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点及程序

特点及程序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两者作为研究范式的根本区别,则在于各自引以为基础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不同。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期,由于研究工具与方法的落后,尽管研究者也采取了类似定性研究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缺乏普遍性的理论指导。

定性研究作为一个新近崛起的研究范式,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兴起。它建立在研究者对长期定量研究传统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其哲学来源纷繁复杂,表现形式又极为多样,目前仍然处于迅速发展中。因此,要全面把握定性研究确非易事。本节将在总结已有观点的基础上,对定性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一、定性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

尽管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策略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两者作为研究范式的根本区别,则在于各自引以为基础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不同。定性研究主要源于人文主义(humanism)思想,其认识论基础为自然现象主义(naturalistic phenomenalism)。人文主义者自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以来,一直强调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互相影响。他们在19世纪末就曾经指出,将主体与客体分离是认识中的谬误,主体只有在主观上对客体进行理解,才可能认识客体。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的现象学又进一步指出,认识世界并不是由事实(facts)组成,而是在认识主体的意向性意识中存在的,离开认识主体的解释便不存在客体。人文主义者与现象学者尤其对社会或人持有独特的看法:其一,社会与人类自身迥异于自然界,是人们意识的产物;其二,由于社会与人建立于意识之上,因而不可能按照纯客观的方式认识它,而必须依靠认识者自身的建构作用;其三,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仅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他也创造着环境,其间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作用的。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期,由于研究工具与方法的落后,尽管研究者也采取了类似定性研究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缺乏普遍性的理论指导。严格来说,这还称不上定性研究范式。比较规范意义上的定性研究范式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这期间,研究者对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研究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全面总结了过去研究范式下的弊病,促进了定性研究的发展,使之焕然一新,成为科学的研究范式。

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质性方法论(qualitative methodology)。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在研究对象上,定性研究基于对社会与人的认识论看法,强调研究对象是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与界定。

2.在研究目的上,定性研究主张要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阐释,重视描述与解释。

3.在研究角度上,定性研究又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原因,而不能分割对象,寻求先于现象的动因。

4.在研究者的角色上,定性研究认为研究者必须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交感互动进行研究,研究者是参与者。同时研究者要尽量保持开放的研究姿态,具备一定的研究技巧与能力,否则将无从作出合理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5.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上,定性研究要求研究者不仅应该站在研究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同时更应该注意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出发,了解被研究者眼中的世界及其意义。

6.在研究的功能上,定性研究主要强调主体从一定价值观文化背景出发对现象的理解,其结果具有特异性

受到方法论的影响,定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广泛使用了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个案研究、档案分析等研究技术,在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上也强调研究者通过自身解释建构被研究者眼中的世界及其意义,形成了以研究社会与人为主,通过研究者不干预式的介入,认识、描述并解释被研究者与其所生活世界的自然画卷的研究形式。

二、定性研究的界定与主要类型

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未在定性研究的界定上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研究者对定性研究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这一方面固然与定性研究出现时间较短、发展尚不成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许多研究者囿于长期的定量研究传统,对定性研究缺乏科学、全面的理解有直接联系。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定性研究(或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通常是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其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研究者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来理解他们言行的意义和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研究者集访谈者、观察者、记录者、分析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及其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详细加以记载和报告。由此可见,定性研究是一个综合了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在内的方法系统,以探索对象的深度意义为取向,是与定量研究有着明显区别的研究范式。

根据不同的标准(如研究问题的类型、研究的目的等),我们可以将定性研究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依据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定性研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情况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与思考,把握对象的特征与深层意义,被称为交互作用型研究(interactive research)。由于这类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相接触,故也可称为“此时此地研究”。另一种情况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没有直接联系,而主要通过间接途径达到研究目的,称为非交互作用型研究(non-interactive research)。由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彼此不见面,故也可称为“彼时彼地研究”。

三、定性研究的特点

在过去对定性研究的认识上,研究者往往过分拘泥于以研究的某一方面特征为标准来衡量,如资料的类型、有无统计方法、结果的呈现形式等。这些方面固然是定性研究的重要特点,但是从研究范式来考虑,定性研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定性研究都表现出自身所特有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注重在自然情境下收集资料 定性研究主张,在努力保持研究对象本来面目的条件下从事研究。研究情境是自然发生的情境、关系或交互作用,研究者不作预先安排。研究者是主要的研究工具,他们应该深入研究现场,在尽可能自然的环境中和被研究者一起交流学习工作,按照被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方法、观点,了解他们眼中的现实,认识他们所生存的世界及观点,达到整体、全面的理解,找到对他们具有意义的本土概念,揭示其意义世界。本土概念(native concept)指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源于其本民族文化的,用来表达他们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

2.研究策略更具灵活性与变通性定性 研究的设计更加开放,在开始研究前,研究者一般不作详尽的假设,只提出大体的研究思路。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随时根据新问题与新信息调整研究方向,修订原来的思路,使之更适合所欲研究的问题。这一点与强调假设检验的定量研究模式是不相同的。

