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现象之一,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衡量高等教育规模与速度的很重要的标准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人口的比例,表明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会使高等教育处于蓬勃向上的态势。即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确定无疑的。

第一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现象之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及其他社会现象,存在着经常的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它们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前进。我们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和认清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高等教育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只有获得充分的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产品,才能为教育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和为受教育者提供劳动保证。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高等教育要培养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办学条件,要有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奏效。经济的发展为兴办高等教育事业提供各种物质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和大量的社会投资及相应的经济实力。

最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经济的支持能力和需求为先决条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国民经济的实际而孤立地发展。它只有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否则,它就会失去自身发展的条件和物质基础,难以维持。

2.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社会经济与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不仅决定着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各种规格及各种类型的高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制约着高等教育的速度和规模。当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低下,社会就不可能有更多的人力来办标准较高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就会受限制,发展速度就会缓慢。反之则发展速度可能加快。衡量高等教育规模与速度的很重要的标准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18~22)人口的比例,表明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学校课程的门类要不断增减,课程的结构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同时,高等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科学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它也从根本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把新的科技成就引入高等教育领域,把教育手段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将大大提高高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4.经济体制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经济体制是国家组织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则是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级专门人才,这就需要根据经济的要求制定高等教育目标、确定高等教育内容、改善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所以,经济体制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的基本模式,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体制。

5.经济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结构

经济结构是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分配结构和区域结构等,它们是处于流动状态的,经常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结构也就不能僵化不变。经济结构直接制约高等教育结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高等教育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会使高等教育处于蓬勃向上的态势。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化,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系统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的经济学者。他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系统论述了其教育经济思想:当代经济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高等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良好背景,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二是高等教育可以通过调整和更新教育内容的方式,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装高校毕业生的头脑,使之适应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人力资本理论学派为代表,许多学者就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尽管他们关注的因素、计量模型等不尽相同,但得出的结论却基本一致。即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确定无疑的。

另外,现代社会经济的增长也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

2.高等教育通过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相对于科学技术的生产而言的。科学技术的生产是直接创造新科学的过程,即科学研究过程;科学技术的再生产则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从事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打下基础的过程。

高等学校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从而发挥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开展科学研究,创造科技成果是现代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

3.高等教育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对个人收益有很大的贡献,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其劳动质量,从而提高受教育者收入。同时,高等教育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无形收入,如通过改变其生活方式等来提高生活质量。高等教育不仅对于个人具有重要的投资价值,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经济之所以强盛不衰,其主要动力是来自于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发达的教育水平和先进的教育科技发展策略。

4.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产业

教育服务以其特有的独立性,呈现出直接产业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多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把钱用于改善生活、增进健康和子女的培养上,特别是希望子女得到高层次的教育。以上海为例,普通高校生约24万,以每年5000元学费计算,全年为21亿,其经费大部分用于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包括建设新校和添置设备。这几年从全国范围说,高等教育部门成为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壮大国家财富最优秀和最有贡献的部门之一。而高等教育的扩大,又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服务具有直接产业性。

二、高等教育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居于领导地位,经济基础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总是通过政治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和决定作用往往具有更直接的性质。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相关。政治是阶级利益的集中反映,所以,政治对教育不但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而且,这种制约作用波及教育的一切方面。从教育的领导权到教育的享受权,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到速度,从教育的总目标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具体目标,从国家教育制度到学校管理制度,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学校教育到非学校教育,无不反映出政治对教育的作用。我们在这主要探讨政治通过何种途径制约和决定高等教育。

1.政治通过一定的组织手段对高等教育实现控制

政府、执政党往往对教育机构从组织上进行直接领导。尽管组织领导的形式可以各不相同:有些国家实行中央集中领导,如法国;有些国家由地方分权管理,如美国、联邦德国。虽然形式各异,但实质上都是一种控制。组织上的控制还表现在对教育者的培养和委任方面。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在政治方面扮演的角色是政府或一定阶级、一定党派的利益、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贯彻者,他们,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能产生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政治通过政府、政党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包括总的方针、政策,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与教育相关的其他领域活动的方针、政策)对高等教育进行制约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活动总体的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总方针、总政策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

