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考试作文应变能力的培养

谈考试作文应变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应变能力的培养,则重在平时。一旦高考题变为材料作文,许多学生反而手足无措。话题作文可以说是宽泛的材料作文。创新能力是中高考作文检测的重要内容。一篇文章,能否体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是作文能否得高分的关键;而能否在中高考作文中有所创新,则是应变能力强弱的重要反映。前些年的话题作文,为考生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考场如战场。年复一年,语文教师和家长为了指导学生的作文备考绞尽脑汁,而命题专家们则为了保持试题的公平性,千方百计地避免命题形式、内容被猜中。因而,中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内容经常翻新。这样一来,考生要想中、高考作文得高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而应变能力的培养,则重在平时。要想学生在考场上游刃有余,我们大致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任何一门学科,基本功十分重要。基本功扎实,就能够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以不变应万变,写作也是如此。掌握作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有一定的生活(材料)积累,在考场上才能应变自如。例如,无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自命题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想象作文、话题作文,只是微观上的变化。学生如果体裁、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基本功扎实,就会临场不慌。因为上述这些作文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已。犹如一个人,本身没变,只是穿着不同罢了。我们不主张作文练习一味跟着上年高考作文的形式后面跑。如前些年,考话题作文,就一味写话题作文。一旦高考题变为材料作文,许多学生反而手足无措。其实,在练话题作文时,不妨也练一练材料作文。实事求是地说,二者不仅无夷夏之别,反而是近亲。话题作文可以说是宽泛的材料作文。只是材料作文在审题、体裁、取材等方面限制可能要严一些罢了。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颇有哲理性,不仅适用于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描述,也适用于对其他事物的分析。考生平时应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仅就写作而言,同一则材料,我们可以随机应变,从不同角度分析,用来证明不同的观点。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证明“不学无术有可能混一时,但不可能混一世”的观点,也可以用来证明“‘大锅饭’要不得,大锅饭会给没有本领的人以可乘之机”的观点。有些材料被人们视为“报废材料”,然而,我们只要转换一下角度,便会使材料“旧貌换新颜”,证明新观点。就拿“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吧,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用以说明“环境影响人成长”的观点。在人们眼中,可以算是老掉牙的材料了;但是,前几年《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活用了这则材料,令人耳目一新。作者用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对问题孩子(差生),只要耐心教育,最终也会转化成好孩子(优生),甚至成就大才。如果考生都能灵活地从不同角度利用同一材料,还愁考场上“无米下锅”吗?

创新能力是中高考作文检测的重要内容。一篇文章,能否体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是作文能否得高分的关键;而能否在中高考作文中有所创新,则是应变能力强弱的重要反映。我们提倡中高考作文“扎根泥土中,花开云天外”,就是要在确保符合写作要求(在主题、思想内容等方面不出问题)的前提下锐意创新。作文创新包括内容创新、体裁创新、主题创新等。平时训练,可以面面俱到,然而,高考时,倘能拈取一点也就难能可贵了。前些年的话题作文,为考生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众所周知的《赤兔之死》一文,就是内容创新的范例。它借《三国演义》的基础材料想象出一段人与马的故事来,令人拍案叫绝,尽管故事是子虚乌有的,但却有力地表现了主题。传统的高考作文,主要是典型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而近年的考试作文,往往体裁不限,考生的作文中故事、寓言、微型小说、短剧等应有尽有,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至于主题创新,反弹琵琶的创新文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尤其受阅卷教师欢迎。如有的学生在题为《人走茶凉,无碍诚信》文章中指出:不少干部离开原来岗位,很快觉得说话不再算数,甚至原先许多待遇也难以再充分享受,便感叹人走茶凉,诚信扫地。而作者却认为,人走就该茶凉。一个人在一定的领导岗位上,负有某些责任,理当说话算数,享受某种待遇,而一旦不在其位,已不谋其政,凭什么再享受原来的待遇?这个观点,阅卷老师读来,如清风扑面,自然可得高分。

不同的文章,组织结构、表达方式固然有不同之处,然而,也有相通之处。有时,对其他文体的表达方法进行渗透,也可能产生奇妙的效果。考生应该“不拘一格”,灵活运用,例如议论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然而记叙文中适当运用它,却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风景谈》《白杨礼赞》等文章中的议论便是有力证据。而议论文中如恰当运用记叙、描写,也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苏洵的《六国论》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再说“点面结合”手法,在记叙文中常用(如《包身工》),然而,在议论文中也可“引进”。不少学生在举例议论时,有时举两三个事例,都是个别具体的材料,既缺少典型性,又不能突出重点,更令人遗憾的是,两三个论据成了两三段微型记叙文的堆砌物。如果我们借鉴“点面结合”的写法,既举一下具体事例,又概括地写一些整体的情况,就可以避免上文所说的弊端。表达方式渗透,这是写作应变的有效方法,但也是许多考生容易忽视的方法。

考生作文,一挥而就,字字珠玑的现象毕竟少。大多时候,特别是高考作文,受到时间限制,难以深思熟虑再下笔,难免产生小的失误。这时候,我们就要亡羊补牢。这就像演员演戏失误后需要补台一样。曾有一个剧团上演三国戏,刘备召集关公商议国事。演关公的演员忘了带胡子就上场了。这时候,演刘备的演员厉声喝道:“是谁传错了旨令,我是叫你父亲来,你怎么来了,快下去叫你父亲上来!”这样一来,便把失误掩盖住了。有些老戏友明知有错,但仍为演员的机智喝彩。我们的作文为何不能如此?江苏一位考生写了一篇议论文,某一段论述内容有些重复,怎么办?作者心生一计,紧接着写道:“这个内容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反复强调!”这样一来,阅卷老师的感觉就不大一样了。

当然,作为考生,拿到题目,最好写个简要的提纲,以免走题。至少心中要想一下内容与结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至于亡羊补牢,是万不得已的事。只是补得及时,补得巧妙,就会少失分,乃至不失分而已。

1996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