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格言对教育活动的引领与指导功能

教育格言对教育活动的引领与指导功能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概言之,即教育格言引领着教育活动循规律而行,这是教育格言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因此,学习、应用和创造教育格言都能起到向善的作用。总之,教育格言具有求真、向善和尚美的倾向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教育的规律,体现教育的文明,提升教育的艺术境界,所以能够引领和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透过当代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教育格言更容易验证这一点。

第二节 教育格言对教育活动的引领与指导功能

从教育活动组织的角度来看,教育格言具有一种求真、向善和唯美的追求,并反映了其创造者的教育技巧和艺术,因而它可以引领与指导教育工作者揭示教育的活动规律,创造教育活动的文明,提升教育活动的艺术境界。概言之,即教育格言引领着教育活动循规律而行,这是教育格言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一、求真: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

知识是教师存在的根基所在,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在于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知识,为此,大凡教师都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较新的科学前沿知识。教育格言的创造正是以教育者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这些作为基础的知识通过内化于教师心中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锻炼教师的心智、美德,使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令人折服的气质和能力,使教师达到更高的境界,从而创造出精妙的教育格言。因此可以说,教育格言是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探索精神和追求真知的反映,不仅体现了真正的教育知识,也是创造和发展着的教育知识。

在古代教育著作中,许多精妙绝伦的教育格言,在很大的程度上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规律。以《学记》为例,教育格言遍及全文。如“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掌握类似的教育格言,就等于掌握了教育方法的精髓,就可以使自己对教育工作驾轻就熟,少走弯路。

同样,在近现代教育论著中,许多精彩而时尚的教育格言,也是进一步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结晶。例如:“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教育书简》)“一个怯弱的教师决不能教出一个英勇的学生来,一个放纵的人也不能使他的学生懂得自制的价值。”(《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那些当学生稍有遗忘就急于提示而不耐心等待的教师,是在损害着儿童的记忆。”(《乌申斯基全集》第10卷)“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加里宁《在“教师报”编辑部所召开的城乡优秀教师会议上的报告》)这些教育格言为教育思想史输入了新的血液,给我们带来了独特鲜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维,也是人们积极努力、热情探求教育真理的写照。

之所以说教育格言具有求真意向和揭示教育规律的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教育格言来源于真实的教育生活,以“真”为基础。

第二,教育格言反映了真挚的教育情感,以“真”为动力。

第三,教育格言揭示出真确的教育联系,以“真”为内蕴。

第四,教育格言服务于真切的教育行动,以“真”为归向。

这说明教育格言拥有“求真”、“悟真”的天性,也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乃至创造教育格言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探求真理、追求真理,从而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过程。“真”是确保教育格言价值之“本”。

二、向善:体现教育活动的文明

虽然道德价值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但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仍形成了某些具有普世性的道德价值规范,教育格言在一定意义上,恰恰遵循了这些体现着人类共同旨趣的道德价值取向,有着“向善”的征象。例如,洛克说:“做导师的人自己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教育漫话》)要求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梅贻琦说:“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是教坏的。”梅先生并没有说坏学生都是教师教的,但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以此警示教师自制自勉,努力不教坏学生。按照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道德学习理论,教师自身的道德榜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在校园文化中,无论既有的还是生成中的教育格言,都是优秀教师内在素质的综合反映,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教师自身高度的道德水准,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可以说,教育格言具有建设和发展教育公德的意义。

之所以说教育格言具有向善征象和探索教育文明的功能,主要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教育格言创造者拥有一颗善良之心,在人格上属善人之模范。

第二,教育格言是创造者们对自己教育实践经验中善言善行的总结和提炼。

第三,教育格言创造者的出发点是引导教育者发善心、表善意从而教人为善。

第四,教育格言事实上也敦促着世人善待儿童、善待教师、善待人类的教育事业。

因此,学习、应用和创造教育格言都能起到向善的作用。当然,个别教育格言可能带有部分不文明的表现或痕迹,不过,那只是旧有时代的遗毒和个别人思想的误区,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样的思想意识即将或最终会被淘汰的。人类的教育活动总是朝着积极、善意、健康和文明的方向发展的。莎士比亚说:“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全集》)由此,可以说,教育格言充满了教育者对教育工作的爱恋,也充盈着对受教育者的爱心,它可以引导我们与教育的邪恶作斗争,不断追求儒雅的教育方式和理智的教育行动,进而创造辉煌灿烂的教育文明。换言之,基于善良人的善良行为的善意的教育经验所凝结成的教育格言,必定能播撒善良的种子,生产善良的人性,收获善良的教育。

三、尚美:提升教育活动的境界

教育格言带有尚美倾向和艺术特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着美的标准,并始终保持着美的诉求。正因如此,教育格言可以引导教育工作者向往、追求和创造美的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给教师的建议》)事实上,不少教师和家长都是借着教育格言美感的熏陶和对它美质的品味,来加强修养,提升教育活动的艺术境界的。

我们说教育格言具有尚美的特征和提升教育境界的功能,是因为,

第一,教育格言的形式是美的,它给人以认识美和鉴赏美的欲望。

第二,教育格言的内容是美的,它给人以认同美和享用美的体验。

第三,教育格言的影响过程是美的,它给人以感悟美和创造美的灵感。

第四,教育格言的学习成效是美的,它给人以应用美的语言表述技巧和实践美的教育行动艺术。

应当认识到,教育格言的美是语言形式外在美与内容含义内在美的统一,是教育者在教育生活实践中主体人格精神和艺术修养的外显。因此,仅仅限于欣赏甚至玩味教育格言,不足以展示教育者个人的价值,而必须在实践中逐渐体验和运用教育格言的影响,并不断创造具有美感色彩的教育格言,才能成为真正的有影响的教育家,而不是教书机器或武夫家长。

总之,教育格言具有求真、向善和尚美的倾向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教育的规律,体现教育的文明,提升教育的艺术境界,所以能够引领和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透过当代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的教育格言更容易验证这一点。吕型伟先生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我的教育观·基础教育卷》)这是吕老累积60年经验,对教育工作的深切体会,是对教育作为真、善、美的事业的高度概括,也引导和召唤着人们向往和追求真、善、美。这正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亦即教育的“诚信”、“道义”和“高尚”之所在。在这样的意义上,教育格言无疑是引领和指导教育者求真、向善和尚美的工具。惟其如此,也才能算作真正的有价值的教育格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