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儿子是刚刚萌芽的幼苗

我的儿子是刚刚萌芽的幼苗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父母是成熟的植物,那么孩子就是刚刚萌芽的幼苗。就像我培养卡尔,首先以把他培养成完美的人作为目的。在他所勾勒的那个理想国中,“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如果说人如同生长的植物,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那么幼儿时期就好比刚刚萌芽的幼苗,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天才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他主修数学,大学的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

我曾经用植物之间的关系来比喻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说父母是成熟的植物,那么孩子就是刚刚萌芽的幼苗。如果幼苗得不到精心的呵护和培养,它就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来。

如果孩子出生以后,他的父母就一直把他抛在一边直到他上小学的时候,然后说“从现在开始教育”,就好像突然之间给一株已经枯萎或者正在枯萎的幼苗大量施肥,同时让它晒太阳、给它浇水一样。对于已经枯萎的幼苗来说,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每个人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对这些视而不见,我们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每一位疼爱子女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生活幸福,但是,大多数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宠坏了孩子,或者是让他们感到不快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孩子身上强大的生命力。大多数人根本没想过,对孩子进行培养,使他们拥有良好的个性和突出的能力有多么重要。这种忽视行为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出生就把他抛弃了。

有位博士曾这样说过:“孩子的教育就同烧陶瓷一样,最终的结果如何很受最初的影响,而且势必决定其最终的成就。小孩只要从小教育,就可以成为音乐家、画家、诗人、学者,等等。”

可是,有的人也许会说:“成为音乐家就需要有敏锐的耳朵,如果没有敏锐的耳朵,再怎么早教他音乐也不行。而敏锐的耳朵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你的教育我不信。”我们可以对此说法提出反驳,有没有敏锐的耳朵,这是对小孩到长大以后才说的话。如果从两三岁时开始训练,是完全可以培养出敏锐的耳朵来的。心理学家所说的视觉型和听觉型,也是后天的而不是先天的。有的人说如果三代都是音乐家,才能出一个大音乐家。这种说法很错误的。从莫扎特的例子来看,他成为那么伟大的音乐家,是由于他出生于充满了音乐气氛的家庭里,从小就熏陶了对音乐的爱好。

米开朗基罗生下来不久就被送到乡下去寄养在别人家里,他的保姆是位石匠的妻子。后来他说不仅在这个家庭里吃了保姆的奶,而且从小就爱上了锤子和凿子。可是他的家是非常有名的豪门世家,而且非常反对他成为雕刻家。但当他的内心之火已经燃烧起来以后,家人也无可奈何了。

林内家住在湖泊之滨,周围有野花、有森林、有鸟鸣、也有小鱼游泳。他所以能成为大生物学家,就是因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但是按理想来说,父母教育孩子不应先确定培养成音乐家或画家等。就像我培养卡尔,首先以把他培养成完美的人作为目的。至于将来他是成为学者,还是成为政治家、发明家、企业家等,这应让孩子本人选择。而一个人的品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如何。所以说国民的道德如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其子女的教育如何。在世界各地,人们崇尚不同的伦理,信奉不同的主张。但是,不论东方人的天命和宿命论也好,希腊人的知识主义、艺术主义、自由主义也好,罗马人的保守主义、黩武主义也好,犹太人的宗教主义、热情主义也好,这些都是他们在幼年时期所受教育的结果。

柏拉图曾经在他的《理想国》中对他心目中的未来的理想国家有过全面的描绘。在他所勾勒的那个理想国中,“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这一见解实在高明。

如果说人如同生长的植物,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那么幼儿时期就好比刚刚萌芽的幼苗,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威廉曾经说:“幼儿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我们谁也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

根据上述理论,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施以高明的教育,那他的发展就是不可估量的。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天才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父母总是只着眼于孩子的天赋,而不注重全能培养,对孩子过分挑剔,要求太高,最终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因父母施加的压力过大而半途而废的天才不在少数。

许多知名的人在成年后都说过,他们年幼时曾受到父母的极度催逼,结果留下终生的创伤。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父亲在他少儿时期就无情地催逼穆勒,不允许他有假日,唯恐打破他天天刻苦学习的习惯,也不给他丝毫的自由,事无巨细都对他严加管束,不允许他有“随意的”爱好。穆勒在青年时期经常精神抑郁,终生都感到有心理障碍。在自传里,他痛心疾首地回忆了受父亲压制的情景:

一有错误就得立即纠正。开始讨论时,父亲往往采用轻松愉快的交谈式口吻,一旦出现数学错误,这种口吻便会戛然而止。继而这位和蔼可亲的慈父就一下子变成了血腥的复仇者。

卡尔·冯·路德维希是一个著名而悲惨的例子。卡尔是一个学业天赋极高的孩子,但因为父亲不停地催逼他,一心想使他过早地功成名就,他半途而废了。卡尔的父亲亲自教儿子高等数学,强迫他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他反对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体育、游戏、对大自然的探索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卡尔8岁时父亲就让他上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时他就在学习微积分并尝试写剧本了。他不断跳级,仅用三年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11岁大学毕业。他主修数学,大学的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

然而,开始的辉煌瞬间转为暗淡。卡尔在上研究生院的一年后,对数学全然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最后他从事办事员工作,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

我听说的这两个实例说明,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实施了错误的教育方法,不要说禀赋一般的孩子了,就是拥有高超禀赋的孩子也会被扼杀掉。

一般人对才能教育和早期教育持批评的看法,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他们担心像刚才所举的例子一样,即使少年小时候多么具有学习的才能,如果他不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不能凭才能从事一项很好的工作,那也不是毫无用处吗?不错,对父母来讲,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错误的早期教育培养的是“畸形儿”,正确的早期教育培养的则是更加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