当今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都是以对“人”的忽视和“人”的失落为特征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把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技术人才”,把高职学生当成技术的容器,试图使其将来成为懂得、使用实用技术的高级“机器人”。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教育本质的共性,也应是“成人”教育,即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与技术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种种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在其教育活动中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有的院校办学定位不清晰,企图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普通专科型,进而“跻身”于普通本科院校;有的院校基础不实,仓促上阵,缺乏必要的实践实训条件;有的院校教师大都是传统型教师,又疏于联合外聘,“双师型”教师奇缺,要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时只好“君子动口不动手”。高等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导致高职院校和社会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社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迫切需要大量智能型的高级实用技术人才而又“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逐年扩招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却被社会排斥又得不到社会的认同。

(四)课程:重专识轻通识

目前,通识教育概念尚未完全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似乎高等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无缘。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往往以专识课程为主,即为特种事业准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等。这为社会短期培养急需的技术工人取得了很大效果。但从长远来讲,这种课程往往忽视了学生将来的岗位转化的可能,降低了其岗位适应能力。而通识课程作为为一般生活做准备的文化和人文修养课程,因此,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均应属于此列。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外语、体育、计算机等,这些课程有明确的等级考试和达标要求,在高职教育中基本能够得到保证。至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类的公共选修课则是可有可无,或是五花八门,处于十分尴尬的境遇。

(五)学生:重能力轻素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了一种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本位观,它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却忽视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教育,其培养出的学生只掌握了其中一种技术或者一项能力,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使人的发展畸形化。“轻素质”本是一种不可行之举,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并能据此预测其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以能力为中心本无可非议,但必须树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思想,坚持注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样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