3.不强调对总体进行推论 定性研究并不要求所选取的样本一定是总体的随机样本,而一般采用理论抽样,即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多信息的人、地点和事件。定性研究的样本往往具有典型意义,能够揭示现象的深层含义,而并不强求具有很高的外部效度。

4.收集定性资料 在资料收集方法上,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深入访谈、参与观察、人种志研究等,强调通过研究者深入现场收集资料。其资料往往着眼于对对象的描述和解释,注重资料的详实性。因此,定性研究的资料多为全面、详细的描述性资料(descriptive data),通常包括:(1)人物,即不同生活背景和生活史的研究对象;(2)事件,包括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的场景;(3)被研究者的语言,即按照被研究者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的所提及的事物与事件;(4)被研究者自己揭示的意义,即被研究者认识世界的方式和看法。描述性资料可以以文字、非文字两种形式呈现,包括访谈笔记、观察记录、备忘录、私人信件、日记以及音像资料等类型。

5.归纳性的资料分析方法 由于研究者在定性研究过程中并非按事先确定的程序收集资料,所以研究者对资料的重要性与形式并没有确切的把握。定性研究的资料往往较为庞杂,需要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定性研究的资料分析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不断明显化的过程。随着资料的进一步丰富,研究者可归纳并概括出一般性的概念,从而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在本土概念之上建立自己的理论。

6.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定性研究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要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定性研究者要深入被研究者所生活的文化、社会和生活环境,从被研究者的角度看问题。在定性研究中,被研究者不是以被试的面貌出现,而是以当事人或信息源的面貌出现。研究者在研究之前,必须对被研究者及有关人员和机构作出必要的承诺和保证,在研究结束以后也要以适当的方式对当事人表示感谢和进行回报。这种研究关系不但有利于研究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定性研究的信度与分析深度。

四、定性研究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定性研究的设计思路

定性研究的设计形式与定量研究相比,更加灵活、富于弹性。可以说,有多少研究问题,就会有多少种研究形式。定性研究的设计不像定量研究依靠事先制定的研究计划,将研究程序分解为各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阶段,并以固定的设计形式组合起来;定性研究通常以研究问题为主要取向,围绕不同时间、地点及不同研究对象的具体问题进行设计,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边研究边设计,设计与研究互相促进。定性研究的设计因此不表现为结构化和规范化的具体研究程序,而是以较灵活、富于弹性的研究设想与计划的形式出现,称为工作设计。

工作设计(working design)是定性研究者为使自己的研究能够有序开展制定的总体计划。工作设计主要在研究初期由研究者在当时对研究问题的了解和收集的背景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主题与目的、研究的基本方向、准备应用的资料收集手段、基本的研究变量、呈现的形式等方面。这一设计在起初尚不成熟,较为朦胧。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断进行扩充、细化、调整、使之保持对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和探查力。这种努力通常会持续进行,直到研究结束。

工作设计依赖于研究者的工作假设(working assumption)。工作假设不同于定量研究的研究假设,多数研究者在没有进行理论假设的时候,就开始了资料收集的具体工作,谈不上假设检验等程序。定性研究的工作假设是研究者对于所研究问题的预见和猜测,它不是以理论构想的形式建立的,而是更多依赖于研究者自身的经验、知识、兴趣和价值观。研究者会在研究过程中推出一系列工作假设,然后不断地修正、扩展、删除或否定。在这样的研究形式下,研究者在不同环节的工作都相应地有其独到之处。具体而言,定性研究的设计思路包括如下两种基本类型:

其中一种是漏斗法(funnel approach)。这种方法从一个一般性的研究问题开始,研究者事先对其进行较为宽泛的界定,根据一定的背景知识,建立相应的概念框架。研究问题尽管比较模糊,但却提供了研究的切入口,预示着大致的研究方向。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由于新信息的作用,所研究的问题会逐渐明晰,重点更为集中,研究也会逐步缩小资料收集的范围。最后研究会聚集到一个研究问题的某一特定成分,并得到相应的解答。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能重复进行相似的程序,修正部分程序甚至推翻重来。这种设计强调从一般性的开端演化为特定的研究问题,以获得清楚的结果,类似于漏斗的工作原理,所以称为漏斗法。

另外一种是修饰分析法(modified analysis approach),也称为诱导法(inductive approach)。修饰分析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漏斗法的反演。这种方法多从较为特殊的研究问题或观点开始,在研究中逐步扩大,覆盖研究领域的所有情况,以期获得对研究现象本身、背景与相关问题的全面理解。与漏斗法一样,研究者同样会在研究过程中循环往复、迂回前进,直到收集到足够的资料,能够对所研究问题及其变式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一设计类似于不断对研究问题进行修饰与分析,故称之为修饰分析法。

这两种设计思路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情景,在定性研究设计中都有著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对实施某种新教学法的学校进行研究时,如果研究者最初是对于教学法的某种效果,如提高学习积极性感兴趣,就可能采用修饰分析法的思路,以对整个学校气氛作出总体、全面的评价;如果研究者感兴趣的是学校氛围本身,那么多半是采用漏斗法,以期获得更为明确的答案。因此,采取何种设计观点,取决于研究者的目的及研究问题的性质。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是综合采用两种思路,而在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

