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平等享有不平等受非义务教育权利意味着政府推动受非义务教育机会在各地、各阶层、各民族、各群体之间分配的公平,政府推动人们受非义务教育机会竞争的公平,政府推动人们受非义务教育过程的公平。这些说明,非义务教育资源政府配置公平与效率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四、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前面已经指出,教育资源的政府公平配置,是通过政府的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人们受非义务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推进人们受非义务教育机会竞争的公平,推进人们受非义务教育过程的公平,最终达到这样一种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状态:每个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平等享有平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每个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平等享有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在任何一所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人们平等享有不平等受非义务教育权利。那么,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img223

0 教育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教育生产社会可能性边界

义务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首先在于保障每个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平等享有平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意味着,每个人平等参与社会缔结所赋予的平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了保障,这种保障程度越大,义务教育资源政府配置就越公平,人们平等参与社会缔结所具有的平等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他们接受或实施义务教育的积极性就越高。这是因为,年青一代平等接受相同的无歧视性的义务教育,使得他们出生以来第一次体验到社会赋予每个人的平等受教育地位,体验到社会对每个人的平等对待,这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种体验越丰富越深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义务教育也就越有效率。义务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其次在于每个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平等享有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在任何一所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意味着,每个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意愿和偏好得到了尊重和满足,这种尊重和满足的程度越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义务教育也就越有效率。当然,每个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时所平等享有的这两种权利,是以每个教育者履行相应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为条件的。义务教育资源政府配置越公平,充分履行这种义务的义务教育者就越多,这种义务履行得就越充分,受义务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就越能得到保护和激励。这些说明,义务教育资源政府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们平等享有不平等受非义务教育权利意味着政府推动受非义务教育机会在各地、各阶层、各民族、各群体之间分配的公平,政府推动人们受非义务教育机会竞争的公平,政府推动人们受非义务教育过程的公平。首先,政府推动受非义务教育机会在各地、各阶层、各民族、各群体之间分配的公平,既是以各地、各阶层、各民族、各群体为社会所做贡献的大小为基础的分配,亦即其贡献越大,得到受非义务教育的机会就越多,又是向教育弱势人群倾斜的分配,亦即在受非义务教育机会的分配中有一部分能体现各地、各阶层、各民族、各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缔结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因此,这种分配越公平,对其贡献大小的体现和对其平等参与社会缔结所赋予的基本权利的体现就越充分,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就越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就越高。其次,政府推动人们受非义务教育机会竞争的公平,意味着谁学习更努力,谁得到了更好的学习成绩,谁就能得到更多非义务教育机会。因此,人们受非义务教育机会的竞争越公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就越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就越高。最后,政府推动人们受非义务教育过程的公平,意味着,哪个学校办学质量越高,获得的政府奖学金就越多;哪个学生在校表现得越好,获得的政府奖学金就越多;哪个学生家庭越困难,获得的政府资助就越多。因此,受非义务教育过程越公平,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就越高。这些说明,非义务教育资源政府配置公平与效率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