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会孩子做人

教会孩子做人

时间:2023-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确答案”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并不统一,而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必须确立自己的坚定信念——关注孩子的道德底线,教会孩子做人,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孩子们的学习、分数、排名、中考、高考!妈妈很无奈,我问孩子的想法,她就说“好玩儿”。按照一般传统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有点另类,不会给人什么好印象。

在今天的教育形势下,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有一个既敏感又现实的难解之题摆在面前,即:分数和孩子的道德品质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正确答案”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并不统一,而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必须确立自己的坚定信念—关注孩子的道德底线,教会孩子做人,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自从《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出版发行后,有那么多为孩子操碎了心的爸爸妈妈们,似乎从我的书中看到了拯救孩子的希望,煞费苦心地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我的联系方式。新浪网连载这本书后,在众多的“网友评论”中不时地出现“谁知道关老师电话”或“怎样与关老师联系”等询问,而且与我通话的家长们所提出来的问题很集中,一般不外乎“孩子逆反,不与家长沟通”、“网瘾”、“厌学”等,而最集中最有共性的就是“孩子不学习,成绩差或者成绩在下降”,其中不乏一些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学生家长为孩子的考试排名下降而忧心忡忡,找我讨“秘方”。我往往会非常坦诚地向家长亮明我的观点:其一,治孩子的“心病”没有“速效救心丸”,不能急于求成;其二,关老师绝无灵丹妙药,我只能给您一些建议;其三,我最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就是帮您的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才会针对孩子的不同问题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有的就直接与孩子通通话或者见个面,听听孩子们的心声,给他们一些理解、宽容和指导。

在与这些家长或孩子的交流中,我特别突出的感受有两点:第一,验证了我在《别和青春期孩子较劲》中所阐述的一个观点: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第二,家长们最关注的是什么?是孩子们的学习、分数、排名、中考、高考!在今天这种教育环境下,家长们的这种关注本无可厚非,但却引起了我另外一方面的思考:社会、学校、家庭最应该关注的本该是孩子们的道德底线,而不应该是学习成绩,因为道德起点的高低对孩子们的成长乃至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坦白地讲,在我三十年教育教学生涯中,确实有过许多让我偏爱抑或让我不太喜欢的学生,虽然在今天看来这样说不是特别合适,但这是实情,是我内心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对学生的评价,可从来不是单纯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我更看重孩子的情商,包括习惯、品格、情感、意志等等。而在这当中我最在意的就是他们的道德倾向、道德标准、道德底线—特别能引起我的好恶。

我所教的一个初一男生,学习名列前茅,但处处表现出的自私让我无法接受他,老师们针对他这一缺陷做了大量工作,可是在一次为灾区捐款的活动中,同学们无论是一角两角还是三十五十,都十分踊跃地慷慨解囊,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只有他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表示。在我的课堂上,我给同学们讲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孩子们都被我带进了这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情境当中,这位同学突然来了一句:“做那么多次手术,她们家得有多少钱啊!”呜呼!不仅让我大跌眼镜,甚至引起了我心中的反感。我不敢想象,这样的学生今后考上重点高中,上了清华,上了北大,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又会有多大—当然,我还在努力影响和教导他,希望他的德才天平不再倾斜。