3.政治通过法律制约高等教育

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权掌握在少数剥削阶级手中,法律只代表少数人的利益;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法律维护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另外,由于法律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能起到方针、政策所不能起的作用。因此,法律是每一个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必不可少的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有力工具。

4.政治可以在高等教育中直接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政治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政治立场、观点与态度,形成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和行为,这已成为教育内容中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教育活动与政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合二为一。其主要内容贯彻在学校教育中政治性的课程及各门课程中,尤其是人文学科中反映的政治、思想倾向。政治思想教育是政治对教育影响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虽然它没有方针、政策那种权威性的力量,没有法律那种强制的、规范的威力,没有组织手段那种约束力,但是它能改变人的立场、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使人产生自觉的行为,其影响是根本的、深远的、持久的。方针政策、法律、组织对人的约束力是有限的,由心灵产生的对个人行为的自觉约束力却是无限的。因此,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几种手段的配合,而不是扬此抑彼,或者以此代彼。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高等教育在受到政治制约的同时,也会对政治制度产生一定的作用。

1.通过教育,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理论、方针、路线,在政治斗争中造成舆论

要使政府制定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政策为群众所接受,也必须进行宣传。学校常常成为造成政治舆论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是知识分子与青年聚集的地方,政治敏锐性很强,在高等学校中更是如此。从历史上看,许多政治事件常常从学校发端,如我国古代东汉时的太学生风潮,近代的“五四”运动,现代的“文化大革命”等。学校的政治局势安定与否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它常常是社会政治安定与否的晴雨表,对社会政治舆论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直接推动社会政治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斗争中实践,让学生在斗争中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积累参加政治活动的经验,这对培养合格的公民无疑是有用的。

3.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任何政权,在政治斗争和国家管理上都需要一批专门的人才。若要使社会主义政治实现民主化,国家在重大决策中实现科学化,就必须培养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的政治人才,现任的领导干部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素养。为此,需要办一些专门为培养政治干部或者提高干部水平的学校。如我国的党校、行政人员管理学院与培训中心等。这些人员的选拔、培养或提高对国家政治面貌有很大影响。

三、高等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共生关系

首先,从文化的内涵上来看,文化蕴含着教育。“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出现得很早,它是由“人文化成”一词简化而来,基本上是指对人施以文治教化,把新生的本来不懂事理之人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带有动词的文化的含义,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化”。作为一种结果或状态,它是与人的内在教养、德性、智性联系在一起的。

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国家的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别国的教育,文化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教育内容而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教育离开了文化,就没有了传授的内容,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文化既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并不只是消极地接受文化的影响,而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来影响和反作用于文化的。

1.高等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传递着文化,它使人们能迅速、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迅速成长为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的“文化人”,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这样,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找到了最安全且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教育也就具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

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同时具有了丰富文化的功能。教育使人学会更好地进行交流,并从人与人的交流中吸取益处。在文化交流与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日益发展的相互补足的关系。

3.高等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所谓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即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社会文化的糟粕必须摒弃,精华则有待发扬。高等教育可以对“文化”进行筛选,汲取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的内容,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手段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

4.高等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主要领域,通过相互交流,高等教育可以发挥其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对外开放,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选择、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把其积极因素融合到自由民族文化中,从而促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在高层次的相互撞击与启发,创造出更符合本国国情的新文化。

四、高等教育与人口

高等教育与人口相互制约。人口,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态性条件之一,它也是教育发展的生态性条件之一,而且还构成高等教育潜在对象的总体。因此,社会现存的人口状况与人口发展的趋势,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结构、速度、形式及至目标、内容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当今人口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而教育又基本普及和趋向于终身化的情况下,研究教育和办教育都不能忽视人口这一社会条件。否则,就会出现教育不适应社会人口实际状况对教育的需求的现象,这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教育的发展。

(一)人口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数量结构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抵消了教育的总量投入

