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流流通加工现状

物流流通加工现状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流通加工作业多在配送中心、流通仓库、卡车终端等物流场所进行。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作出正确抉择。这样做不仅要避免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而且要做到最优。

4.2.1 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决定整个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点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如果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会出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由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也会增加近距离运输、保管、装卸等一系列物流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须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

另外,一般来说,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该设置在产出地,设置在进入社会物流之前。如果将其设置在物流之后,即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内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比如说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加工点周围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好,等等。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流通加工来完成,或者把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的,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出现生产争利的恶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者对生产和消费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由于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包装等问题,相反却增加了作业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它有较大的投入产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获得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势必会影响它的经济效益。

4.2.2 实现合理化流通加工的途径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工和配送结合

加工和配送结合就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须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作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从而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5)加工和节约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流通企业更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以实现产品生产的最终利益为原则,只有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不断以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局部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

★项目小结★

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流通加工作业多在配送中心、流通仓库、卡车终端等物流场所进行。随着销售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流通加工越来越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中心或仓库经营中都大量存在流通加工业务,在日本、美国等物流发达国家则更为普遍。

案例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包装加工与运输配送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是我国国内目前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总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万吨。其中肉制品1.5万吨,生鲜盆菜、调理半成品3000吨,西式熟食制品2000吨,产品结构分为15大类约1200种生鲜食品。在生产加工的同时配送中心还从事水果、冷冻品以及南北货的配送任务。

生鲜商品按其称重包装属性可分为:定量商品、称重商品和散装商品;按物流类型分为:储存型、中转型、加工型和直送型;按储存运输属性分为:常温品、低温品和冷冻品;按商品的用途可分为:原料、辅料、半成品、产成品和通常商品。联华生鲜配送中心的“快”和“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订单管理

门店的要货订单通过联华数据通信平台,实时地传输到生鲜配送中心,在订单上制订各商品的数量和相应的到货日期。生鲜配送中心接收到门店的要货数据后,立即到系统中生成门店要货订单,按不同的商品物流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

(1)储存型商品。系统计算当前的有效库存,比对门店的要货需求、日均配货量和相应的供应商送货周期,自动生成各储存型商品的建议补货订单,采购人员根据此订单再根据实际的情况作一些修改即可形成正式的供应商订单。

(2)中转型商品。此种商品没有库存,直进直出,系统根据门店的需求汇总,按到货日期直接生成供应商的订单。

(3)直送型商品。根据到货日期,分配各门店直送经营的供应商,直接生成供应商直送订单,并通过EDI系统直接发送到供应商。

(4)加工型商品。系统按日期汇总门店要货,根据各产成品/半成品的BOM表(Billof Material——物料清单)计算物料耗用,比对当前有效的库存,系统生成加工原料的建议订单,生产计划员根据实际需求作调整,发送采购部生成供应商原料订单。各种不同的订单在生成完成或手工创建后,通过系统中的供应商服务系统自动发送给各供应商。

2.物流计划

在得到门店的订单并汇总后,物流计划部根据第二天的收货、配送和生产任务制订物流计划。

(1)线路计划。根据各路线上门店的订货数量和品种,作路线的调整,保证运输效率。

(2)批次计划。根据总量和车辆人员情况设定加工和配送的批次,实现循环使用资源,提高效率;在批次计划中,将各路线分别分配到各批次中。

(3)生产计划。根据批次计划,制订生产计划,将量大的商品分批投料加工,设定各线路的加工顺序,保证配送和运输协调一致。

(4)配货计划。根据批次计划,结合场地及物流设备的情况,作配货的安排。

3.储存型物流运作

商品进货时先要接受订单的品种和数量的预检,预检通过方可验货,验货时需进行不同要求的品质检验,终端系统检验商品条码和记录数量。在商品进货数量上,定量商品的进货数量不允许大于订单的数量,不定量的商品提供一个超值范围。对于需要按质量计量的进货,系统和电子秤系统连接,自动去皮取值。