我的一位老同学、好朋友,自己本身是一个老高干子弟,又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经受过磨炼,她的女儿从小就接受了妈妈很多正面的、传统的教育,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受了不少新思潮的影响,读高中时就标新立异,在左耳朵上扎了四个眼,戴了四枚小耳钉。妈妈很无奈,我问孩子的想法,她就说“好玩儿”。在不影响大方向的前提下家长也就泰然处之了,她也在继续努力学习,高考成绩还不错,后来又赴英国留学,回国探亲时,我们再见面,一个蛮阳光蛮健康的女孩,让我啼笑皆非的是,除去耳朵上那四个钉以外,鼻翼上多了一个环,舌头正中间还多了个钉。这时候我关心的是“你疼不疼啊?”“吃饭别扭不别扭啊?”她依然是笑嘻嘻地回答:“没事儿,好玩儿,戴两年不喜欢了一摘就行了,这不是趁年轻嘛。”按照一般传统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有点另类,不会给人什么好印象。而我却不然,在与她的交往中,我认为这是一个道德起点很高的孩子,她的这一点所谓“瑕”对她的健康成长并无大碍。有一次,她从英国回来,我们在北京一家饭店小聚,由于要等座,精明的商家准备有沙发、茶水和瓜子,在那儿等位的食客们表现十分不雅,瓜子皮扔得满地满茶几都是,而且后进来的人看到这种环境,也就自然效仿。可是这时候我注意到,她也在吃瓜子,却把每一颗瓜子的皮小心地放到手心里,多了,到攥不住的时候,起身,踩着地上的瓜子皮,找到垃圾箱扔了进去—这一切做的又是那么自然。我们在一起聊天有时会聊到国家、社会等一些大事情,她不像今天很多不明是非的青少年,受大人的影响,人云亦云,表达出自己的诸多不满与不屑,而是能够正确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客观评价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爱国之情也在言谈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于是,面对着这个满脸钉着钉的时尚青年,我对她母亲说:“这个女儿你放心吧,她的道德起点很高,道德评价标准很高,这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今后一定错不了。”

“关老师,我是个混蛋,我是个逆子,我将终生忏悔……”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个学生写给我的“自白书,忏悔录”(原文附后)。他叫崔岩,是育英中学2001届高考状元,以649分考上了清华大学电机系,现被保送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我曾经是他高一、高二时的班主任,就在马上升入高三,我即将不再当他的班主任(他学理,我要去带文科班)时,他犯了一次对于他来说应该算是比较严重的错误夜不归宿,打台球,网吧玩游戏,让爸爸妈妈、奶奶四处寻找,我急得夜不能寐,守在电话机旁,差点犯心脏病。当凌晨两点多钟电话打过来时,我失去理智哭着吼了一句:“崔岩,你混蛋!”就摔了电话。于是在凌晨4点49分时,他用红笔完成了这样一篇《我的自白书,忏悔录》,除去详细写了在外面放纵自己的经过以外,更多的是反省、自责和忏悔。他自问:“我是怎么了?我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想一想,真是太恐怖了。”然后又自答,“我是个自私的人……我是个太不负责任的人……我又是一个太会伪装自己的人……我原来是个卑鄙的小人……”第二天他满怀歉意地来向我“赎罪”,看了他的“自白”后我还真的反思了:是我看错了人吗?是我太高估他了?崔岩的品质有问题?经过思索与考察,我得出的结论是:崔岩就是个好孩子!他的自责太过了,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言过其实的,是不准确的。他的人格、品质、心理都是健康甚至优秀的,只不过是这次犯了一个所有孩子都有可能犯的错误而已。我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我的看法。

首先,崔岩是一个要强上进的孩子,学习很努力;其次,初高中六年担任班级生活委员,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老师、同学们无不称赞。而更让我看重的是他的善良、他的爱心和他的无私,确实有许多学习优秀的孩子做不到他这样。在中学班干部中,生活委员是活儿最多,最受累的,也是很多孩子不愿意接受的工作,但是他一干就是六年,而且班里的环境卫生、公物管理都井然有序,他就像个小当家人一样从不用班主任老师去操心;同学们谁的学习或生活有困难了,他的帮助总是那么自然,似乎都是他的分内事;元旦联欢会他从头到尾为同学们摄像,然后自己花钱刻成光盘送给大家每人一张;家在外地的同学寒暑假回家,他开着自家车一趟一趟接送同学,毫无怨言;班里组织活动经费不足,他说服爸爸妈妈捐助;走在街上看到乞讨的老人、孩子,他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甚至看到一只流浪小猫他都会抱回来收养……太多了,不可能一一细数。坦白地说,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中学生能够这么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以奉献为荣,以助人为乐,而且六年来本色不改,始终如一,这能是伪装出来的吗?据此,我对崔岩的评价是智商、情商均属上乘,而尤以他的道德水准最为突出—他的心里更多的装的是他人。就这样的一个孩子,在他17岁时犯下了真可谓“严重”的错误:夜不归宿,在街头游荡;进网吧、台球厅,违反了校规;放纵自己,不顾及家人的牵挂。作为一名三好学生、共青团员、班干部、老师的得意门生,这些表现,用他自己的话说真的是“有点过了”,但是全面、综合地审视他时,我不但谅解他而且理解他了,他毕竟只是一个中学生,也是一个孩子,在学习、工作、荣誉众多压力之下,精神上紧绷的那根弦偶尔松弛了一下,无关大局,无碍于他的健康成长。当然,从形式上我也没饶他,忍着心疼狠狠收拾他一顿,让他下不为例。

