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即强化

学习即强化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物从一点表演动作都不会,到能在观众面前表演各种复杂的动作,其实都是通过这种强化的方式逐渐习得的,是一种操作条件反射。受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及效果律的影响,斯金纳于1937年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著名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观,提出了他的学习理论。他认为,人们的行为主要是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

看到“狗熊骑自行车”、“小狗做算术题”、“小猴看红绿灯”等杂技节目时,动物们的表情和娴熟的技能会让你感动并情不自禁地鼓掌。其实这都是训练员在场下积极努力的成果。我们都知道,在动物们完成了高难度表演动作后,训练员会给它们喜欢的食物以示奖励。动物从一点表演动作都不会,到能在观众面前表演各种复杂的动作,其实都是通过这种强化的方式逐渐习得的,是一种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B. F. Skinner)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担任美国印第安大学、哈佛大学的教授,属于新行为主义论者。他继承了行为主义所坚持的科学、控制、预测等传统,并采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刺激—反应联结的学习理论。受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及效果律的影响,斯金纳于1937年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有两个原则:其一,任一反应若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其后,则有重复出现的倾向;其二,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条件反应速率的任务事件。斯金纳还认为,在操作行为中,消退是强化的停止而导致的。在基本原理方面,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颇为接近,不同的是,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验方法上更为精进,且以强化原理取代了桑代克的效果律。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著名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研究被试在刺激环境中学习如何利用某一种反应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制。

二、实验过程

为进行动物实验,斯金纳设计了符合其操作调节作用学习理论的仪器,即“斯金纳箱”(Skinner box)。它是一个大约0.3米见方的箱子,箱内设有一个杠杆装置和一个食物盘,如果里面的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食物落入盘中。斯金纳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放入箱中,白鼠在饥饿的刺激下不停地活动,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反应(R),其中偶然出现的按压杠杆的行为会为它带来少量食物(S),白鼠吃完食物后继续活动。偶尔按压杠杆得到食物的反应—刺激会继续发生,这种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对行为本身是一种强化。白鼠在一次次获得食物刺激的奖励下,逐渐学会主动地反复按压杠杆来获取食物。这就是一个操作条件反射的过程。

斯金纳箱

斯金纳箱

斯金纳在做实验

斯金纳在做实验

三、实验结论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白鼠在偶然的行为反应后得到了食物刺激,通过反复刺激之后,它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来取得食物的反应,即形成了按压杠杆(S)与食物刺激(R)之间的联结;按压杠杆则变成了获取食物的手段。斯金纳通过实验进一步提出:个体的偶然性行为能否再次出现,取决于行为发生以后对个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个体的行为得到了奖励,那么该行为出现的几率将可能增加,但如果个体的行为受到了惩罚,那么出现该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实验中的强化对行为反应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个体都会趋向于得到奖励,避免惩罚。

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观,提出了他的学习理论。他认为,人们的行为主要是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环境中,这种行为更有代表性。他认为大多数的学习行为都是操作的,学习的过程就是操作的过程,而操作行为可以通过强化来控制。虽然斯金纳的观点忽视了学习者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强化在塑造学习者的行为,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的则是惩罚。强化可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类: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强化具有诸多作用:

(1)强化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强化能为学生提供实时的信息反馈,使学生反省自己,重新评价自己,巩固发展良好的学习行为,改正不良行为。

(2)强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强化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已有的学习方式得到肯定,能增强学习愿望,增加良好学习行为出现的几率。同样,指出缺点和不足的信息反馈,让学生明白差距,受到鞭策,从而能降低不良学习行为出现的几率。

(3)强化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同的强化物总是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一般而言,奖励、表扬、微笑等肯定性的评价总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而批评、惩罚等否定性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在实际教育中,学生对各种强化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能因为受到教师的口头表扬而受到激励,但有的学生则不然。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

(1)针对强化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什么强化物感兴趣。在教育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对象对强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应给予较多的正强化,有的应给予适当的负强化,以更有利于学生行为的修正,新的态度行为的形成。如在一个班级里,教师可以事先了解学生的喜好与兴趣,使得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知己知彼、成竹在胸,使得对学生的强化能够适当有效。教师选择强化物时还应该考虑年龄因素。如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为其提供值日、劳动机会等都可能是有吸引力的非常有意义的强化物。

(2)及时反馈并且循序渐进。对学生的行为应给予及时的强化,良好的行为应予以鼓励和肯定,使之巩固发展,否则行为容易消退;对于不良的行为应给予负强化,削弱其消极性,以制止其不当行为。此外,强化还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可以将一个比较复杂的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和小步骤,每一个小目标达到后就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每个步骤目标的达成保证了整个过程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教育教学的目的则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