(二)定性研究设计的一般程序

尽管与定量研究相似,定性研究的程序也包括研究前的收集背景资料、确立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研究中的被试抽样、资料收集手段的组合、研究进程的监控,研究后期的资料整理与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信度与效度检验、进行研究评价等基本环节,但是各环节之间彼此重叠、相互渗透、循环往复,表现出较强的情境依赖性,以非线性的方式推进,如图6-l。

图6-1 定性研究的基本流程

(采自 Crabtree & Miller,1992)

具体而言,定性研究的设计一般包括如下程序:

1.确立研究目的和具体研究问题 如上所言,定性研究并不从一个确定性的问题入手,而是从较宽泛的课题范围,开放性地进行研究。这并不意味着定性研究可以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开展,它同样要求具备明确的研究目的和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者本人的立场、经验及思维方式,是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的关键因素。研究者在一开始制定的研究方向,必须清楚、明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研究者也必须在相对复杂的研究现象中整理出一定的头绪,以明确的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定性研究在确立研究问题时,还需要考虑研究本身对被研究者是否有意义,对于其所生活的情境是否有价值。这是定性研究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

2.收集背景资料,建构概念框架 为了澄清研究问题,使其有层次地突显出来,以便为收集资料制定相应计划,研究者必须在研究正式开始之前做大量的背景资料收集工作,建构起一个简洁直观的概念框架。研究者主要收集三类资料:(1)有关问题的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2)有关研究问题的各种背景材料,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生活场所、学校、家庭及个人材料等;(3)研究者自身对于研究问题的体验、感受和想法。其中,研究者自身的思考是最关键的。它决定了研究者是否能建构起一个深刻、全面而有独创性的研究理论框架。只有研究者对自己在研究中的角色、对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清醒认识时,研究的可靠性才能得以保证。因此研究开始之前,研究者不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材料,而应该主动地吸收,并深刻、彻底地进行反省和思考。

3.抽样 研究者在抽样时应考虑尽量发掘研究线索。掌握最大量的信息,并努力保持研究的可靠性。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条件的限制,定性研究者可采取多种抽样方法。一种常用的抽样方法称为目的性抽样(purposeful sampling),即抽取能为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地点、时间或事件。这种抽样主要以概念框架为依据,围绕当前研究问题进行。所以又称为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

一般说来,抽样的成分主要包括:(1)信息提供者,即最普通的提供不同维度信息的研究对象;(2)主要信息提供者,是对研究问题有较深入了解,能够提供最充分信息的研究对象;(3)守门人,即对信息来源可以进行控制和掌握的研究对象,如主管机构、儿童家长、部门领导等。定性研究并不强调需要代表性的样本以推测总体特征,因此研究者可以自设标准进行抽样,甚至可以抽取极端样本或个案。但是,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却必须能够为研究问题的解决提供最大的支持。

4.收集资料 定性研究的资料收集在实地进行,这为研究者提出了两个难题:一是如何及时、准确、翔实地收集到所需资料;二是如何避免自身介入对研究对象产生的影响,以保持资料的纯洁性。由此,研究者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必须成为所研究的文化、社区、机构或情境中的一员,承担自然的角色;另一方面,他又必须从研究情境中独立出来,保持敏感性与组织能力,贯彻自己的研究程序。这就要求研究者根据研究情境特征适时调整研究策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同时,研究者还必须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手段,使结果可从不同角度互证,保证研究的可信性与可靠性。

5.分析资料 在资料分析前进行必要的整理、分类,是研究者必须进行的工作。目前通常采用适用计算机处理的形式进行编码,使种类繁多、数量庞杂的原始资料得以标准化和体系化。编码的过程主要应用比较与分类、归纳、分析与综合等多种逻辑分析方法。编码者对各类资料如文字记录、档案材料、录音录像等按不同程度表现为数量化的形式,输入计算机,以供分析时用。定性研究的编码属于定性分析的范围,是定性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对资料的分析既可以采取定性分析,又可以采取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可以对资料进行描述、解释与深度分析,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动态特征。定量分析则主要可以提供各种资料的状态、类别、趋势、互相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数字描述,有助于更好地对研究问题进行解释。为使研究同时拥有较高的精确性与洞察力。研究者通常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用。

6.研究结果的呈现 定性研究的结果通常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近年来,研究者日益认识到由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本质区别,研究报告也有不同之处。在定性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应当成为研究报告的主角,以第一人称出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自己的反省与思考,报告应当提供关于研究过程的叙述和探讨,讨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同时,定性研究报告必须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为研究的真实性提供证据,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读者有所凭借,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与研究结论互证。

定性研究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依据所提供的内容,可以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包括现实叙述(realist tale),即以描述事件发生的场景及当事人的反应为目的;印象叙述(impressionist tale),主要强调真实再现当事人眼中的世界;反省叙述(confessional tale),着重记载研究者的方法程序与相应的反省、思考;批判叙述(critical tale),是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出发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规范叙述(formal tale),即用研究结果来验证某一理论或研究者自己的某种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