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有几种

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有几种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要寻找的教育的本质特性指的是把教育现象与非教育现象区别开来的质的规定性,是一切教育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共有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其他动物界不存在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意味着必须重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自主性、能动性与个性差异,尊重并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能动、自主的发展,使受教育者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教育自己的人。

(三)教育的本质特性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本质特性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部联系,而不包括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功能。所以,我们要寻找的教育的本质特性指的是把教育现象与非教育现象区别开来的质的规定性,是一切教育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共有的东西。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其他动物界不存在教育。尽管在动物界,尤其是在高等动物界的代与代之间存在一些类似于人类的“教”与“学”的现象,但是这种表面类似的现象与人类教育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所谓的动物的“教育”完全是一种本能活动,而非后天习得的行为。无论是母鸟教小鸟飞,老猫教小猫扑鼠,抑或是更为复杂的行为活动,都是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一种程序化的动作反射,并不是通过教育而获得的。人的教育活动则不同。人的教育需要并非产生于动物本能,而是来源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的教育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另外,动物没有意识和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类”的经验,不可能将“类”的经验在个体之间进行传递和交流,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人类才能依据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从事改造自然的有目的的活动,进而在这种活动中产生有目的的教育,而动物的活动是不具有目的性的。

由此可见,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和目的性是人类教育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教育以“人”自身为直接对象

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改造客体的能动活动,它是以客体为改造对象的。没有对象,就不能称之为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如此。

人类的社会活动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业、农业、建筑、冶金、水产、林业等,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这些活动都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的特征,因此,这就涉及教育与其他活动相区别的问题。教育与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它是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它的直接对象是人自身,而不是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

教育的对象是人自身意味着什么?这里的“人”指的又是什么?

教育的对象是人自身首先意味着教育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作为人来对待,而不是“物”、“物化的人”或“非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意味着必须重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自主性、能动性个性差异,尊重并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主动、能动、自主的发展,使受教育者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教育自己的人。其中,作为直接教育对象的人,指的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处在人生中任何时期的人,而不仅仅指青少年

其次,意味着教育实践活动的终结目的和最终结果是人自身的再生产,是人自身的发展与改造。实践活动的本性具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通过实践主体的对象化或客体化,实现客观世界的改造;二是以主观世界为对象,通过对象的主体化或人化,实现主观世界的改造与变化。但是,如果对人类实践进行历史考察,将会发现,教育有意识、有目的地以改造人自身为实践对象,只是到了近、现代教育阶段才出现。在原始社会人类求生存的实践活动中,人与外界环境混为一体,自我意识还未产生,也就不可能把人自身作为一种客体来对待。同样,以人自身为直接对象的教育也是不存在的。随着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的发展,人自身作为一个客体开始进入人的视野,人自身才成为教育的对象,人自身的改变与发展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

3.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本身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目的,这个目的有别于其他实践活动,有别于它的经济目的、政治目的或者其他什么目的,而是把人的发展作为直接的、最终的目的,作为目的本身。

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使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排除了其他目的干扰,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实现其他实践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23]也就是说,这种目的所规定的教育过程在于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实现其本性的全面发展。教育将人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意味着教育的全部目的在于使人的自身得到发展——主体性得到发展,意味着异化的教育——为物与关系所控制的教育,复归于人自身的教育。

至此,通过对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以及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鉴别,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教育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也必定是以人自身为直接对象,以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为直接目的与目的本身的实践活动,这便是教育的本质特性。

◎复习思考题

1.教育概念的界定方式有哪些?

2.何谓教育?

3.学界关于教育本质的代表性观点有哪些?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4.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注释】

[1]希腊神话中人首马身的怪兽

[2]索尔蒂斯.教育的定义[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32.

[3]张曼真.世界教育概览[M].吕千飞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1.

[4]董纯才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

[6]引自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所做的辑录,时间跨度从培根开始到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报告。

[7]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124.

[8]转引自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2:129.

[9]转引自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59-260.

[10]转引自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419.

[1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35.

[1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

[13]索尔蒂斯.教育的定义[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36.

[14]毛泽东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775.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196.

[16][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4.

[18]李乐天.教育本质探讨的若干方法问题——兼与靳乃铮同志商榷[J].教育研究,1984(2).

[19]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1.

[20]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9.

[21]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8-309.

[22]曾小玉,陈建翔.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考察[J].教育研究,1986(12).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