在人口过度膨胀的情况下,如果不断增加的高等教育经费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则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反而会变成人均教育经费的减少。高等教育的经济基础没有充分的保障,就会产生连锁反应。首先是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严重不足,进展缓慢;其次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难以提高,培训费用缺口加大,脱产培训机会大大减少;再次是教师的待遇难以迅速提高,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人口的脉动式增长,使教育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规模

以我国为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出现了三次高峰、两次低谷。这样的大起大落必会导致小学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中学规模的剧烈变动。其结果是:高峰时校舍不足,仪器设备不够使用,师资力量紧缺,致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低谷时校舍、设备、师资过剩,浪费严重,同时导致过剩的师资难以安置。

再次,人口构成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两种困境:(1)由年龄构成年轻化、育龄妇女比重大所导致的大量未成年和成年人口的威胁;(2)由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快所导致的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的威胁。这意味着首先是蜂拥而至的未成年人口使不同阶段的教育系统难以应付。其次,不同阶段的“瓶颈现象”进而导致入学竞争,尤其是导致了高中和大学教育的入学竞争。从人口生产的角度来看,这是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要原因。

最后,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稳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密度大,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比如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学校的布点相应也多,发展教育所需的相互学习和协作的条件,以及相互竞争共求发展的氛围就比较优越。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人口稀少,学校布点相应减少,因而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城镇化趋势给城镇教育带来了诸多困难。人口的日益城镇化,使城镇人口密度大,教育设施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另外,从农村进入城市的青少年会由于城乡文化的巨大反差而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2.人口质量结构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人口质量主要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影响人口质量的高低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教育问题。衡量人口身体素质的指标主要是三个方面:人口的寿命、人口死亡率、人口发病率。

首先,人口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巩固了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

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教育的可接受程度和可承受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对成年人来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不断接受教育,更新知识。因此,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很难应付这一切的。对青少年来说,面对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知识量的迅速增加,知识难度的提高,要想掌握大量的信息,必须勤于学习,这也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保证。

其次,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人口文化素质低影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由于人口文化素质不高,许多人认识不到受教育对自身全面发展的价值,不愿意受教育。人口文化素质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途径,又是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的重要手段。人口受教育的程度与生育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人们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生育率具有下降的倾向。教育事业的发展,会加大人口迁移的数量,拉长迁移的距离,有利于人口的合理分布。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调整人口行业和职业结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增强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性和就业的适应性。

(二)高等教育的人口功能

高等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后果是积极的、有益的。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质量,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高等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经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有人在拉丁美洲做过的有关调查表明:有工作的妇女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有专业知识的妇女生育率低于一般农村妇女;受过高等程度教育的妇女的婴儿死亡率低于文盲妇女。在我国的有些调查资料中也反映了同样的倾向。

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呢?其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与对劳动力的文化要求的提高相关,因此它就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其二,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生育观和家庭观。其三,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这些都使人们愿意控制人口的增长。在此前提下,只要有了有效的医疗措施,就能使降低人口的增长率成为现实。

2.高等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

高等教育除具有控制人口数量的社会功能外,同时也具有提高人口质量的功能。与控制人口数量的功能相比较,高等教育在提高人口质量上的作用更为直接和突出,我们从人口质量的定义中就能体会到。

教育在提高人口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儿童、青年时期是人口质量的奠基时期,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抓好和提高普通教育的质量,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代新人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当代人口质量的水平,而且会连续影响今后各代人的人口质量水平。可以这样说,哪个年代我国的教育不但普及而且质量普遍提高,哪个年代就是我国人口质量向高水平转化的关键性年代。教育对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性在此表现得最为充分,它不仅会产生眼前效应,而且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于我国当前来说,抓好基础教育,尤其是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根本保证。

教育提高人口质量的功能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对成年人的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他们自身获得提高,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教育承担的直接提高当代人口质量的任务),而且还要使他们提高对优生、优育的认识,获得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以便为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3.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首先,通过高等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高等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地域分布向合理的方向流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移动人口的文化技术水平,使新兴城镇的发展走上科学、文明的道路,而且为迁入人口的下一代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人口的稳定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