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指数类分析工具

指数类分析工具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类则为大多数企业成果分析所运用的无数据源类分析工具,以百度指数、GoogleAnalytics等为主。接下来,我们将以百度指数为例,进一步分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指数类分析工具。其次,指数类分析工具能够监测舆情,用于相关研究。

我们目前常见的关键词分析工具无非分两类,一类是以“百度指数、微信指数”为代表的带数据源的指数分析工具,它们本身自带数据源,信息开放透明,每个人都可查询。此类工具因其自带强大数据库的特点,常被看重传播效果的营销人使用,营销人可据此分析品牌、事件的热度,进而把握整个社会热点方向。

另一类则为大多数企业成果分析所运用的无数据源类分析工具,以百度指数、GoogleAnalytics等为主。而我们重点应当考虑的就是与软文营销关联性很强的指数类分析工具。

2007年10月,全球知名餐饮集团百胜集团旗下的必胜客推出了一个反映城市消费力和城市活力的“必胜客指数”,引起了媒体、经济学家的质疑和讨论,而必胜客指数也在发布后成了媒体传播的重要新闻,同时引发了关于“指数营销”的大讨论。事实上,必胜客并不是指数营销的首例,借助指数的品牌传播已经被很多企业应用,区别在于,虽然很多指数的表面看起来都很相似,但是企业利用指数的营销效果却大不相同,其中也同样蕴含很多规则和机理。可以说,指数从专业的领域转化而来,也依然褪不去其专业色彩,只有专业的应用才可能达到专业的效果,这或许也是指数的奇妙之处。

4.1.1生活中常见的指数类分析工具

生活中常见的指数分析工具,与我们营销相关的两类主要指数类分析工具如下所示:第一类是在各大浏览器旗下的指数分析工具,如百度指数(国内指数类的翘楚)、搜狗指数(提供焦点排行)、360指数(布局和百度指数较为相似)、谷歌指数等;第二类则是主要针对新媒体行业的指数分析工具,如微博指数(微博专用、短时监测的好用工具)和微信指数等。

接下来,我们将以百度指数为例,进一步分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指数类分析工具。(按照百度官方定义,百度指数是以百度海量用户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百度官方认为,百度指数是一个平台工具,而我们平常习惯上说的百度指数则是搜索指数,就是个数值。(搜索指数是以用户在百度的搜索量为数据基础,以关键词为统计对象,科学分析并计算出各个关键词在百度网页搜索中搜索频次的加权和。)这样看来,百度、微信、淘宝等指数受到关注的原因也就非常明显了,在各大搜索引擎占据网络的当今社会,缺少指数类分析工具对营销人而言显然是不明智的,过去营销人只能通过阅读量和点赞量等单一的标准评测软文的传播效果,而现在却可以通过指数类分析工具来作为辅助标准,决定关键词,优化软文内容,无疑解了营销人的燃眉之急。

对于软文营销来说,很多人认为百度、淘宝等搜索指数就是对应关键词的搜索次数、热度或者难度;两者呈现正相关的趋势。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只能说这种看法很片面。关键词搜索指数是由某个词的时间热点计算出来的一种数值,并不代表关键词的真实搜索量。百度指数的数值是对包含了百度旗下所有产品的搜索进行的一种加权计算得出的一个数值。虽然百度并没有公开百度指数计算方法,但是百度指数绝对不等于搜索次数,而且这个数值差距非常大,很多百度指数很高的词,实际上百度搜索次数自然排名并没有很高。

其次,百度、微信等指数越高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关键词的优化难度就越高。关键词的指数类分析工具也仅仅是一个次要的参考因素,指数高,优化难度不一定高,指数低甚至没有指数,也不能说明这个关键词优化难度就低。关键词优化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多方面:从关键词的长度来看,相比较而言,关键词长的比起关键词短的优化难度要小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参考条件。从关键词的百度搜索结果数量来看,收录量越多的词相对营销难度越大,你从成千上万个网页中做到前10位和你从十万个网页中做到前10位,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从首页竞争数量和竞价数量来看,竞争数量和竞价数量虽然不能说明优化该关键词的难度,但是可以看出该词目前的竞争趋势和商业价值,即使当下优化的不多,未来也会成为竞争激烈的关键词。最后,从百度指数看,虽然百度指数不能说明搜索次数也不能说明优化难度,但是百度指数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如果某关键词的指数很高,作为营销者还是应当认真对待,多加努力分析。

