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本位的认可标准

课程本位的认可标准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研究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将1970年的认可标准归纳为“课程本位的认可标准”。课程本位的认可标准是一套以教师教育课程为评价核心的标准体系,其中教师教育课程框架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科目以及实习在内的四个部分。课程本位的认可是指以上述教师教育课程为依据,通过评价教师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课程及其他条件来判断教师教育的质量,最终做出认可判断。

四、认可标准的概念化:课程本位的认可标准

教师教育的课程是教师教育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教师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界展开了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文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关系的大辩论。著名学者博罗曼(M.L.Borrowman)总结了三派的观点:(1)学术派,即教师教育由4年的文理教育加1年的高水平的专业教育组成;(2)结合派,将文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于教师教育之中;(3)折中派,即普通文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中并行进行。[59]在同一时期,美国全国教师教育和专业标准委员会(NCTEPS)所推行的“教学专业标准化运动”对教师教育课程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该委员会于1958~1960年连续召开的三次有重大影响的全美教师教育研讨会上,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是会议讨论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学者科南特和克尔那也纷纷提出了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思想。

与此同时,本科课程改革也是高等教育系统关注的焦点。例如,本书第一章提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以来高等教育兴起了一次本科课程的“普通教育”改革。进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场改革仍然在继续,但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哈佛大学本科学院经过多年的论证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自己本专业的课程以外,还要修读四门全年的课程,其中三门必须是普通教育课程。最大的变化是允许学生免修一些低层次的普通教育课程,可以直接修读高层次的普通教育课程。[60]这一时期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课程的变化更为突出,学院设置了本科专业,要求学生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物学和自然科学四个领域中选择一个作为主修的学位专业。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认为由于芝加哥大学在20世纪30、40年代的普通教育改革中“走得太远了”,导致这次目标相反的改革。[61]

与此同时,一系列有关本科生课程改革的著作出版了,包括丹尼尔·贝尔的《普通教育改革》(The Reforming of General Education)、约瑟夫·施瓦布(Joseph Schwab)的《大学课程与学生抗议》(College Curriculum and Student Protest)、福兰克林·帕特森(Franklin Patterson)的《本科学院的构成》(The Making of a College),以及克里斯多福·杰克斯等人(Christopher Jencks)的《学术革命》(The Academic Revolution)等。这些著作的一个共同主题是讨论在本科课程中如何把传统的自由教育与现代的学科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62]

在高等教育系统和教师教育系统同时对课程问题给予极大关注的时期,在教师教育机构实施着多样化的课程的时候,NCATE推出了以课程评价为核心的认可标准,说明NCATE对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的关注,也体现了NCATE希望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规范并提供指导的意图。

在研究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将1970年的认可标准归纳为“课程本位的认可标准”。课程本位的认可标准是一套以教师教育课程为评价核心的标准体系,其中教师教育课程框架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科目以及实习在内的四个部分。课程本位的认可是指以上述教师教育课程为依据,通过评价教师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课程及其他条件来判断教师教育的质量,最终做出认可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