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助学贷款如何贷

国家助学贷款如何贷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在上述分析结果之上,本书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另外,本章为个案研究,所以上述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在推广和深化之前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其实,从理论上来看,高校的所属和财政来源与国家大学生资助的财政来源之间并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从这一点来看,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和财政体制的不协调之处。当然在这个中央政策出台之前,也许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就此政策协商过并达成了共识。

本研究的分析结论主要如下:第一,我国大学生资助从整体来看,资助力度已达到一定程度。平均来看,资助金额已经可以支付学生一年学费的20%~30%,而且资助覆盖面已经高达57%以上。加之本章没有分析的校内“三助”岗位所提供的资助,我国的大学生资助力度之大应该远超于一般的主观想象。再加之学生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勤工俭学所得,经济困难学生的大学生活应该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第二,和整体资助力度相比,政府资助力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强调公平,这种政策意向主要是通过提高以经济条件为发放标准的助学金的金额和比例来实现的,因此我国的政府资助确实朝着提高高等教育公平的方向在努力。但是政府资助占整体比例过少且其中助学金和奖学金相比也不是特别高,今后仍有进一步加强的必要。第三,在政府资助中,国家贷款的资助力度过小。第四,从资助力度的变化趋势来看,在所有指标上资助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来自社会的资助,同时资助项目缺乏稳定性。这些都限制了资助效果的发挥。

建立在上述分析结果之上,本书拟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广开财源扩大资助力度。虽然我国目前资助力度已经不算太小,但是仍有进一步从整体上扩大大学生资助力度的必要。因为除去每年的学费之外,住宿费和生活费等开支也是大学生活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经济条件,这些费用加起来绝不低于学费的数值。整体资助应以达到70%~80%的受益者能够支付全部费用的70%~80%为宜。第二,虽然整体资助力度不算太小,但是三年来明显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资助项目来自社会的缘故,来自于社会的资助受资金提供源的经济状况影响比较大,所以变化大、不稳定,因此为稳定大学生资助制度,有必要扩大政府资助的比例,让来自政府的资助在其中占居主导地位。但是很显然,原本所占比例不算太高的政府资助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另外,社会提供的资助以奖学金居多,为保证机会公平,助学金形式的资助应该增加,这也应由政府来考虑。作为原则,政府宜负担所有资助金额的70%~80%,其中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比例约为“三七开”。第三,对于政府资助来说,大学生资助的效率也值得注意。首先要考虑是否消除小额资助如数百元的困难补助等现象。小额资助仅有资助的象征意义,其实际作用不大,所以来自政府的资助应该多考虑资助的效用;其次是考虑能否把政府资助的对象仅仅限定在困难学生身上。对于政府资助,不管是贷款还是助学金和奖学金,国际上只考虑困难学生的国家并不少见,比如本书所分析的日本,这是有限公平,即把高等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效率有机结合起来的政策的体现。第四,增加大学生国家贷款的力度,尽快让贷款占政府资助的70%~80%。

另外,本章为个案研究,所以上述研究结果和政策建议在推广和深化之前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不过,虽然只是一所大学的个案研究,但由于H大学困难学生比例高于全国水平,所以可以认为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即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当然,在推广之前,应当进行一定的校际比较研究,甚至地区间和全国的调研。

注 释

[1] 若无特别说明,本章所用数据均来自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2007-12-20。

[2] 有研究者把这类奖学金称为“学校奖学金”(嵇绍岭.中国高校助学贷款历史回顾和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6):41)。实际上,虽然这类奖学金由学校负责发放,但当时高等学校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拨款,所以就其本质而言,正确的名称应为“政府奖学金”。

[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6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76—277.

[4] 本处说明材料来自教育部网站,但实际上据笔者对全国不少高校的实地调查的结果表明,原国家奖学金的获得与否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

[5]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就高校收费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答记者问,http://www.moe.edu.cn/,2007-11-25。

[6] 张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演进路向的动力系统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6):17—22.

[7] 黄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绩效、缺陷与可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07(4):10—17.

[8] 曹夕多.国家助学贷款市场与信息不对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40.