4.1.2指数类分析工具的作用

在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指数类分析工具后,我们也要明白其作用,以便在营销中寻找合适的突破点。以微信指数分析工具为例,微信指数是依托微信海量数据的移动互联网数据,可以深度挖掘舆情信息、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数据特征,其应用场景包括捕捉热词、看懂趋势,监测舆情动向,形成研究结果,洞察用户兴趣,助力精准营销。

首先,指数类分析工具能够捕捉热词,看懂趋势。微信指数整合了微信上的搜索和浏览行为数据,基于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形成次日、7日、30日以及90日的“关键词”动态指数变化情况,方便看到某个词语在一段时间内的热度趋势和最新指数动态。对营销者来说,适时抓住热点,就能助力软文推广、产品销售。当然,热点的一大特征是来去匆匆,由于“微信指数”暂不提供当天的数据,只能从第二天开始提供相关数据,这对“当天发生热点、当天就要借势”的企业来说,并不能做出及时的营销行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韩大战”了,所以许多人的观点是微信指数适合做趋势分析,而不适合追热点。

严格来说,微信指数不适合追“热点”这一观点,只适用于“爆发性、临时性热点”,而一些有时间跨度的“阶段性热点”,大可照做不误,比如董子健孙怡喜得子的新闻只持续了两三天而已;但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点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电影《战狼2》的热点持续了接近三四个月之久,这些有时间跨度的“阶段性热点”都可以被我们把握住。实际上,很多所谓的热点,虽然生命周期很短,但能存活两天的还是一抓一大把,关键在于作为软文创作者的我们第一天就能发现这些“热点”,并迅速行动,及时下手,否则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次,指数类分析工具能够监测舆情,用于相关研究。指数类分析工具可以监测社会舆情,能实时了解互联网用户当前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热点事件、舆论焦点等,方便政府、企业对舆情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案。

相对于这一点,百度指数、谷歌指数做得更加便利,能够有效看出品牌排名、热度趋势等。而微信指数的计算范围只包含微信搜索、公众号文章及朋友圈公开转发的文章。也就是说,一个事件哪怕每个群里几百人讨论得热火朝天,也贡献不了哪怕一点微信指数。微信指数的规定,很容易被一些第三方公司把“微信指数”推到公关行业发展初期,铺天盖地、拼命发稿的“不归路”上。同一篇稿件,换换标题、微调内容,然后找众多公众号小号发布,微信指数自然水涨船高。

最后,指数类分析工具能够获知用户兴趣,用于精准营销。通过微信、百度、淘宝指数提供的关键词的热度变化,可以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点及变化情况,比如日常消费、娱乐、出行等,从而对品牌企业的精准营销和投放形成决策依据,也能对品牌投放效果形成有效监测、跟踪和反馈。

对于软文营销来说,通过指数类分析工具寻找一些满足用户兴趣的“关键词”,放大这些已经存在的容易引发共鸣的大众情绪点,既是事件营销的基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已知兴趣点”的精准营销。

链接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通过大数据,可以对用户的属性、性别、地域、行业、情感、消费、交互习惯进行分析,形成非常精准的用户画像,为营销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同时,这也是一个媒介功能无限放大的时代。随着企业新媒体的发展和社会化营销的不断壮大,新媒体除了充当宣传盈利的平台外,也需要充当报道突发的行业重大新闻的载体。新媒体随时随地发布的特点,也会使营销的媒介功能逐渐放大。因此,在时代的发展趋势下,做好软文营销,就要敏锐洞察,及时抓住热点;分析定位,迅速精准营销。

名人名言

杰伊·恰特

企业经营如果忽视广告,就好像在夜幕中向姑娘传递秋波,尽管你知道你做了什么,但对方不知道。

杰伊·恰特(1993—2001年),在1967年与另一位撰稿人盖·戴创办恰特&戴广告公司,因其一直崇尚放荡不羁的创意,赢得了许多客户。其公司由于为苹果电脑公司创作了一条创意独特的广告而在广告界声名大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