今天的崔岩,他的人品、性格、心理、举止等诸多方面都表明了确是一块好材料。经过敲打和磨炼,必定会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为他已经找准了做人的基点—这是根本!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重智育轻德育所留下的后患,要远远大于学业不够优秀所留下的遗憾。

最近,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上海东方卫视等一些主流媒体,都报道了上海高二学生赵龙从大海中救起溺水儿童,被美国某中学邀请赴美交流一年的消息。《北京青年报》刊载了一段评论,题目是《美国考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素质教育课”》,文章中说:“高二男生赵龙曾从大海中救起了一名溺水的小男孩,近日,虽然他的成绩只排到班里30名左右,却被美国路密斯·切非中学的校长所肯定,从强手如云的重点中学复旦附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前往美国高中交流一年的机会。美国考官的评价是:虽然赵龙的成绩一般,但他的综合素质很好,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他的勇敢精神,这是一个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是人生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换言之,在美国考官看来,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比他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与学习成绩相比,品德毋庸置疑是更重要的,读书差那么一点,还可以提高,但是品德却是学生的立身之本……”这则消息让我欣喜,让我振奋,它为我的观点做了强有力的佐证,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标准,努力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让孩子们的道德底线向上提升,这才是我们今日教育的重要使命。戏剧性的是同在上海,几乎同一时段内,还有一个事件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位76岁的患有肺癌的老人,在公共汽车上颤巍巍地站立不稳,于是手举病历向同车的乘客们“乞求”一个座位,居然无人理睬。无奈之下,是售票员指定一位中学生站起来,才得以让老人坐下。我不得不说,这位不知姓名的中学生与下海救人的赵龙同学相比,在“如何做人”这道考题面前,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这就不得不拷问我们的教育,毕竟素质教育的呼声已经持续了多年,可是我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告诉我,今天有的孩子的道德缺失已经显现,有的孩子道德底线、道德标准在走低,对于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手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个案,但是从内心里我真不愿再细讲这些不该发生的故事,不愿再暴露那些令人痛心又确有其事的事实材料,但我愿意用笔把我的感悟写出来,给为人师、为人父母者一个忠告、一个提醒:与暂时的学习成绩相比,孩子们的道德、品行、心理、性格等才是决定他们前途与命运的关键所在。做人是成才的基础,高分数未必是高素质人才,在校学习成绩一般未必将来没有大出息,可是一旦道德出现缺失,人格出现缺陷,心理出现偏差,却很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这样的教训已经不少了。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一个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逐年增加,当千军万马挤高考这座独木桥的现象逐渐淡出时,如果年轻人、孩子们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有一定责任感,那么学习将会成为一种自觉、一种愿望,而不是负担;知识成为一种财富,一种工具,而不是进大学的敲门砖—我想这不仅仅是我的憧憬,也是广大家长们的愿望,更应该是我们教育发展的目标。

虽然任重道远,但教会孩子做人永远是根本!