[9] 章华明,杜义美,印忠.勤工助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初探[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7:79—82.

[10] 《上海市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暂行办法》。http://www.hzxsc.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515,2007-09-20。

[11] 虽然从理论上看,2007年国家奖助学金制度较为完善,但实际上,这种理论上的完美有可能蕴含着更大的财政危险。如本书第二章所述,国家助学制度一般采取限定性公平的原则,优先资助来自贫困家庭的优秀大学生。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财政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成绩优秀的大学生能够得到充足的私人高等教育投资。2007年我国国家奖学金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国家奖学金作为高等教育投资,既有失公平性,又缺乏效率。

[12]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0.

[13] 2005年有关国家财政拨款的资料暂时没有公布,故以2004年数据代替。但2005年的国家预算内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应该高于2004年数据,所以国家奖助学金所占比例应稍低于本处所得接近1%的计算结果。

[14]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47.

[15] 笔者推测,制定该政策的理论出发点可能是地方所属高校属于地方财政支持,所以地方高校的国家大学生资助应该由地方政府负担一部分。其实,从理论上来看,高校的所属和财政来源与国家大学生资助的财政来源之间并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从国际比较来看,不管国家政治和高等教育体制如何,国家大学生资助主要都由国家财政负担,面向所有类型学校。

[16] 如上所述,既然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体制,从理论上说,中央政府就不能利用行政权力要求地方政府负担中央政策所需要的财政支出。从这一点来看,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和财政体制的不协调之处。当然在这个中央政策出台之前,也许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就此政策协商过并达成了共识。仅从文件中不得而知。

[17] Jerome Karabel and Halsey A. H. Educational Research: A Review and An Interpretation. In Jerome Karabel and Halsey A. H. (eds.)(1997).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85.

[18] 笔者曾经和一位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探讨过这个现象,他也认为凯恩斯的这个判断在中国不适用,并认为这是儒家入世文化传统的影响。笔者则以为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固然不可否认,但是在我国,学术研究的地位没有得到社会的明确确认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9] 张懿.中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分析与行动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6(6):37—40.

[20] 黄敬宝.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与整合[J].金融与经济,2006(1):64—66.

[21] 卢嵘.国家助学贷款遭遇商业问题[N].南方周末,2004-05-06.

[22] 黄敬宝.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与整合[J].金融与经济,2006(1):64—66.

[23] 曹夕多.国家助学贷款市场与信息的不对称[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40.

[24] 黄敬宝.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与整合[J].金融与经济,2006(1):64—66.

[25] 现行政策都采取了哪些防范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措施[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2007-09-20。

[26] 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印发《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通知,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628&infoid=17905,2007-09-22。

[27] 《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生源地贷款试点的通知》(财教[2007]135),http://www.xszz.cee.edu.cn/show_new.jsp?id=1347,2007-09-22。

[28] 关于生源地助学贷款与国家助学贷款相比,有什么不同?[N].中国教育报,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033&infoid=28295,2007-09-22。

[29] 黄敬宝.国家助学贷款模式:政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与整合[J].金融与经济,2006(1):64—66.

[30] 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印发《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通知,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628&infoid=17905,2007-11-27。

[31] 李文利.高校学生贷款运营模式的中外比较和政策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2):53—56.

[32] 陈美华,李旭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7(3):9—12.

[33] 房波.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7(2):93—95.

[34] Phillip Brown, A. H. Halsey, Hugh Lander, and Amy Stuart Well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A. H. Halsey(1997).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44.

[35] 如果结合国家大学生资助的可能性来看,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费用完全由国家埋单也是不现实的。政策理想和政策现实的差距最终只会导致民众的不满,这是一笔巨大的政治债务。

[36]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www.moe.edu.cn./edos/website18/level13.?jsp?tablename=2015&infoid=27268,2007-09-21。

[37] 小林雅之.学生助成制度の日米比較[R].日本東京:東京大学大学総合教育研究センター,2002:8.

[38] 教育部2006年第20次新闻发布会.介绍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有关情况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EB/OL].:http://www.moe.edu.cn/,2007-04-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