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价值观澄清理论

价值观澄清理论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这一假设,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当这种操作模式由于过分强调价值观形成的个体性,忽视社会文化作用而受到批评之后,价值澄清学派又对以上程序进行了补充,增加了思考、沟通的环节,在选择中考虑了社会因素的制约。价值澄清方法在西方各国传播很快,应用较广,对西方现代道德教育影响较大。

二、价值观澄清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价值澄清学派在西方由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为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变的选择需要而产生。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拉斯(L.Rath)、哈明(M.Harmin)、西蒙(S.Simon)等,他们合著的《价值与教学》是该学派理论的奠基之作。另外,还有凯钦鲍姆(H.Kirschenbaum)的《高级价值观澄清》一书。该理论以价值相对论为基础,认为在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应通过澄清价值的过程,提高儿童分析、处理各种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减少儿童价值观的混乱。

价值澄清学派提出了价值澄清的理论假设:人们处于充满相互冲突的价值观的社会中,这些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发展,而现实社会中根本就没有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根据这一假设,价值澄清学派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所以,正如价值澄清学派的基尔申鲍姆所说的,价值澄清可被定义为利用问题和活动来教学生评价的过程,而且帮助他们熟练地把评价过程应用到他们生活中价值丰富的领域。

价值澄清方法论强调四个关键因素:一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主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要接受现实,即原原本本地接受他人,不必对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三是要求进一步思考、反省,并作出多种选择;四是培养个人深思熟虑地进行自我指导的能力。除了要考虑这四个因素外,还要按选择、珍视、行动三个阶段、七个步骤(即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惜爱护自己的选择,确认自己的选择,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来进行操作(见表8-1)。当这种操作模式由于过分强调价值观形成的个体性,忽视社会文化作用而受到批评之后,价值澄清学派又对以上程序进行了补充,增加了思考、沟通的环节,在选择中考虑了社会因素的制约。尽管如此,新的操作程序并没从本质上改变价值观形成的主观性与个体性。

价值澄清方法在西方各国传播很快,应用较广,对西方现代道德教育影响较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方法重视现实生活,不像其他道德教育流派一开始就以一种哲学理论为依托,而是针对西方无所适从的道德教育实际提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但这一方法论的局限也是明显的:一是把相对主义价值观作为方法体系的基础,把个体经验作为确定价值观的标准来衡量和评判自身的社会行为,否定社会的客观价值标准,这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独行其事的后果。二是忽视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不注重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易导致形式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