附:崔岩同学的《忏悔录、自白书》

我的自白书、忏悔录

关老师,我是个混蛋,我是个逆子,我将终生忏悔。

今天下午,不,应当已是昨天下午5:20,会考最后一门物理考试结束,我感觉很不理想,于是叫张启森、张小为去打台球。打了一个半钟头的台球,到了7:30左右,我们又来到了附近的一家餐厅吃晚饭。饭后,我和张小为到二院去打游戏机,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不许学生去玩,但禁不住诱惑的我们还是去了。本打算玩到九十点钟回家,但一玩起来就忘记了时间,当我感到疲惫时一看表,已经是11:45了。我们出了网吧,但却丝毫没意识到这已是我们不该在外面晃荡的时间了,我说不如到一家大排档坐坐吧,他们同意,于是我们来到了一个大排档,要了几杯水,拿出从饭馆打包的菜吃了起来。当闲聊的时候,清的夜风吹过,并没把我们吹醒,而是让我们完全忘却了时间,忘却了家人,忘却了关老师您。我说这话一定让您伤心透了。然而,这样,我们尚未罢休,而是更加得寸进尺,竟然冒出了去天安门看升旗的想法来。这时我才说道,那先上趟我家,拿点钱,再跟你们家长打个招呼。当我骑到楼下,听到二楼上防盗门“喳”地打开,并且有急促的脚步声向楼下跑来时,我似乎才意识到,我们闯祸了,我们有点“过”了。

我一进家,已经快2:00了,看见奶奶两眼发直,头发蓬乱,简直是要崩溃了,我的心一下子乱了。奶奶七十多了,腿又有病,从9点一直坐着等到凌晨两点,我恨不得扇上自己几个耳光。特别是当我听到电话那一边您的哭声……我简直不配当个人。我让最疼爱我的奶奶急得快要疯了,我让最信任我的关老师伤心得哭了,担心得直到深夜两点还守着我的电话,焦虑得心脏快要承受不了了。我是怎么了?我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想一想,真是太恐怖了。

我是个太自私的人了,我只顾自己玩得痛快,却不管有多少关心、爱护我的人为我担忧;只顾自己玩得尽兴,竟忽略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学生守则。我是个太不负责任的人了。这次事件的发生其实并不是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爆发,也可以说,这次您看到了我真实的一面。关老师,看到这里,您的心都要碎了吧?

关老师,您对我简直太好了。还记得您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陪我去买家具,为我设计装修,让我有更好的学习空间;为了让我减肥,您把为您儿子买的健身器借给我用;您听说我腰疼,接连几天为我担心;今天又……关老师,我对不起您对我的器重,更对不起您和同学给我的荣誉。现在,我看着这些“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的奖状,已不再是感到光荣、自豪,而是感到羞耻,感到脸上发烧(谢天谢地,我还能知“羞耻”二字)。我深知,今天我的行为严重地违背了中学生守则及校规校纪,给我任何的处罚我都情愿接受,而且我将终生忏悔。关老师,您对我的好,我永远记在心中,我想我在您的面前,将永远不再隐瞒什么;您对我的好,我无以为报,一想到您对我的好,我将永远不再允许自己再去伪装,再去做出这种事情。我虽然有种种不好,但有一点请您放心,我对您绝对不是虚情假意,我永远敬您、爱您!

在这里,我想对我未来的班主任说,如果您放心的话,我还想当高三(6)班的生活委员,我会努力地工作,但是我将永远不会再接受给予我的任何荣誉,并且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处分,而后尽我的努力弥补错误,争取得到原谅和撤销,但我不会原谅自己,尤其一想到深夜两点时电话那头伤心流泪的关老师您。

会考结束了,我们将要告别您了。别人留给您的是优异的会考成绩,精美的礼物,衷心的祝福,而我留给您的却是您深夜的泪水,受创的心脏和无尽的伤心、失望……

谢谢您让我在这个深夜里重新认识了自己。

您曾经那么信任的生活委员,

极力夸奖的“好”学生,您的儿子:

   崔 岩   

2000年6月27日凌晨4: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