拣货采用播种方式,根据汇总取货,汇总单标识从各个仓位取货的数量,取货数量为本批配货的总量,取货完成后系统预扣库存,被取商品从仓库仓间拉到待发区。在待发区配货分配人员根据各路线、各门店配货数量对各门店进行播种配货,并检查总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向上校核。如果商品的数量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门店的实配量小于应配量,配货人员通过手持终端调整实发数量,配货检验无误后使用手持终端确认配货数据。在配货时,冷藏和常温商品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待发区。

4.中转型物流运作

供应商送货同储存型物流先预检,预检通过后方可进行验货配货;供应商把中转商品卸货到中转配货区,中转商品配货员使用中转配货系统按商品、路线、门店的顺序分配商品,数量根据系统配货的指令执行,贴物流标签。将配完的商品采用播种的方式放到指定的路线门店位置上,配货完成统计单个商品的总数量/总质量,根据配货的总数量生成进货单。中转商品以发定进,没有库存,多余的部分由供应商带回,如果不足在门店间进行调剂。

以下为3种不同类型的中转商品的物流处理方式:

(1)不定量需称重的商品。设定包装物皮重,由供应商将单件商品上秤,配货人员负责系统分配及其他控制性的操作;电子秤称重,每箱商品上贴物流标签。

(2)定量的大件商品。设定门店配货总件数,汇总打印一张标签,贴于其中一件商品上。

(3)定量的小件商品(通常需要冷藏)。在供应商送货之前先进行虚拟配货,标签贴于周转箱上:供应商送货时,取自己的周转箱,按标签上的数量装入相应的商品;如果发生缺货,将未配到的门店(标签)作废。

5.加工型物流运作

生鲜的加工按原料和成品的对应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组合和分割,两种类型在BOM设置、原料计算以及成本核算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BOM中每个产品设定一个加工车间,只属于唯一的车间,在产品上区分最终产品、半成品和配送产品。商品的包装分为定量和不定量的加工,对于称重的产品/半成品需要设定加工产品的换算率(单位产品的标准质量),原料的类型区分为最终原料和中间原料,设定各原料相对于单位成品的耗用量。

生产计划/任务中需要对多级产品链计算嵌套的生产计划任务,并生成各种包装生产设备的加工指令。对于生产管理,在计划完成后,系统按计划内容制订标准领料清单,指导生产人员从仓库领取原料以及生产时的投料。在生产计划中考虑产品链中前道与后道的衔接,各种加工指令、商品资料、门店资料、成分资料等下发到各生产自动化设备。加工车间人员根据加工批次加工调度,协调不同量商品间的加工关系,满足配送要求。

6.配送运作

商品分拣完成后,都堆放在待发库区,按正常的配送计划,在晚上把这些商品送到各门店,门店第二天早上将新鲜的商品上架。在装车时按计划依路线门店顺序进行,同时抽样检查准确性。在货物装车的同时,系统能够自动算出包装物(笼车、周转箱)的各门店使用清单,装货人员也据此来核对差异。在发车之前,系统根据各车的配载情况出示各运输车辆的随车商品清单、各门店的交接签收单和发货单。

商品到门店后,由于数量的高度准确性,在门店验货时只要清点总的包装数量,退回上次配送带来的包装物,完成交接手续即可。

案例分析与讨论题:

1.从包装属性和搬运属性看,生鲜商品对物流的要求是什么?

2.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是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

3.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是如何协调不同量商品间的加工关系,满足配送要求的?

4.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是怎样进行储存型物流运作的?

5.该中心是怎样进行中转型物流运作的?

◎复习思考题◎

一、多项选择题

1.流通加工对于商品价值的改变主要表现是( )。

A.创造使用价值 B.增值

C.无影响 D.改变商品包装

2.按照加工目的不同,以保护产品为目的的流通加工主要分为( )。

A.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B.生活消费品的流通加工

C.包装加工 D.组装加工

3.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主要表现为( )。

A.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B.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C.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D.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4.在流通中对商品进行加固包装的目的是( )。

A.降低成本 B.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物损

C.促进销售 D.完善使用价值

二、简答题

1.流通加工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流通加工作业主要有几种类型?

3.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有哪些主要途径或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